APP下载

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教基地的建设与运行

2020-04-17王鹏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疾控中心门诊

王鹏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17-01

背景

免疫规划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对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基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作为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目标、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实施和措施落实。

拟解决问题

构建免疫规划教学新平台,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规范和完善预防接种人员培训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新上岗人员接受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在岗人员不断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升服务能力。

具体措施和做法

1 示教基地的建设

1.1 根据我区数字化门诊规范化建设情况,认定1家优秀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范教学基地,承担新上岗人员预防接种、预检登记和信息化操作等实践教学任务。

1.2 做好硬件配置,添置先进的教学模具、教学器材,创作预防接种单位3D教学模型。

1.3 成立领导小组与带教小组,建立管理制度,制定教学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创作卡通教学片与实景教学片。

1.4 做好师资建设,师资力量每年参加省、市免疫规划管理、免疫相关疾病监测、疫苗与冷链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置等工作培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案例讨论、授课交流和工作例会。

2 职责分工

2.1 区疾控中心的职责

2.1.1 制定下发《城阳区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范教学基地实施方案》,制定理论培训内容、实践教学基地培训大纲和考核手册等。

2.1.2 指导接种门诊做好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范教学基地建设,定期考评教学质量,定期评选优秀教学基地或先进个人。

2.1.3 选聘理论水平与工作经验丰富的市、区级优秀带教老师,发放聘书。

2.1.4 组织免疫规划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免疫预防培训合格证》及《预防接种上岗证》,统一编号管理,并报区卫计局备案。

2.2 示教基地的职责

2.2.1 根据区疾控中心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精良的人员担任教学师资,定期组织自我学习和培训,制作科学、实用的电子教材,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2.2 负责日常实踐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具体承担预防接种、预检、接种信息登记新上岗人员的操作技能实践教学任务,带教学员熟悉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掌握预检登记、接种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疫苗和冷链管理等技能,做好疫苗接种人员的现场培训和操作示范。

2.2.3 加强对实践带教老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加强学员考勤管理,学员参加实践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遇特殊情况,须提出书面请假申请,报批区疾控中心备案,并事后补足培训时间。

2.3 预防接种门诊的职责

2.3.1 组织门诊工作人员参加由区疾控中心组织的免疫预防理论培训。

2.3.2 组织新上岗人员参加区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范教学基地的操作技能实践实习。

2.3.3 定期组织开展已在岗人员业务学习,及时做好接种人员信息更新上报工作。

3 带教工作的实施

3.1 已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拟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均需在上岗前接受系统、规范的岗位专业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实践,经考核合格后发放《免疫预防培训合格证》。

3.2 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理论培训,实行集中授课,统一课件、统一师资、统一考核,每年举办至少一期。内容包括免疫规划概述、疫苗与免疫程序、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和冷链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免疫规划信息资料管理、可免性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风险沟通和风险防范等。

3.3 参加区疾控中心组织的专业理论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在区卫计局命名确认的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范教学基地进行至少3个月的带教见习,熟悉预防接种工作流程,掌握预检登记、接种操作、免疫信息系统应用、疫苗和冷链管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等技能。

3.4 培训人员按要求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实践,考核合格后发放《预防接种上岗证》。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取得成效

2018年4月成立免疫规划综合技术示教基地,一年来,共计带教新上岗人员25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率达到100%,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在岗人员复训4人,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学员在基地实践中学习,强化实用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了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软实力。

存在问题与建议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全区预防接种门诊软、硬件力量仍旧发展不均衡,要充分发挥优秀预防接种门诊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区免疫规划工作均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实和稳定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人员队伍,优化队伍结构,为免疫规划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8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 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

[3] 李仁鹏,宋立志,张丽.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1):66-68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疾控中心门诊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门诊支付之变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效果分析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