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研究
2020-04-17马晓云
马晓云
摘 要:铜陵白姜品质优良、效用广泛、生产工艺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当前,铜陵白姜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品及消费模式多样、助力乡村振兴定位明确、品牌保护渐趋规范、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开拓乏力,受外来生姜冲击大等问题。为此,铜陵市应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从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品牌宣介以及保护等方面入手,推动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铜陵白姜;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6-0054-04
Abstract: Tongling White Ginger has excellent quality, wide utility, uniqu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pattern of Tongling white ginger has taken initial shape, the product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are diverse, the positioning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clear, the brand protection is gradually standardized, and its influence is constantly enhanced. However, it also faces the problems of low degree of scale and intensification,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bility, wea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great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 ginger. Tongling city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white ginger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scale expans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rand publicity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ngling white ginge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明确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阶段性任务。本文基于对安徽省铜陵市白姜产业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1 铜陵白姜的特点
安徽铜陵位于长江下游的低山丘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这一地区自北宋以来就成为了我国白姜的主要产地,享有“中华姜乡”的美誉[1]。铜陵白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作为地方特色经济作物,铜陵白姜特征鲜明。
1.1 品质优 铜陵白姜外形如佛手,肉质脆嫩,香味浓郁,味辣而不呛;鲜姜呈乳白色至淡黄色,块大皮薄、汁多渣少。研究数据显示,铜陵白姜富含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栓以及无机盐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蛋白质(1.4%)、糖(8%)和脂肪(0.7%)含量均高于普通的黄姜。正是由于其极佳的口感和上乘的品质,铜陵白姜在古代曾被纳入贡品行列。
1.2 效用广 铜陵白姜是大众广泛认可的健康食材,兼具药食同源的功效。除可用作调味品、点心和菜肴外,还具有多重医疗保健作用,如促进胃肠分泌、提高食欲、抑制呕吐,治疗感冒、胃溃疡、痢疾以及疖肿等轻症,被国家卫生部列入首批药食同源的产品名单[3]。
1.3 生产工艺独特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铜陵姜农根据白姜生长特性,总结出了一整套独特的栽培方法,如:“姜阁保种催芽、深翻高垅栽培、空中搭棚遮荫”等。其中,姜阁保种催芽技艺,通过人工建造白姜种苗发育的温室进行加温,确保了催芽效果,是迄今世界唯一的白姜种植技术[4]。姜园及白姜与农作物的轮作套种制度,田间有机农家肥、生物体循环产生的绿肥以及防护林带多样的树种,形成了白姜种植系统内部稳定的生态链,不仅有利于白姜产量的提高,也使得白姜生产的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成为现实。
1.4 文化内涵丰富 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八宝”之一,文化内涵独具韵味。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的下姜阁仪式,每年“秋分”时节铜陵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百姓卖姜、买姜、洗姜、刮姜、晒姜的场景,铜陵人家中放着的装有白姜的瓶瓶罐罐,以及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的铜陵白姜开市暨白姜文化旅游节上的“姜王”评选、下地拔姜、体验农事等活动,使得种姜、食姜、游姜成为了铜陵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白姜有关的饮食、祭祀、文学艺术等文化特质,为铜陵白姜生产系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2 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长期以来,铜陵市高度重视白姜产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期间,铜陵制定实施了白姜产业发展规划,先后投资建设了专业化的白姜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华白姜文化园。白姜产业从原先田间地头“一家一户”式的家庭作坊,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拥有一批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优势的现代化白姜企业,初步形成了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和白姜生态旅游业的大产业格局。截至2018年底,全市白姜种植面积333.33hm2,总产量约6000t,工商注册登记的白姜加工企业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流通企业4家,有7种白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5种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白姜行业加工和流通领域从业人员超过500人,产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
2.2 产品及消费模式多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在继承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在盐渍姜、酱渍姜、糖醋姜和糖渍姜等传统制品外,还开发了姜茶、姜汁饮料、白姜喷剂、洗发水、香熏精油等10个系列80多个品种。同时,消费者对白姜产品的消费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有的重视产品各项指标,有的讲究口感与卖相,有的倾向于从专卖店或专柜购买半成品或深加工制品,还有的喜爱亲自到姜园采摘。多样的产品供给和多元的消费偏好,使得铜陵白姜产业步入了一条融传统和现代于一身,颇具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5]。
2.3 助力乡村振兴定位明确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利用既有优势,把发展白姜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采取企业化经营与农户种植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为鼓励农户种姜,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铜陵市把白姜种植业纳入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范围,不断加大保险费补贴标准。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专门用于补贴农户施加有机肥料。另外,连续7年举办铜陵白姜开市暨白姜文化旅游节活动,既调动了农户种姜的积极性,又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顺应了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4 品牌保护渐趋规范 2009年铜陵白姜被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铜陵市制定实施了《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2018年铜陵市原生姜协会更名为铜陵市白姜研究会,研究会以促进白姜产业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旨在通过组织产学研对接服务,收集整合分析白姜市场信息,挖掘和传承白姜饮食文化,保护和宣传铜陵白姜品牌。目前,铜陵市正酝酿出台《铜陵白姜保护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规范对这一中华白姜品牌的保护。
2.5 影响力不断增强 2008年,铜陵白姜制作工艺荣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012年,铜陵白姜荣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铜陵腌渍白姜》成为安徽省首个地方食品安全标準;2017年,铜陵白姜种植基地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铜陵白姜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6]。当前,铜陵白姜品牌已成为了铜陵城市的一张名片。
3 铜陵白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一方面,铜陵白姜的总体种植面积小。铜陵地区宜种白姜的土地面积约为1333.33hm2左右,尽管近年来白姜种植面积每年有20%的增长,但目前有效种植面积仅为1/4,难以满足白姜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白姜种植的程序繁琐、劳动力投入多、成本高、风险大。据估算,铜陵白姜的平均种植成本约为30万元/hm2,但由于白姜受市场及品质波动的影响大,尤其是姜瘟病高发,种姜的收益得不到保证,导致农户种姜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铜陵白姜种植基地的布局不够合理、标准化程度低,从而制约了白姜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例如:在铜陵市天门镇、西联乡和大通镇等传统白姜种植较为集中的地区,种植基地呈零星分布状、水利、交通、用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抗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品“靠天收”的现象仍然存在。
3.2 创新能力不足 首先,铜陵白姜仍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传统种植方法的弊端在于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统一操作流程,从而影响了白姜的产量和品质。其次,姜种退化现象严重。近年来,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铜陵白姜的姜种培育工作有所停滞,造成姜种质量下降、姜种退化现象严重。加之姜种价格较高,使得少部分姜农开始选用宣城等外地白姜做种子,这给铜陵白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再次,产品延伸不够充分。白姜产品的形式、功能以及种类开发有待加强,尤其是白姜的食用价值和养生保健方面的药用价值仍须进一步挖掘[7]。
3.3 市场开拓乏力 一方面,由于饮食习惯方面的差异,除皖南及铜陵周边地区居民有吃姜的习惯外,而其余许多地区的居民主要把白姜用作调味品,在客观上制约了白姜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实力或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仅从眼前利益考虑,局限于铜陵及周边市场,不愿或无力开拓域外市场。
3.4 受外来生姜的冲击增大 随着铜陵白姜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近年来,每到收姜季节,山东莱芜、安徽青阳、阜阳、宣城、舒城等外地生姜大量进入铜陵,与铜陵白姜争夺市场。有些生姜加工企业为牟取私利,廉价购进外地产的生姜假冒铜陵白姜进行加工、销售;有些商贩在过境公路两侧、农贸市场出售假冒的铜陵白姜,还有些商贩甚至从农户手中购买白姜研究会免费发放的印有原产地标识的包装袋,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外来生姜的竞争和假冒铜陵白姜现象,给铜陵白姜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4 乡村振兴背景下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9年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提出,“各地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针对白姜产业存在的上述问题,铜陵市应从规模扩大、技术创新、品牌宣介及保护等多方面着手,推动白姜产业高质量发展。
4.1 扩大规模 首先,把白姜种植纳入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规划的重点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对姜农扩大种植面积和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费的补贴标准,提高农户种姜的兴趣。鉴于江北枞阳县域土壤为适合白姜生长的沙土,可把白姜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之一,培养江北地区农户的种姜习惯,引导当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白姜生产,扩大种植规模。其次,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以天门镇、西联乡和大通镇等传统种植地区为重点,对现有基地进行扩容改造升级。基地面积要达到0.67hm2以上、成方连片,加强田间管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科学规划核心区域水系,隔断姜瘟病传播渠道,提高白姜种植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注重对基地土壤、水质、大气和周边环境的检测,保证产品质量。
4.2 技术创新
4.2.1 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栽培方法 可学习广西全州等地区的经验,用机器代替传统的人工挖垄,把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借助机器深挖垄,提高白姜产量;鉴于白姜种植使用有机肥料的成本明显高于化肥和其余现代肥料,发挥市财政专项资金的功能,在重点补贴使用有机肥作为“追肥”的基础上,督促种植户逐步将有机肥施在生产环节;同时,邀请相关农技专家对姜农进行除草、杀虫、施肥和防有机肥施加等知识培训,提高栽培技术。
4.2.2 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质姜种 培育高质量姜种的最有效方法是从生长优质的地块中,选取优质的种子,再进行去毒培育,但这一工作仅靠一般农户或种植大户是难以完成的。因此,要充分利用铜陵市农科所的技术优势,增加姜种培育的投入力度,为广大姜农提供价廉质优的姜种资源,维护地理标志品牌。
4.2.3 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增值渠道 支持白姜加工企业创新产品功能,加强对白姜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的研发,重点开发姜酚、姜酮等保健品和防脱发洗护套装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推动白姜制品初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加工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强白姜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托现有的白姜种植基地、白姜产业园、著名景区以及度假山庄的旅游资源,以生姜开市、姜花观赏、姜园观光、农耕乐趣以及优质白姜农产品、文化体验等为特色,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建成一批具有观光、娱乐、休闲、采摘、购物等功能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实现白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价值增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3 品牌宣介 加强品牌宣介,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首先,统一包装式样、制作统一的产品标识、打造铜陵白姜特色品牌。其次,持续实施对白姜制品经营主体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奖励、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拓展域外市场。再次,积极制定对外宣传和推介方案,可通过新姜上市媒体采访、继续举办白姜开市暨文化旅游节活动,提升铜陵白姜品牌在周边地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范围。
4.4 品牌保护 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加强監管,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的管理格局,有效防止假冒伪劣等现象发生。其次,坚持“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原则,对生产和销售假冒“铜陵白姜”的行为,严格依法依规处理,坚决打击侵犯商标权益行为。再次,尽早出台《铜陵白姜保护条例》,把铜陵白姜品牌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5 结语
历经千年的发展,铜陵白姜已成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其衍生出的白姜文化也是外界认识和感受铜陵的一扇窗口。依据《铜陵市“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末,建成白姜现代农业产业园740hm2、实现白姜产业产值5亿元、培育龙头企业10家”的产业发展目标,落实好上述政策措施,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铜陵白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致谢:感谢铜陵市白姜研究会李敬明会长为本文提供的资料及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孔娟娟.生姜高产关键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0.
[2]程必定,王世华.皖江文化与区域创新“第三届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选编[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0.
[3]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铜陵白姜甲天下[EB/OL].2018-05-03. http://www.biotech.org.cn/information/154929.上网时间:2019-11-01.
[4]姚继贵.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铜陵白姜种植系统[J].长江蔬菜,2018(17):34-35.
[5]聂娟娟.铜陵白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24):14.
[6]过仕宁,童晟.铜陵白姜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N].安徽日报,2019-07-04(6).
[7]王海涵,王磊.当中华白姜遇上学艺术设计的小姐姐[N].中国青年报,2019-11-19(11).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