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对偏瘫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指标的恢复情况研究
2020-04-17杨虹波
杨虹波
【摘 要】 目的: 目前我国对偏瘫痪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使用针灸治疗可以较好的恢复瘫痪患者早期下肢运动功能,此次研究主要是关于利用针灸治疗对偏瘫痪后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后,患者们的生活活动能力指标恢复情况研究调查。 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的样本是选择2018年至2019年间,本地公立医院收治偏瘫痪患者60例。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个30例。其中需要研究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正常康复治疗,对治疗组的患者们在正常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 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共同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护理,并且在治疗期过后对两组的生活活动能力指标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在评分结果中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活动能力指标评分结果均高于治疗前,并且在两组患者通过健康状态身体机能,躯体疼痛感,生理智能,社会功能,情感智能,精神健康这7个维度进行评价过后。可以发现治疗组通过针灸护理过后,康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康复治疗过程中联合针灸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偏瘫痪患者提高自我生活活动能力。并且针灸康复技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研究。
【关键词】 偏瘫痪患者;康复训练;护理;针灸治疗;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 R24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45-01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中风偏瘫痪现象也逐年上升。而中风偏瘫痪现象也严重者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健康。近些年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将康复治疗中运用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偏瘫痪患者,提高这些患者们的生活活动能力。在偏瘫痪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点穴,针灸,推拿等一系列手段来增加偏瘫痪患者的康程度。
1 针对对照组进行康复治疗的护理手段
对照组进行康复治疗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保持患者房内的空气流通。使患者生活在一个温度适宜,舒适度上佳的環境过程中。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中让患者和家属进行亲密接触,来减轻患者内心,沮丧,烦恼,疲惫的心理状态。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栓的治疗。并且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自身进行适当的训练,以保持血液循环和预防压疮现象发生。
2 治疗组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护理
治疗组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治疗对患者提神醒脑,疏通患者身体内的经络,并调和患者体内阴阳平衡。针灸的主要方法主要是用针刺激患者身体上的百会,三阴交,尺则,曲池,内观,水沟,合谷,阳陵泉,伟中,丰农,足三里,涌泉等主穴。如果患者发生口眼歪斜的症状,就需要用针刺激患者攒竹,承浆,迎香,地仓等穴。如果患者的上肢活动不利就需要用针刺激患者肩贞,外关,手三里等穴。如果患者发生下肢活动不利,就需要用针刺激患者环跳,秩边,太冲等穴。如果偏瘫痪患者发生口齿不利不能说话的形象,就需要用针刺激患者哑门,廉泉,金精,通里,玉液等穴。用针灸治疗患者的主要操作手段是需要患者采取仰卧的方式,并且患者皮肤需要常规消毒,手握银针用提拔法的方法使患者肢体有着麻木和抽动感。每次进行行针过后,还需要让针感向远端扩散,然后需要将银针在患者身体内停留20分钟左右,并且每隔5分钟就需新增针灸刺激一次。每天治疗一次,如果患者的症状不见好转,还需要在神厥,气海,命门,关元,膀胱俞,百会等穴进行艾灸治疗。每个穴位三壮,每天进行两次,且15天为一个疗程。将治疗组总共进行两个疗程,对其的康复效果和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记录。
3 对照组,治疗组的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分别对康复治疗和与康复治疗结合的针灸治疗进行评判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是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和生活能力指标这4个方面进行评分。并且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中,对偏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状态,躯体疼痛感,生理功能等5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观察的指标总分分值为100,单项评判标准<30分代表严重的功能缺陷,30至50代表需要很大帮助,50至60分代表生活需要帮助,>60代表基本生活自理。分值越高代表偏瘫痪患者生活能力活动指标越高。
4 结束语
通过对照组和治疗组,两者之间生活质量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经过针灸治疗过后,治疗组的生存质量及生理活动能力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据专家研究表示偏瘫痪患者的脑细胞往往受损,从而导致患者具有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肢体偏瘫,肢体肿胀,易疲劳等症状。如果仅仅采用正常的护理模式虽然可以延缓患者的瘫痪程度,但是往往不能刺激患者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边缘系统的恢复。而利用针灸治疗模式可以激活神经中枢的反射机制,使患者大脑一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促进患者脑细胞发生代偿现象并且活化处于功能可逆转状态的脑细胞。而且随着针灸程度的加深,还可以增加患者脑内区域血流量和脑细胞的供血供氧能力,对神经的重构现象有着极大的改善。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针刺可以扩张患者脑部和肢体血管,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脑血管内微循环的改善。使患者的血栓血块更快的溶解吸收。并且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促进脑细胞的激活,使患者上下运动神经元功能尽快的恢复。并且在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刺激涌泉和三阴交可以滋阴补肾,益精生髓。刺激患者百会和足三里可以活络患者血脉,调理脾肺,改善脑部循环增加患者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功能。在用针灸手法刺激患者委中,丰隆,尺泽,曲池,内观,外关,手三里,环跳,太冲等学穴可以舒筋通络,活血散瘀,并且促进患者上下肢体功能的恢复。在用针灸手法刺激哑门,廉泉,京津,通里,玉液等穴,还可以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经过康复联合针灸治疗的干预过后偏瘫痪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明显减轻,并且日常活动能力跟以前相比大为改善。所以在对偏瘫患患者使用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患者的活动能力从而使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胡三,王怡景.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2): 27,28
[2] 胡熙明,宋祖敬.针灸临证指南[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5-28
[3] 张晓梅,炎霞.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5):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