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体会及对护理教学的建议

2020-04-17王云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临床实践建议高职

【摘 要】 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经历,阐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专职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体会,为更好地提高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效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建议

【中图分类号】 R363.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201-01

医学生需要经过两阶段的学习: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学校教学是临床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必经之路,临床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而专职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承担者,提高青年教师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是缩短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关键。因此,我校选派一批青年教师深入到临床一线,进行为期50天的临床实践。全面提升专职教师的理论联合实际能力,使教学更贴近临床实际,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1 参加临床实践的体会

参加临床实践学习,我收获颇丰且感触良多,临床实践更新和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了我的眼界,但也发现了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报道如下。

1.1 学校专职教师知识和技能更新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医学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在参加了这次临床实践后,我深刻意识到定期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教师如果长期脱离临床实践,将无法接触到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的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造成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理论联系实践,缩短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专职教师需要定期到临床医院进行临床实践。

1.2 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

1.2.1 学校教学用物与临床实践脱节

学校为节约成本,教学依然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用物,而临床医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普遍使用一次性用物,如口腔护理、导尿术、灌肠术和鼻饲等操作项目。通过访谈实习生和查阅文献 [1] ,发现由于学校和临床实践用物不同,学生在经过学校的学习后,到医院进行实践,但是由于学校教学用物和临床实践用物相差过大,操作流程也有巨大的差异和不同,导致学生需要再次学习,花费很长一段实践来适应临床实践,而且会很快遗忘学校所学的技能操作。

1.2.2 教材与临床实践脱节

在笔者实践过程中,临床护理专家向我讲授了压疮,静脉治疗行业标准、疼痛的评估和护理,输液工具的选择等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我深刻意识到教材远远落后于临床实践。分析原因可能是护理教材多为学校专职教师编写,临床护理专家很少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由于学校专职教师长期脱离临床实际工作,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未得到及时地更新,也就不可能会将护理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编写入教材,造成学校教材与临床实践脱节。

1.2.3 学校操作和临床实践脱节

在科室学习的同时,临床实践医院会定期安排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对我们进行临床操作操作的培训,培训项目包括单人徒手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等,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操作和临床实践有部分内容相脱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学校和医院的技能比赛相互独立,学校和医院虽然都有护理技能大赛,但是,目前没有将学校和医院联合到一起的比赛,换句话说,相关部门没有提供一个学校和医院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的机會和平台,造成学校与临床医院沟通不畅,学校操作和临床操作脱节;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侧重点不同,学校教学侧重于应试,要求学生操作时动作美观,且学校操作沟通繁琐,但临床实践侧重于实用,护士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会灵活调整沟通内容,为了更好完成工作,保证患者安全,重视护士操作的实用性,不会过分注重动作的美观性。

1.3 临床护士有强烈的科研意愿,但科研能力较差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推动。同理,护理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来完善其学科知识体系,革新其知识和技能。但是通过查阅文献 [2,3] 和临床实践发现,临床一线护士有很强的科研意愿,但科研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我国护士多为专科学历,而护理研究这门课程很少在高职高专类的护理院校开设,即使开设,课时也非常少,再加上高职高专的护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导致她们在校期间,并未掌握扎实的科研知识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当他们进入到工作岗位,多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但科研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我国护士短缺,她们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虽然,他们中的一部分有进行科学研究的意愿, 却苦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研培训,科研的能力不足,即使遇到非常好的科研问题,也无法独立完成科学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学科的发展。

1.4 临床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参加此次培训,我们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指导教师多为科室的教学护士,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年的工作经验、工作非常认真,在带教过程中,给我讲授非常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是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培训,也无过多的授课经验,导致她们的教学能力欠佳,授课时条理不够清晰,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忽视了对笔者的启发与互动,造成笔者需要花较多的课外时间梳理知识体系,降低了教学效率。

2 建议

2.1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缩短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

2.1.1 学校定期选派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培训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医学院校的专职教师,所掌握知识和技能应始终贴近行业标准,革新学校教学用物和操作流程,和临床实践同步,尽量缩短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临床实践中。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定期参与临床实践。学校应定期选派专职教师,根据所教授的学科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室,选拨优秀的临床护理专家指导青年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帮助他们始终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和动态,使学校教学始终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

2.1.2 院校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和技能大赛,提供学校和医院的交流平台

为解决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建议学校和医院联合,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技能大赛,提供一个学校和医院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学校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临床专家分享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学校认识到与临床实际工作的差距,进而进行改革,促进教学过程贴近临床实际工作过程。在举办院校联合的技能大赛时,为使教学更贴近临床实际工作,可以邀请学校教师和临床专家共同担任评委,发现学校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差距和不同,赛后进行研究和讨论,确定最优方案,统一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2.2 注重培养护生和护士科研能力,推动学科的发展

为推动学科发展,更好地实现护士的自身价值,我认为今后的护理教学中,需要重视护生和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把护理研究设置为高职高专护生的必修课程,并且适当加重课时比例,通过在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促使护生在校期间,形成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为了解决在职护士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的问题。医院可以和医学院校合作,开发适合在职护士的科研课程,并发布于在线学习平台,护士在空余时间,登录学习平台,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在职护士的科研敏感性,培养和提升在职护士科研能力,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2.3 提高临床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

临床实践指导教师作为青年教师临床实践的指导者,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临床实践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年的工作经验,还要掌握教育学理论知识,能够根据教学內容、资源和学生情况等,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使青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率。因此,临床医院除了需要重视临床实践指导教师的遴选外,还需要加强他们教学能力的培养,如举办教学知识讲座和教学比赛等,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传授给青年教师。

3 小结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提高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效果,提高护理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和临床医院的通力合作。学校定期选派专兼职教师到临床医院实践,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革新操作用物和流程;通过院校联合举办学术活动和技能比赛,互通信息,共同进步与提高;并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云霞,金瑞华. 护理本科生实习后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成绩的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7,10.

[2] 赵梦遐,孔令鳞,朱利敏.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15(4):283-284.

[3] 刘洹颖,张春玲,肖政华等.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4):161-162.

猜你喜欢

临床实践建议高职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高校教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参与临床用药实践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