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探源与当代城乡发展新理路

2020-04-17庄友刚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城市化乡村振兴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改变过去社会资源配置片面向城市倾斜的发展状况。实现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把乡村空间转变为城市空间。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要实现乡村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市化;城乡全面发展;发展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2.81;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20)01-0115-06

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1]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一个历史时期内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任务。为什么乡村振兴会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什么?在探寻当代城乡发展现实路径的时候,又需要怎样的理念准备或思路转换?这些问题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做出反思和回答的问题。作为当代人类生存的两种基本空间形式,乡村和城市是共生共存的,因此無论是思考乡村振兴问题还是审视当代城市发展问题都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城乡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构成了考察这些问题的不可遮蔽的历史语境。准确把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的主要的特征则是我们讨论的起点。

一、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生产力发展优势

“城市”可能是人们最为熟悉、最经常使用但又十分模糊的概念之一。关于城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这些不同的理解和把握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既有内容的交叉又各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有学者从城市的生产活动特征即从农业人口和非农业区分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界定,“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域。”[2]有学者从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区分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科特金强调城市“代表着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的恩赐,而是另起炉灶,试图构建一个新的、可操控的秩序”,“为了产生一种新型的人造环境,城市建造者们忙碌不已。”[3]也有学者从人的主体性、人文精神角度对城市的界定。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就认为:“城市作为人类属性的产物, 其根本的内涵是城市要符合人性生存与发展, 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4]

关于城市的这些理解和界定各有其特点,都是从特定角度对城市内涵的把握。但是无论哪种视角的把握都不能忽略城市的一个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即人口和生产资料的集中。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不同于乡村的首要表征就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积聚,从而造就生产、交往、需要和消费等的集中。这也是城市与乡村之间最直观的差别。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5]104

这里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城市表明了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这种集中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才能成为城市。不能认为只要有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就可以称之为城市。一般的乡村居民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人口及生产要素的集中,但是集中的规模和程度上同城市不可同日而语。城市对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有着基本的量的方面的要求。其二,城市表现为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但并不等于说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就可以成为城市了。城市不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杂乱组合,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特有的社会关系和运行机制,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城市。“随着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必然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Gemeindewesen],从而也就必然要有一般政治。”[5]104城市的这种社会关系无论是在内容特点上还是在形成、维系或是发展机制上都与乡村社会关系有重大的不同。比如乡村社会关系的维系带有典型的宗法式特点,而在城市生活中,宗法关系的影响日益式微。

洞察与参考庄友刚:乡村振兴探源与当代城乡发展新理路正是由于城市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集聚,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城市相较于乡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里存在着密切关联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口既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也是生产力本身,尤其是在密集劳动的条件下,人口是最主要的生产力。城市人口的大规模集中,必然使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乡村。与此同时,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的集中,使得城市财富的积累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些物质要素本身就是以财富的形式呈现和存在的。物质财富越是集中和增加,越是表明生产力的发达。其次,城市中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不仅表明城市的现实生产力远远高于乡村,更是意味着城市拥有进一步提升生产力的巨大潜力,这种发展生产力的潜力远远高于、优越于乡村。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的增加,更体现为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组合,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分工协作的规模和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5]68分工协作的规模越大、程度越深,生产力越是发达。城市中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为更大规模的更加精细化的分工提供了可能,因而拥有着巨大的提升生产力的潜力和空间。再次,与上述两点相联系,城市规模越大,生产要素积累得越多,意味着生产力越是发达。与此同时,城市规模越大也就越是为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条件,越是为更多类型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越是造就了生产力发展潜力的增长。最后,城市中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集中,也为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较之于乡村更为优越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从而内在蕴含着生产力发展的优势。比如,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拥有发展生产力的最大潜力。而在高新技术语境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获得是需要雄厚的经济条件为物质支撑的,同时,已经获得的科学技术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此而言,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获得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城市的基本特征都决定了城市具有更大的优势。

正是因为城市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在现代社会进程中,城市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大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的发展与大工业城市的发展是同步的、合一的,“它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5]114没有大工业城市的建构和发展,也就没有现代大工业的大发展。就此而言,现代大工业造就的生产力也就是现代城市发展造就的生产力。实际上,正是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大工业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人类社会才真正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形成历史悠久,但是大规模的城市化只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随着大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展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迅速提升。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5]277与此同时,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社会生活最具显示度的主导领域,“它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5]114,“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5]276尽管工业化和城市化还不能等同于现代化,但是现代化发展首先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也正是由于城市(化)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尤其是推进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在当代,各国普遍把城市化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发展方式。不仅尚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城市化,把城市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仍然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路径。

二、城市化发展的反思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缘起

由于城市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力推进城市化成为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战略路径选择。这同已经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在历史上所采取的发展进路总体上是一样的。当然,总体理念的一致并不等于在具體的措施、方法和进程上是完全等同的。一方面借鉴国际上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其他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弯路;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和特点,中国提倡和践行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城市化道路。当然,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最初的城市化发展到新型城镇化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和发展进程。在当代,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引擎,极大地推动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发展中我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城市化的效应功不可没。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化发展仍然是我们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即使是在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也仍然存在着新一轮的城市再造和发展的任务。

尽管中国从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但是并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而缺乏清醒地检视与反思,必须看到已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内蕴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转变理念、转换发展方式,从而使城市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已有的城市化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去过已有的城市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对乡村空间和乡村资源的侵占和剥夺为代价的。是乡村发展的相对牺牲成就了城市发展的辉煌与繁荣。这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在社会资源、发展条件的城乡配置上,城市是主体和主导,占据了资源和条件配置的主要部分。大量的生产要素、物质资源以各种方式被集中到城市。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和社会管理层面上,城市发展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相关政策、措施向城市倾斜,城市发展拥有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运动以城市为主要场域,城市是资本的主要集中场域,占据了国家和社会投资的绝大部分。第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扩张大量侵占和吞噬了乡村空间资源,通过把乡村空间形式转变为城市空间形式,剥夺了原本属于乡村的空间权利。而对于乡村来说,在失去这些空间资源和空间权益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完全与之匹配的充分的补偿,乡村发展的条件被变相的剥夺与转移。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城市化发展是以牺牲乡村发展、对乡村及城市弱势群体的空间权益的剥夺来实现的。

对于已有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发展理念的缺失或是社会政策的失误。优先发展城市的社会发展思路并不是完全主观任意的选择,而是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这就是工业化发展的急迫要求。新中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尽管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是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无论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需要、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都要求尽快实现工业化,完成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客观上造成了城市优先发展的现代化发展进路。工业化与城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化首先主要是在城市实现的,尤其是现代大工业,以城市为主要存在场域。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造就、促进了工业化。工业化的迫切需要造就了优先发展城市的社会发展思路。

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最初的工业化发展必须而且只能依赖于农业的支持,使社会资源的分配向工业领域倾斜。实现工业化首先需要有必要的工业化资金来源。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没有条件利用外来资本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化最初的主要资金来源只能依赖于农业和农村。而工业化首先主要是在城市实现的,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实际上,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工业化与城市化总体上也是同步的。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把乡村资源向城市转移、社会发展条件向城市倾斜的优先发展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此外,在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也造成了社会资本向城市集中的状况——城市由于生产、交往、需求和消费等方面的集中有利于资本的运动,形成城市的发展优势。

尽管优先发展城市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发展选择,但是必须看到,通过对乡村空间和乡村资源的剥夺而实现的城市化发展势必造成众多的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同时也缺少进一步推进的动力。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第一,以牺牲乡村发展权益为基础的城市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空间非正义现象。一个时期以来,引起众多社会关注的“强征”“强拆”“强迁”现象,就是这种空间非正义现象的典型表现,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失地、失居、失业、失学、失身份、失认同,这些都成为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第二,造成并加剧了社会的分层与分化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城市弱势群体与其他阶层之间,分化明显。城市拆迁小区与高档别墅区之间空间资源和条件显著不同。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空间建构的格式化,社会阶层之间的流通渠道日益狭隘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与矛盾。第三,以牺牲乡村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最为重要的后果是,加剧了乡村发展的滞后性,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乡村的凋敝。一方面相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乡村的发展具有相对的落后性。即使是比较富裕的乡村,其发展程度同城市仍然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立时的相对落后,乡村发展先天不足,有其固有的落后性,甚至处于贫困状态。以牺牲一定程度的乡村发展为代价实现的城市化,必然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发展鸿沟。

正因为如此,才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问题,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基本背景与根由。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其消极后果是非常明显的。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语境下,乡村发展的过度滞后性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首先,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发展也就无所谓整个社会的繁荣。城市和乡村都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没有乡村的发展与繁荣,也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繁荣。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是整个社会发展繁荣的基本标志。其次,无论是从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来说,还是从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来说,都需要实现乡村的发展与振兴。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里,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也由此产生并加剧了城乡的分裂与对立。相反,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城乡的过渡分化,乡村发展的过度滞后,不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从未来的共产主义发展而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5]104-105乡村越发展,越是为消灭城乡对立创造着条件。再次,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乡村的过度落后是对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城市的发展需要乡村在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支撑。城乡差距的扩大,势必使这种支持和支撑狭窄化。比如,乡村教育的过度落后必然使人力资源水准降低,乡村消费水平过低,势必使城市产品缺少相应的市场化。乡村发展的过度滞后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剥夺乡村实现城市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实际上走入一个悖论,最终又限制了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能充分实现。

三、当代城乡发展的新思路

在当代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以改变对乡村的片面侵占与剥夺为前提。过去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优先发展工业、发展城市的社会发展战略客观上形成了对乡村发展一定程度的剥夺,造成了乡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加之乡村发展本身固有的落后性,这种相对滞后性被进一步扩大。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要实现城乡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改变过去社会资源配置片面向城市倾斜的发展状况,否则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就失去了可能。与此同时,还需要以工业反哺、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这并不是说社会发展片面向乡村倾斜,不是以牺牲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来实现农业和乡村的振兴,而是指在不影响城市发展总体进程的情况下工业要支持农业的发展,城市要支持乡村的发展。城市发展不再以片面侵占乡村权益为前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客观基础;城市以其领先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辐射乡村、支持乡村,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

城市的发展不能再以对乡村空间资源的片面剥夺为主要路径,這既是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集约化发展的需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尽管随着工业化的完成整个社会的发展任务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转换,但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中,那种片面依赖于对乡村空间和资源的剥夺来实现城市发展的状况却没得到根本改变,单纯把乡村空间转变为城市空间仍然是一些地方、一些城市实现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其结果是城市发展仍然表现为“摊大饼”式的规模化扩张,城市空间日益扩大,但是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城市化发展效应,反而造成众多空间资源的浪费。比如,在一些城市的空间扩张中,出现了大量的所谓的“死城”现象,就是空间资源浪费、没有充分呈现城市化效应的典型表现。城市发展不能实现根本思路的转换,不仅是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阻滞,同时也制约了城市发展的格局。

当代城市发展在基本理念上必须革新。城市的发展不应再局限于资源积聚、规模化扩张的发展方式,而应从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方面来寻找思路。前文已述,城市最显著的特征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这种集中不仅造就了城市高度发达的现实生产力水平,更形成了城市生产力提升的巨大潜力。城市发展的根本优势在于因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集聚而带来的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组合效应。因此,在城市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充分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发挥城市应有的结构性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思路,这也就是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今后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主要思路不再是如何更大规模的集中和积聚资源,而在于对既有资源的优化利用,寻求更加多样、有效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方式。实际上,规模化扩张的城市发展方式的狭隘性日益显现,慢慢走进了死胡同;而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则是在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城市发展思路的转换是与乡村振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放弃了过去那种片面剥夺乡村的城市发展方式的时候,客观上就为乡村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在政策设计上城市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和扶助,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助力。当然,良好的发展条件还不等于发展本身,乡村要实现振兴也不能单纯依赖外在的支持和扶助,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展开发展思路的创新。乡村是与城市相区别的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形式。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地理上分散与集中,是这两种生存空间形式的最基本的区别。因此,必须改变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中的一个误区,即通过模仿城市的建构来实现乡村的发展,由此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或乡村现代化的发展,绝不是简单地把乡村空间形式转变为城市空间形式,这样的做法实质上仍然是城市化而不是乡村的发展,是原有城市发展思路在另一个向度上的表现。城乡融合决不是指两种生存空间形式的一致化、同质化,这样的理解完全是一种误解。以空间同质化的方式是达不到乡村振兴的目标的,其后果不是乡村的振兴,而毋宁说是在消灭乡村。

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是乡村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其核心要义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要实现乡村现代化。城市化是一种现代化,但是现代化不等同于城市化。仅仅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意义上来理解现代化是狭隘的,势必遮蔽乡村现代化的要求。乡村现代化是要在不根本改变乡村空间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发展。既然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当代,分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乡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历史路径。这就是要在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村、镇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或优势产业,社会分工不仅在劳动者个体之间展开,更在村、镇、地区之间展开。这实际上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对于相对分散的乡村社会资源进行优化和重构。这应该成为当代乡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基本思路。这样的思路在当代社会条件下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当代社会中信息、交通、通讯等高新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物质生产要素之间联系在不改变物理空间距离的前提下日益加强,也就是说空间相对“压缩”,这就为物质生产要素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实现结构的优化组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这样一来,尽管乡村社会资源在物理空间上是相对分散的,但同样可以通过结构的优化和重构造就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由此,必然使乡村发展走向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郑佳明.城市哲学——关于城市与城市史的理论思考[J].书屋,2012(10).

[3]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前言1.

[4]鲍宗豪.城市的素质、风骨与灵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10 .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Zhuang YougangAbstract: To realize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not simply to transform rural space into urban space. The cor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which is essentially to realize r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urbaniza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New ideas for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余爽悦 王廷国 孔九莉 李祖杰 邓卫红 刘遗伦 余爽悦

猜你喜欢

城市化乡村振兴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