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
2020-04-17张海生
张海生
(1.重庆文理学院 期刊社,重庆 402160;2.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2)
一、问题提出
自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实施以来,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学术期刊尤其是专业性学术期刊作为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媒体融合方面也不断尝试,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及时、有效地传播学科领域前沿动态。就目前而言,学术期刊已经经历了刊网互动与融合以及新媒体融合两大发展阶段[1],但媒体融合的深度和效果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的强大支撑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将纸质期刊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处理,而需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服务(共享)平台促进学术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主动探索学术期刊内容生产、知识供给、定点推送和差异服务的深度融合之道,构建学术期刊媒体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和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2]。
就目前而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常见模式有共媒体云发展模式、刊网互动与融合模式、新媒体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开放存取模式、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模式、超星域出版模式、集群化发展模式和跨(全)媒体融合模式等,诸多模式为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研究方法以个案为主的弊端,研究对象的规模以及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少有对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现状进行整体考察。因此,本研究结合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两大阶段,以教育学术期刊为例,综合考察51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在刊网融合和新媒体融合两个层面的建设与应用情况,重点考察教育学术期刊在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以及应用新媒体和创新出版模式等方面的敏锐性,尤其强调教育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正常更新情况,总结并归纳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策略,以期为其他领域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二、分析框架
本论文以51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为研究对象(见表1),重点考察教育学术期刊在刊网互动与融合以及新媒体融合两个维度的媒体融合情况,其中每一维度又分为若干考察指标和观测要点。刊网互动与融合是学术期刊走向数字化的基础,其融合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力强大的出版单位,独立建立了期刊编辑部网站并进行开放获取,辅之以各大数据库的网络传播,多种途径扩大学术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一种是实力弱小的学术期刊,主要依靠中国知网、万方、龙源、维普等现有数据库进行有限的网络传播[1]。据此,该维度主要考察以下5个指标:(1)有无建立独立的编辑部网站及其信息更新程度;(2)有无建立期刊采编平台及其能否正常使用;(3)是否建立期刊数据库(包括自建和依托成熟数据库两种形式)以及信息更新程度;(4)是否进行开放存取以及信息更新程度;(5)在各大数据库的更新程度与迟滞周期。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传播移动化、智能化、碎片化、即时性的特征,学术期刊开始融入不同形式的新兴媒介(如“两微一端”(1)鉴于学术期刊的特性,目前教育学类学术期刊进行自主研发APP客户端和使用微博进行学术传播的极少,各期刊之间不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因此,该部分只考察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情况。),借助成熟、集成、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平台(如中国社会科学网、国研网等),创新出版模式(如优先出版、域出版、网络首发、HTML5制作等),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学术期刊刊网互动与融合以及新媒体融合虽然时间上有先后,方式上有差异,但二者之间并不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媒体融合模式。另外,本文所有的分析均基于各学术期刊网站或主办单位网站,以及各大数据库现有数据,辅之以必要的搜索与第三方验证(如万维书刊网等)。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2 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考察维度与观测要点
三、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总的来说,教育学术期刊无论是在刊网互动与融合方面,还是新媒体融合方面,均在不断推进,基本形成了自建媒体生态与借助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的格局,但也存在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出版迟滞周期较长以及新媒体平台贯通和融合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
(一)刊网互动与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期刊编辑部网站陆续建立,但运营效果有待提升。编辑部网站的建立是学术期刊进行刊网互动与融合发展的最原始、最基础的形式,是进行期刊媒体融合的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之一,也是期刊走向数字化的第一步。考察教育学51家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有无独立的编辑部网站后发现,76.47%的学术期刊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编辑部网站,同时还在认真运作和经营,值得赞赏,但也应注意到,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学术期刊没有自己的编辑部网站。具体来说,有43家(84.31%)学术期刊建立了独立的编辑部网站或从属于主办单位网站之下,但其中有4家并无任何更新,还有相当一部分期刊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建立网站。造成如此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教育学术期刊领域对新媒体运用的主动意识不足;二是与教育学术期刊运营缺乏新媒体人才密切相关。
网络化建设不断推进,尚未实现全网络化办公。流程透明、高效的远程采编系统,更加符合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但在期刊远程采编平台建设方面,教育学术期刊还远未实现全网络化办公,通过纸质投稿和邮箱投稿的期刊还有相当大的比例(1/3)。这不仅会影响审稿流程和出版速度,也会对作者投稿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2/3(34家)的学术期刊建立了独立的期刊采编平台,集收稿、审稿、刊发于一体,但在这34家期刊中,还有4家建立的采编系统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使用过。剩余的17家期刊,仍然坚持纸质投稿的有6家,邮箱投稿的有11家。除了季刊外,其他期刊无论刊期周期如何,均存在没有建立独立期刊采编平台的情况,只不过不同的刊发周期,程度不一。其中,双月刊中没有建立独立期刊采编平台的期刊最多,月刊次之,半月刊第三,旬刊第四。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智能时代,教育学术期刊从业者亟待转变办刊理念,由传统的耗时、费力的纸质邮寄和邮箱投稿转向建立独立的远程采编平台,规范稿件处理流程,提升稿件审理的公开和透明化。
期刊网站独立数据库不断建立,但数据更新迟滞周期较长。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流量,就是资源。学术期刊在信息资源尤其是高质量学术信息的生产、传播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学术期刊自身独立数据库的建立与整合势在必行。然而,无论是在期刊数据库建设方面,还是在数据更新方面,教育学术期刊均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调研显示,在期刊编辑部网站已经建立独立数据库的教育学术期刊不少,但能够正常和及时更新数据库的期刊也仅有1/3左右,更多的期刊数据库都存在一定的迟滞性,且迟滞周期较长。具体来看,设有独立期刊数据库/过刊浏览的占72.55%(37家)。进一步考察发现,期刊数据库得到正常更新的有18家(含3家提前更新的),仅占总研究对象的35.29%;迟滞更新的有19家,占总研究对象的37.25%。在迟滞更新的19家学术期刊中,又以迟滞1期为主(有12家,占63.16%),平均迟滞周期(2)迟滞周期=统计时间-最新一期更新时间。其中,统计时间均为2019年3月28日。为102.4天。这种迟滞性的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学术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
开放存取推进缓慢,少有期刊敢于尝试。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式,越来越为众多学术期刊所青睐。然而,调研显示,教育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的推进效果不佳,仅有极少数期刊敢于尝试,更多的期刊仍在犹豫、观望。具体来看,仅有17.65%(9家)的教育学术期刊自建媒体生态进行开放存取。进一步说,季刊实现了所有数据的开放存取网页建设;月刊在开放存取方面则表现一般,已经实现开放存取网页建设的期刊仅占28%;双月刊仅有1家实现了开放存取网页建设;其他刊期的期刊则均未涉及开放存取事宜。与已有研究成果中CSSCI来源期刊多利用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开放存取和自有网站开放存取[3]的比例相比,教育学术期刊进行开放存取的发展潜力巨大,也间接表明教育学术期刊在创新出版形式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敢于进行实践的期刊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同时还涉及开放存取的网页开发与设计(因为开放存取的实施与开放存取的文本格式密切相关)[4]以及开放存取的运营与版权问题[5]。
各大数据库数字资源更新迟滞,数字出版路途漫漫。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倒逼期刊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立体化、多格局传播。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学术期刊作为专业领域信息前沿动态的重要载体,其数据的更新速度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生产还多借助成熟的第三方集成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龙源、万方等)来实现。下面以中国知网为例来详细探讨教育学术期刊在数据库更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在数据库更新方面,教育学术期刊刊网互动的及时性不足,绝大多数的期刊存在迟滞出版现象,而且迟滞周期平均约一个月。各期刊信息正常更新的仅19家(含1家提前更新),在迟滞更新的32家期刊中,最长迟滞6期,108天;以迟滞1期为主,平均迟滞更新周期约为28天。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季刊中1家(100%)迟滞,迟滞2期、108天;双月刊中有15家迟滞,平均迟滞54天;月刊中有12家迟滞,平均迟滞24天;半月刊全部迟滞,平均迟滞78天;旬刊迟滞18天。由此可见,教育学术期刊在各大数据库的更新情况不容乐观,数据库存在较长时间的迟滞问题。
(二)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总的来说,教育学术期刊在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新型出版模式以及第三方平台等新媒体融合方面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融合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情况良好,但功能融合进程缓慢。在媒体融合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强大,不仅能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超链接等功能于一体,还能将之与期刊其他网络化建设贯通起来,由此微信公众平台也就成为当下学术期刊借助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主流形式。调研显示,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经营方面,能够及时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术信息传播的教育学术期刊仅22种,与编辑部网站或采编系统等网络化建设贯通使用的期刊更少,功能融合进程缓慢。具体来说,72.55%(37家)的教育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期刊信息和学术观点进行及时传播与推广。进一步考察发现,在这37家教育学术期刊中,有3家虽然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但却没有任何信息更新。除这3家外,近六成的教育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得到了及时更新(3)本文将在一周内得到正常更新的微信公众号,都算作信息的及时更新。结果显示:当天信息有更新的6家;48小时内更新的13家;72小时内更新的17家;一周内有更新的22家。。但也要注意到,教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的滞后性也非常严重,平均滞后约26天。另外,从微信公众平台与期刊采编系统的互通情况来看,仅有12家(双月刊和月刊分别6家)的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与期刊采编平台或网站相互贯通。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及其功能融合实践效果不佳,既有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建设的技术应用问题,也有编辑部无专业新媒体人员运营的问题[6]。因此,加快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刻不容缓,与期刊其他网络化建设融合贯通发展的功能也有待整合和优化,而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和贯通使用的关键在于微信公众平台编辑职业素养的提升,包括数据意识、创新意识、新技术意识和品牌意识等[7]。
新型出版模式不断应用,但应用比例较小。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在出版领域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出版模式逐渐显现,如优先出版、网络首发、数据论文、语义出版、增强出版、预出版、超星域出版、HTML5等。调研显示,在新型出版模式创新上,教育学术期刊采用较多的方式主要有优先出版/网络首发、超星域出版和HTML5。首先,仅有10家教育学术期刊建立了快速出版机制,通过优先出版/网络首发实现学术信息的及时刊发和有效传播。其次,所有的教育学术期刊都意识到要借助超星域出版这一便捷出版模式,对学术信息进行及时、有效传播,只不过不同的期刊运用超星域出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具体表现在不同学术期刊在超星域出版数据库的更新程度不同。其中,提前出版的教育学术期刊仅有1家,正常出版的也仅有13家(占25.49%,其中双月刊10家,月刊3家),更多的教育学术期刊或多或少存在迟滞出版的情况,而且以迟滞1期为主流(23家),平均迟滞62天。最后,在HTML5方面,仅有4种教育学术期刊建立了HTML5数据库或网页,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发展空间。
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媒体融合,但学术期刊的主动性不足。第三方平台具有专业集成、系统成熟、传播广泛、公信力强、有权威性等特征,对于学术期刊尤其是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来说,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学术传播更具现实意义。据访谈得知,目前与“国研网”合作的学术期刊约占现有学术期刊总量的13%;从中国社会科学网教育学栏目与教育学类学术期刊的网络转载推广来看,仅五六种教育学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利用这一成熟、集成、有影响力的推广平台进行学术传播,其他期刊网络转载大多是教育学栏目编辑的主动行为和编辑、作者的个人推荐[2]。可见,教育学术期刊在谋求第三方媒体合作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增强期刊主动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四、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策略
事实上,由于教育学术期刊类别多、情况复杂,媒体融合的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媒体融合的重点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面向目标用户群不断增强传播效能,提高用户体验的黏性和服务过程的交互性,努力提升学术服务质量。因此,针对上述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教育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持续深化刊网互动与融合,逐渐形成快速出版机制,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融合,扩大新型出版模式应用,建立与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合作机制。
(一)加快期刊网络化建设,深化刊网互动与融合
尽管网络化早已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大趋势,但部分教育学术期刊囿于各种原因,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期刊编辑部网站,只能借助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进行有限的网络传播。这一方面不符合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原则,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传播学上的最大限度传播原则。因此,对于教育学术期刊而言,加快期刊的网络化建设,深化刊网互动与融合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具体而言:(1)对于尚未建立编辑部网站的期刊而言,应尽快建立独立的编辑部网站和期刊远程采编平台,同时预留网站功能。目前,比较可行的路径是加大成熟商用采编平台的引进力度(如腾云采编系统、勤云采编系统、玛格泰克远程处理系统等)[8],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实现全网络化办公,减少虚假网络中介公司的不正当行为。(2)对于已经建立独立网站的期刊而言,一要加强网络的经营服务能力,提升期刊的网络知名度,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科技运营平台或新媒体公司进行推广和宣传;二要优化网站设计,扩展网站功能[9],如增加高级搜索功能等,此方面可以通过定制编辑部特殊功能的形式得以实现;三要坚持用户思维逻辑,优化期刊采编平台,增强用户体验与黏度,即要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进行人性化设计和优化,如整体优化期刊编辑部网站美感(需要在专门人士的设计以及用户调研反馈基础上进行)、优化投稿流程(非必要要素不填)、期刊数据库信息的分类建设(包括简洁版、结构版和完整版)等。
(二)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探索期刊快速出版机制
当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席卷全球,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传统媒体面临的时代课题。数字出版具有节省资源、节约成本、突破时空、实效性强等巨大优势[10],学术期刊要想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必须紧跟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通过技术平台的强大力量,开展多种途径(直发期刊网站、直发期刊数据库、建设开放存取网页、上传各大数据库等)和多种数据格式(如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文字等)的网络出版,方便用户浏览、检索、筛选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稳定核心用户圈。此外,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仅颠覆了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也为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交流提供了方便[11]。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学术期刊还要想尽一切办法缩短出版周期,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快速出版机制,以解决出版周期迟滞问题。只有快,才能抢占先机,占领学术制高点,赢得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具体而言:(1)推进期刊数据库和开放存取网页建设,通过单篇优先出版或整期优先出版,实现学术成果的及时出版;(2)坚持用户至上,把握用户对数字产品的需求[12],通过多种媒体途径(期刊编辑部网站、微信公众号、邮箱、各大数据库、第三方平台、QQ群等)将多种数据格式(PDF、Word、txt、视频、音频、HTML5等)的学术成果进行定点推送和个性化服务[13];(3)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编辑运用现代化编辑工具的能力[14],如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优先出版流程,学术信息多种格式生产、多种途径传播等)、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协调专家资源、媒介资源、读者资源、信息资源等)和内容呈现能力(即不同的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不同,需要差异对之,定点推送,此部分对应上文的数据库信息的分类建设)等。
(三)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融合
多渠道传播是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常见手段,微信公众平台集中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优点[15],能够为传统出版业进行媒介转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就目前而言,教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且信息更新不及时,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互动性较弱[16]。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微信公众平台与其他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整合,构建不同媒体间相互融通的网状媒体融合立交桥,形成学术期刊线上线下交互联动机制[17]。具体而言:(1)贯通微信公众平台与期刊编辑部网站的功能融合,实现通过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就能浏览期刊网页和信息的目的。(2)贯通微信公众平台与期刊采编平台的功能融合,实现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便捷查询和处理稿件。(3)贯通微信公众平台与纸媒期刊的功能融合。即要对纸媒期刊内容进行多种数据格式的多媒体呈现,而绝不是对纸媒期刊内容的简单重复;创新微信传播内容,对纸媒期刊内容进行二次乃至多次编辑;通过微信的交互功能,加强学术期刊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实现对纸媒期刊内容的第三次传播和营销。(4)贯通不同新媒体间的功能融合和链接切换,学术期刊要打破单一媒体的传播路径,构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依托不同的新媒体介质(如QQ群、微信群、微博、其他社交软件等)的功能,保证用户能在多种新媒体间实现切换与浏览,从而改变传统纸媒期刊单向度、一次性的传播方式,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媒体间的立体传播和功能融合的新格局[18]。
(四)创新出版模式及其应用范围
随着新兴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出版模式变革周期越来越短,诸如优先出版/网络首发、域出版、HTML5、预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不断涌现,但大部分学术期刊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创新出版模式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当前,教育学术期刊需要转变传统出版思维(按时整期出版),不断运用新兴技术创新出版模式,探索适宜于自身发展的快速出版机制。具体而言:(1)实现学术期刊的优先出版(包括单篇优先和整期优先),但就目前而言,囿于栏目设置和网络化发展,学术期刊更适宜于采用单篇优先出版的模式,如此就不会被限制在以往的条条框框内,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单篇优先出版实现学术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2)加快域出版数据更新速度。域出版作为一种新型出版模式,不仅实现了纸媒期刊的HTML5制作,而且能够在不同的新媒体介质之间进行传播,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和浏览。因此,教育学术期刊必须做好提前量,保证域出版数据的及时更新,通过域出版平台重构移动出版学术传播的新秩序[19]。(3)HTLM5是新媒体融合的又一重要途径,但在HTLM5方面,目前多散见于期刊自建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的简单数字化呈现,仍属于出版单位的自主行为,与各大数据库以及相关主题的知识链接和扩展功能尚未实现贯通[2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因此,教育学术期刊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与各大数据库的联系,通过合作构建学术期刊HTLM5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立知识链接和服务体系。(4)建立预出版机制。预出版不同于优先出版,优先出版坚持“成熟一篇、出版一篇”的原则,而预出版则摒弃这些传统出版流程,坚持“录用一篇、出版一篇”的原则,即不需要过分地关注格式、形式、栏目设置、页码、刊期等外在结构要素,而是稿件一旦被编辑部录用,就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包括期刊数据库优先出版、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数据库及时上传等)实现预出版[21]。
(五)形成与第三方平台媒体融合发展机制
事实上,在学术期刊自身媒体生态建设不成熟的现实情境下,谋求与成熟、集成、权威、专业第三方平台的融合发展,是当下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能模式。具体做法:教育学术期刊除了通过自建媒体生态如微信公众服务号、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学者共同体交流群、作者群等新媒介进行学术传播之外,还可以将已刊发的优质稿件向学界熟知的“三大文摘一转载”推荐转摘,同时主动向权威第三方平台(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谋求合作,将优质稿件向第三方平台的相关专题、栏目或频道推荐全文网络转载,从而实现自建媒体生态的直接传播与借助权威媒体的间接传播的统一,多渠道、全方位、多格局扩大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传播范围。而且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学术传播效果显著[22]。因此,需要转变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意识,主动与第三方平台达成合作,通过第三方平台的媒体效应实现信息更为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