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计算思维

2020-04-17林玉惠

考试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实践探索数学思维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应充分利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将数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相互融合,让学生以数学思维的角度探索信息技术知识,以便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挖掘学生蕴含的创新潜力,使用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快速发展。本文围绕如何运用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计算思维实践探索展开讨论,为培养高中学生计算思维提供参考依据。

關键词:数学思维;计算思维;实践探索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宏观的角度,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避免学科知识通过主观的方式强加给学生,力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以计算思维的方式,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将数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相互融合,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在体系中学生使用数学思维,可以提升计算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一、 计算思维的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重要的途径,学生以计算思维为基础,在计算信息数据过程中,运用操作模式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具备计算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算术等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计算思维是将计算机学科的相关概念通过设计出智能化模式,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发出的指令,保证每个资源都能充分的利用,同时学生自己可以营造良好的操作环境,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同时,还能不断简化解题过程,使用简单的方法即可获得相应的答案。

二、 运用数学思维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利用数学符号,增强思维的运行效率,深化学生的符号应用内涵,让学生通过符合标注抽象概念性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逻辑思维中探寻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关键,以便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挖掘学生蕴含的创造潜力。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活动能力,应以数学思维中概念为切入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概念的意识,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知识,将不同概念间蕴含的关系梳理清楚,在原有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延伸拓展概念的使用范围,以此增强不同概念间的结构关系。

教师应锻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利用归纳法分析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学习的知识,最后对知识进行归纳,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解答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面对抽象的问题时,可以将特殊问题转换为一般问题,提升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以便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在掌握归纳法后,应学会使用类比法,将具有相似处的知识,按照类比方法探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相同的本质为切入点,挖掘事物间蕴含的联系。

(二)培养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在单一封闭的环境中,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变式法和错误反例法,让学生在两种方法中形成发散思维。在变式方法中,学生应改变解题方式,由原有的一题一解,转变为一题多解,或者一题一变,转变为一题多变,既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创造更大的变化空间,还能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使用错误反例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角度探寻事物的本质。教师在全面讲解基础概念后,向学生提供错误的信息,让学生利用错误的信息反向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概念以及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培养形象思维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需要将学生的联想能力以及猜想能力,作为培养形象思维的载体,通过培养可增强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过程中,应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契合点,让学生将生活经验与学习的知识相互融合,以便在大脑中形成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使用知识时,借助直观的形象快速高效的运用知识。在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内调动学生的猜想能力,尤其是将思维活动的过程,以猜想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猜想过程中,不仅有效拓展猜想范围,还会获得良好的猜想效果。

教师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以及猜想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接触到知识时,有意识的猜想和联想,尤其是在学习计算时,不同的代码都具有独立的象征,学生应通过猜想和联想,将不同的代码建立起相互联系的关系,从而组成信息体系,学生在使用时,只需通过形象思维即可获得。

(四)培养直觉思维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过程中,由于高中知识较为抽象,并且概念性的知识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阻碍,学生应具备直觉思维,在面对数学知识和概念时,可以产生直觉意识,便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直觉思维产生的灵感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直觉思维,并且要求学生形成灵感线形分析意识,利用联想和猜想的过程,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可以通过直觉的方式运用数学知识和概念,并且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概念。

(五)培养辩证思维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应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究,将事物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借助辩证思维充分的表达出来。教师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时,应向学生强调已知和未知间的关系,在数学问题中,许多已知和未知的条件,都会蕴含较多的信息,所以让学生透过未知的信息掌握相关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在辩证的理解已知和未知知识时,学生应掌握分析法,才能通过分析探寻未知信息中的知识和概念。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辩证的认识定性和定量、模型和原型。在对定性的知识分析时,通过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围绕定量分析运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知识,所以定性分析应成为学生定量分析的参考依据。在模型和原型辩证分析时,应将模型方法作为核心,通过模型方法推导出原型的发展过程,并深入到原型中探究蕴含的规律和性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六)培养各种思维协调性

数学思维中,涵盖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以及辩证思维,都应成为学生具备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载体,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协调运用的能力,每种思维方式都无法独立出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为学生设置趣味性,并且具备猜想特性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通过假设分析、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此外在讲解例题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观察力,要求学生对例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在观察中增强记忆力和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将不同思维相互融合,在协调过程中促进每种思维的发展关系,让学生在模仿原有的知识过程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使计算思维可以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明确事物的本质。

(七)为学生明确计算思维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提升计算思维能力的象征,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运用计算方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在讲解计算知识时,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学生设立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思维模式下,对解题过程和方法,按照预定的轨迹循序渐进的进行,既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学生的计算思维符合使用需求,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八)设立计算思维主题与情境

教师在讲解计算知识时,应选择合适计算机主题,根据主题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教师选择的计算机教学主题,应严格遵循计算学科的课程标准,保证学生使用计算机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形成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生活体验的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计算机思维培养情境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思维,模仿机器人的制作过程,利用计算设计出仿真机器人。设计仿真机器人会涉及到许多知识,尤其是在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面,學生对机器人的运动方式进行猜想和联想,逐步分解机器人的构造,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机器人的结构,学生即可按照结构的变化,使用计算不断完善机器人的功能。为使机器人获得独立运行的能力,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对抽象的机器人模型相关参数进行设置,并将设置出的模型,通过实际操作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最终调试出符合学生猜想的机器人。学生在制作机器人过程中,会围绕出现的问题,运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根据原因实施解决措施。此外通过对数据的分类,学生运用计算,将编程以语言的方式融入到计算机的制作中,尽管学生在制作机器人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这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既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学会举一反三,充分体现出数学思维中的逻辑思维特征,避免学生陷入到单一的模式中,无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遇到的困难。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经成为提升学生掌握学科交叉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应以数学思维的角度,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素养,并借助主题以及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促进计算思维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会庆,张巍.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7):98.

[2]以吴宁,崔舒宁.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7):239.

[3]王志英,杨波,陈平.积极研究和推进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5):2.

作者简介:林玉惠,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实践探索数学思维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