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兆早产发现胎盘早剥护理质量的价值体会

2020-04-17黎冬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胎盘早剥护理质量

黎冬梅

【摘 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兆早产发现胎盘早剥护理质量的价值。 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剖腹产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的剖腹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兆早产发现胎盘早剥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提高效果,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和剖腹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胎盘早剥;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3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88-01

胎盘早剥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20周之后至胎儿分娩出来之前发生全部或部分胎盘剥离子宫壁的情况 [1] 。胎盘早剥轻型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出多量的暗红色血,腹部有轻微的疼痛感;重型患者的症状是突发持续性的腹痛、腰痛等,疼痛感会随着积血增多而加强,严重影响患者的妊娠结局 [2] 。本文将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先兆早产发现胎盘早剥护理质量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胎盘早剥患者,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入院时间先后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年龄在23岁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8±4.71)岁;孕周在27周至43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6.24±4.55)周。

干预组:年龄在25岁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78±4.53)岁;孕周在26周至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5.78±4.69)周。

對比两组上述基线资料,P值>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宣导疾病知识、指导用药和监测体征等;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如下 。

1.2.1 心理护理干预 一旦发病,患者对胎儿情况和自身状况会比较担心,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不良心理会对病情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效果等,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1.2.2 病情护理干预 提前准备好抢救所需的药品和手术工具;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瓜果蔬菜,适量饮食,禁酒等;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若是发生休克,应及时给患者输液或输血,避免发生意外;胎盘早剥重型患者容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应加强监测患者病情,若患者出现较软的凝血块或青紫色的瘀斑等状况,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和脉搏等,为患者输血,加强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患者的肾功能衰竭,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出血量和尿比重,一旦异常,护理人员就能为患者进行补充血容量等措施。

1.2.3 胎心护理干预 胎盘早剥患者更为容易胎心异常,护理人员应当注重专业观察胎儿,观察胎心音是否出现频繁减速的情况,并协助医生对宫缩异常的处理;在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应当明确地判断患者的宫缩程度和异常频率,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达到对患者分娩质量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其中十分满意和满意纳入总满意度的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的研究数据均选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T值进行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卡方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可表示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00%,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两组对比,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

在对照组中,剖腹产有23例,阴道分娩有27例,剖腹产率为46.00%;在干预组中,剖腹产有5例,阴道分娩有45例,剖腹产率为10.00%;两组对比,干预组的剖腹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值<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胎盘早剥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多为阴道流出大量的暗红色血、持续性腹痛、腰痛等,容易影响妊娠结局 [3] 。

常规护理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个不良反应的针对性不强,护理不够周全到位。而预见性护理干预是通过干预患者心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如焦虑、紧张、抑郁等),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不良反应,做好提前的准备,在不良反应发生初期及时治疗;关注患者可以出现的胎心问题,进行密切监测,随时处理。

从文中结果数据可看出,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剖腹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对先兆早产发现胎盘早剥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剖腹产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金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6):71-72.

[2] 崔钰艳.预防性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79-80.

[3] 刘娜.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妊高症孕妇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3):160.

猜你喜欢

胎盘早剥护理质量
8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护理体会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
彩色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
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