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实践之思

2020-04-17刘宁黄蜺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领导干部

刘宁 黄蜺

摘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包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在新形势下掌握网上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必须主动占领网络制高点、提升网络空间领导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网络问计问需于民,关注网情网意、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提高党员干部网络素养、密切群众关系。

关键词:网络群众路线;领导干部;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20)01-0023-06

“数字化生存”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网络问政、网络参政议政、网络监督等通过网络寻求利益表达和权利主张成为新时期政治实践新样态。面对喧嚣汹涌的网络舆论场和更为复杂的网络传播关系,如何将“密切联系群众”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植根于网络,是新时期党员干部面临的紧迫命题。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1]7这一论断为新时期走什么样的群众路线,如何走好群众路线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作为当代群众路线的时间延续和空间扩展,“网络群众路线”深化了网民观点、凸显了网意价值、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我们党对群众工作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一、网络群众路线出场的价值意蕴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新特点与群众工作的新特征,领导干部必须适应网络化生存带来的改变,关注网络,将“生命线”延续至网络,将“政治优势”统摄于虚拟空间,要积极践行网络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1]7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相统一,网络群众路线的提出与实践深化了群众路线的内涵。

(一)网络群众路线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网络群众路线进一步凸显了党的人民立场,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网络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的需要为导向,是新时期做好网络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 老百姓上了网, 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 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 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1]7群众在哪里, 党的群众工作就在哪里。群众上了网,党的工作理应走到网上去。我国是互联网大国而非强国的国情,人民对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网络发展的矛盾,网络野蛮生长与网络发展有序性要求的网情,能否构筑有效的网络治理体系,破解技术带来的不适感,进一步激发网络发展生产力,则需要强化网络领导力,将党和政府的工作“上网”“上线”,人民群众是网信事业发展和创新的推动者,要充分尊重网民在网络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尊重他们在虚拟社会的常态发声。时下,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公共社区和社交空间,网民已经成为最大的社会群体,面对这个人数众多的网民群体,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甘当小学生”的良好心态,通过网络问政、问需、问计等形式,实现“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

(二)网络群众路线是对执政规律与建设规律认知的深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探究已然成为我们政治实践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完善党的领导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功的不二法门,既是新时期现实问题倒逼也是党的理论与实践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这就要求党对网上群众工作的领导,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将网上群众路线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党对网络群众工作的领导力。新时代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将党的领导贯穿在网络群众工作的各个环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要求,“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1]7-8

理论探讨刘宁,黄蜺:“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实践之思网络群眾路线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可能会受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乃至民粹主义等负面因素的影响, 引发盲动、失序问题,对社会造成不稳定性因素,进而冲击现实社会秩序。作为“第五疆域”的复杂网络空间,拥有8.29亿网民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实践的“互联网+”各类生产生活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遇,背后的数字鸿沟,参差不齐的网民素养,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网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等考验着执政者的能力。能否洞悉网络治理内在规律,充分发挥网络生产力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动”,网络群众路线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境况和对未来的研判作出的考量,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三)网络群众路线有利于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传统的群众工作理念、方法与形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网络群众路线”有效弥补了党群工作传统方式方法滞后问题,“透明化”的政务信息提升群众信任感,“扁平化”的传播结构促使对话平等化,“去时空化”的信息传递增进信息沟通效力,这些优势也让党和政府能够更及时、更直接、更深入、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网情网意,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是有利于全面汇集网情网意, 进行科学决策。网络有利于我们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民意民需, 网民的意见及建议等可以快速汇集,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落实的能效,更好的体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二是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责任政府。当前, 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等已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的重要方式,网民对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热点事件保持高度、持续的关注, 有利于鞭策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把政府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关进笼子里”,构建网络反腐实践渠道,预防腐败问题发生。三是有利于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网络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及平等性等特点, 能让网民减少顾虑,增强网民的心理安全感,同时网络便捷化、低门槛化、去时空化提升了网络政治参与度,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政务信息获取和对违法违规、乱作为行为监督举报。

二、网络群众路线提出的现实根由

移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赋予治理者新的治理思维和手段,但也使治理环境、政策环境趋于复杂化,加上部分领导干部网络官本位思想、网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触发社会不良情绪发生,造成群体极化、塔西佗陷阱、网上失语失声等问题。

(一)“塔西佗陷阱”的潜在威胁

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视察时强调:“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 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 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 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3]做好新时代党群干群工作,反映出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思考。“塔西佗陷阱”指的是“当皇帝成为人们憎恨的对象, 那么他所做的所有的事, 无论好事抑或坏事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4]当政府不受欢迎时,不论政府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都会受到人民的排斥和厌恶,人民都会选择不信任。它用在政府公信力上,可以解读为当政府不被信任的时候,无论政府做什么人们都会质疑和不信任。网络舆论有着极强的爆发力和破坏力,稍有不慎将导致政府形象危机,使政府和领导干部陷入到信任危机境地。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网络素养匮乏,不懂网,面向网络做群众工作暴露出“本领恐慌”。二是领导干部、官方媒体出于谨慎、走程序等因素,导致信息更新缓慢或不全面都将引起网民的猜疑和曲解。一旦舆情出现,政府部门选择鸵鸟政策,或者强行压制、封堵、删帖,再加上部分网络大V、“意见领袖”左右言论,带有刺激群体情绪的事件被传播、围观、发酵,广大网民在支言片语、碎片化信息消费中情绪被感染,政府部门反应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进一步增加大众的不信任感。此外, 服务性差、互动性弱、定位模糊、运营滞后、敏感问题失语、“信息鸿沟”等新问题也将增加“塔西佗陷阱”的风险。

(二)“网上官僚主义”的潜在困扰

网络群众路线是应技术发展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的衍生物,是打通官民两个舆论场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之选。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如下困境:一是领导干部从管理思维转向治理思维的理念尚未形成。网络赋权人们更大的实践自由,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加侧重权力发生的过程、技术、机制,而非掌权者是谁谁就拥有实际权力。当代政治文明是强调以尊重公民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的权利政治,更加注重民众在各个方面权利的实现,治理模式重点在于多方参与、共同协商、公开透明,然而传统政治生态主体(领导干部)停留在“威权”和“管制”时代,并未形成尊重政治生态客体(非权力所有者)自觉。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致使权力异化,脱离了群众路线,陶醉在权力欲望中。不仅在现实社会中搞权力崇拜、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而且将这股歪风邪气带入网络空间,具体表现为部分官员以权力为核心谋私利,树立政绩形象,掩盖问题,经营个人政治前途;与群众的关系处理上, 表现为打“太极”、敷衍塞责、打官腔、作秀,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三)“网上形式主义”的可能风险

在网络虚拟世界里, 形式主义歪风也有蔓延:一是为上不为下、务虚不务实。线上线下不同步,说的多做得少,面对网民提问和留言,只见问不见回答,即便有回应也是敷衍搪塞。面对网民反映问题和信访,部分部门层层批示,态度坚决而诚恳,解决办法可谓全面细致,然而批示之后再了无音讯,更缺乏必要督导和反馈。二是贪大求全,华而不实。一些地方和部门迫于领导要求和任务安排, 满足于在形式上吸引眼球,把门户网站、APP、公众号建设得有声有色, 但却缺乏实质性内容,放大政绩缩小问题,缺少对网民群众意见的真正尊重, 网络问政问计没有落到实处。三是大量僵尸网站、微博等账号的存在致使联系群众的桥梁成为花架子。大量政务网站长期无人更新打理, 政务信息陈旧,留言板留言得不到回复、预留电话打不通等。网上形式主义背离了群众路线的初衷,也将助长网上官僚主义风气的蔓延。

三、网络群众路线的实践之维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批判了把群众当做愚钝的对象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明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说:“因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5]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思想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实践延展和方式方法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在新时期群众路线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正确导向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为民”是党和政府的价值诉求和根本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党员干部必须适应网络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破除官本位思想,放低姿态,赢得群众认可,防止权力异化带来的失信。网络空间是力量博弈的公共平台,如何实现对各种力量的聚合,需要克服网上形式主义,摒弃打官腔与作秀的做法,规避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将线上互动与线下问题解决充分结合在一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网民的利益和诉求。“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领导干部必須着眼于网络民心的整合,以人民为中心,集合民意最大公约数。从现实社会矛盾的化解和治理出发,积极适应广大群众对话语资源的索取张力,有序增加社会成员表达的平台与渠道,使得一部分社会冲突得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得到缓和与解决,通过与社会组织进行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对社会进行宽领域、多层级的治理,从而铲除现实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土壤,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建立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消解不良情绪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6]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聚合不同战线力量,消解各类矛盾的必要之举,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集中凸显,风清气正的网络话语空间,同心同向的舆论氛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政干部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的应有之义。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要着眼于群众利益的实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发展,积极构筑社会主流价值观意见气候,减少负面情绪和失控的舆论破坏人民的情感。

1.积极促进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融合,发挥各自所长。尤其注重发挥现代媒体实时性优势,快速占据话语先机,减少谣言、误读、失真信息生成和传播的风险;通过新媒体交互性、开放性,关注受众态度,了解受众心理,及时推进议题设置,有针对性进行舆论引导。在一个舆论狂欢时代,承载舆论的媒介正是话语的载体,我们要积极推进话语载体的创新,创建和优化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共建文明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

2.领导干部应善于整合话语资源,创新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的构筑必须遵循发现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与预防机制构筑的逻辑理路进行,应当考虑到话语内容、议程设置(想什么、怎么想)、传播技术(话语载体)等要素。一是要实现多部门联合及时发声,多媒体及时共同发声,比如构筑“微信矩阵”“微博矩阵”,多部门、多层次发声,着力塑造正向的舆论气候群。二是要健全舆情研判机制和分级机制。在重大网络舆论爆发时,及时了解事件动态,全面把握网络舆情走势,要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分级制度有利于互联网内容的分类管理,筛选和甄别高频词汇、涉恐、涉群体事件等内容,也可以有效结合网民举报和大数据系统进行核查,变被动的事后处理为事前的防范和风险化解,降低冲突和失序爆发的可能性,尽可能将风险处理机制的末端前移。三是建立和完善内容过滤机制。在网络舆情爆发初期,要升级现有信息过滤技术,实现精准化识别、敏感内容报警等,既要加强服务器端的监测,又要加强用户端的审核。借助大数据、云技术、AI等,如“敏感视频搜索”和“视频统计预警”等先进技术为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四是要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要抓住关键时机,合理进行议程设置,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发展方向。

3.增进沟通和理解,解读网络语言的隐喻之意。针对网络舆论的发展与消融需要密切关注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尤其关注网络流行语等网络语言亚文化现象,通过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和研判群体行为背后的所指。例如“楼歪歪”“表哥”“房叔”等网络实践中的网络语言,看似嘲谑、调侃、打趣,却引发了网民对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并不断将原来事件负面影响放大,产生对领导干部和地方政府的不满。尼采说的语言隐喻行为,索绪尔的语言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将语言指向了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在引导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过程中加强对网民心理和话语体系研究,充分解读他们话语的真正意指,读懂“民声”“网意”。

(三)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炼就领导干部网络领导力

赵瑞琦教授提到当下我国存在着官方、民间与国际社会三个舆论场之间的角逐。[7]可见网络塑造的权力空间,相比于传统权力运行空间更加复杂,呈现出开放性、去中心化、去时空化,草根文化、西方意識形态渗透、多方商业资本角逐形成的多方利益媾和,增加了网络失序问题发生。

1.炼就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8]如何成为“行家里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熟知议程设置、内容控制、事件解释等层面的策略和技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使用水平,不仅要会用、善用,更要精用、常用。要加强以网络舆论触发机制、干预机制、内在传播规律等为内容的研究学习。

2.培养主动出击抢占话语先机的敏锐性。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激发网民进行网络文化创造的自觉性,传统的公共议题设置显然很难激发网民的热情,加之网络去中心化特性进一步消弱了主流话语的影响力。领导干部要实事求是,率先发声,不给舆论和谣言继续扩散留下空间,利用自身力量处理和解决问题,向公众及时通报进展。

3.要有平台意识,重视发声渠道建设,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湖南省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红网网上群众工作部,将网络群众工作路线从理论变为现实,积极推进“互联网+群众工作”,提升了我们对网络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统一。以技术为支撑,拓宽发声渠道,实现想表达的话语随时传播得出去,想要听到声音能及时传递得进来。

(四)创建良好对话机制与问题处理机制

1.重视网络话语权建设。网络话语权构筑是网络群众路线实践的关键所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强化党在网络工作中的领导权、管理权,民意既要倾听又要引导,要通过互联网,引导人们看主流、知本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切实加强四个意识在网络空间的导向性,保障网上群众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2.实现从政治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自觉转变。我们要认识到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的差异性,不断研究网民话语的传播规律,实现政治话语表达的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网民追求标新立异的表达风格、崇尚自由平等的对话方式,不喜欢被设定的议题或讨论范围,因此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网民主体性特点,减少命令式、号召式、语录式的网络语言表达和宏大叙事风格,在平等对话中理解并掌握网民的话语体系。

3.创建网上网下联动的对接机制。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在网络中进行办理个人业务和事项,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应提供更多网络化服务。因此,领导干部要应时而变,推进“互联网+信访”“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建设,满足群众需求,优化服务管理。此外,要构筑网上网下联动机制,确保群众网上反映的问题有渠道、反映问题有回馈、网下问题有人办,批示的事项有人督导,将网络群众路线落在实处。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梦想、离不开伟大的工程、离不开伟大的斗争,更离不开伟大的人民,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从历史发展中寻找依据,从群众中寻找力量,用好、传承好“传家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持、发展和完善党的网络群众路线,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全新姿态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

[3]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35.

[4]普布里乌斯·克奈力乌斯·塔西佗.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03.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7]赵瑞琦,劉慧瑾.中国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构:“三个舆论场”的夹角与控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27-3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

Liu Ning,Huang NiAbstract: The "network mass line" is based on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the core of the party on the governance la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law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law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t contains rich values of the era, politic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How to gain the initiative in the online mass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 mus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occupy the commanding heights, improve network space leadership, adhere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network asked need to peopl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net love, create a goo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party cadres network literacy, the close relation.

Key words: Network mass line;Leaders and cadres;The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

责任编辑:王廷国 余爽悦 王廷国 孔九莉 李祖杰 邓卫红 刘遗伦 余爽悦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领导干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