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17王欣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推拿应用效果

王欣

【摘 要】  目的: 为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实施单纯针灸治疗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针灸擒拿治疗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症状改善幅度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为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水平。

【关键词】  动脉型颈椎病;針灸;推拿;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147-02

动脉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1] 。该疾病的致病机理在于,由于受到比较强烈的压迫或刺激,使血管牌曲折或狭窄状态,进而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多发于中老年人 [2] 。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虽然没有生命危害,但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学习与造成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次研究为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59.72±4.4)岁,平均病程(6.4±0.9)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57.28±3.9)岁,平均病程(6.2±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结果

1.2.1 对照组

实施单纯针灸治疗,调整患者体位至坐位,根据病情特点,选择太冲、内关、风府、大椎、风池、颈夹脊穴、百佳等穴位进行针灸,为避免感染,需要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选择规格为 0.35 mm×40 mm的毫针对百会穴进行针刺,针刺操作过程中针尖应该尽可能的向后, 并平刺进入患者的皮肤内部0.5 寸左右,然后向鼻尖方向直刺风池穴,进行皮肤 1 寸左右,夹脊穴直刺一寸。大椎穴向脊柱方向斜刺 0.5 寸。每次留针30分钟左右,持续治疗2周,每日1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实施推拿治疗,调整患者体位至坐位,以先轻柔后深沉的劲力按揉患者肩部。再调整患者体位至仰卧位,对太冲、内关、风府、大椎、风池、颈夹脊穴、百会等穴依次进行按压,不断加力,直至患者感到酸痛,促进血液流动,持续治疗2周,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症状改善幅度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χ 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x ±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2.3 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对比

3 讨论

颈椎是人体周身许多重要经脉的必经之路,针对太冲、内关、风府、大椎、风池、颈夹脊穴、百佳等穴的针灸与推拿能够改善动脉血液循环 [3] 。百会穴与脑部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针刺该穴位,能够有效促进大脑活动,缓解眩晕症状 [4] 。针刺夹脊穴有助于调节任督气血,舒经活血。为颈椎病患者提供针灸治疗,能够起到回阳救逆、调节阴阳、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治疗效果。同时为患者提供推拿治疗,能够借助按压作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使患者感到舒适以缓解症状 [5] 。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副作用,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并且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经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提供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伟,袁燕洁,龚英凤. 无火恒温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8,37(02):230-233.

[2] 孙武权,房敏,周楠,沈国权,詹红生,钟力炜,王勇,龚利,朱清广,李建华,文世梅. 颈椎特异性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医正骨,2018,30(05):1-5.

[3] 唐森,罗湘筠,石琴大,林亚平,赖琳,何龙. 电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9):840-842.

[4] 侯增涛,赵爱琳,郭传友,陈伯华.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式选择与疗效评价[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0):6444-6450.

[5] 周勇军. 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84-85.

猜你喜欢

推拿应用效果
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