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青方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作用的临床分析

2020-04-17王增梅秦一翔

关键词:激素水平机能激素

王增梅,秦一翔

(1.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内科,山东 济宁 273500; 2.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山东 济宁 272000)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病率逐年在上升。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为甲亢)是临床上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机体甲状腺过多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代谢亢进等,其临床典型症状为出汗、进食、排泄增多,但体重减少,即“三高一低”[1]。甲状腺机能亢进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女:男=6:1),并且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全的阐明,相关研究认为其与遗传、精神心理、碘摄入过多及环境等因素有关。现阶段临床上还没有对症治疗的药物,治疗以控制高代谢综合征,促进免疫功能为主,常见的治疗手段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I131疗法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但这些方法的临床疗效不是很理想[2]。因此,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讨柴青方应用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效果,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为3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甲状腺机能亢进西医诊断标准,且伴有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②符合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学辩证诊断(《中药新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患者[3-5];③不适合I131疗法或是手术治疗的患者;④年龄在16~70岁之间的患者;⑤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血清甲状腺激素处于中高水平,且不伴有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②脑、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等重要器官、系统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6];④具有药物过敏史、甲亢危象的患者;⑤具有精神异常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⑥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实验组有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为20~59岁,平均年龄为(33.4±4.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年龄为(31.9±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柴青方和小剂量他巴唑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柴青方:其药物组成为柴胡10 g,生甘草10 g,青蒿12 g,黄芪20 g,郁金10 g丹参15 g,地骨皮10 g,玄参10 g,生地12 g,知母10 g,薏米仁15 g,丹皮10 g,僵蚕6 g,将上述药材按照规定剂量加水(500 ml)熬煎,取药汤200 ml口服,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②小剂量他巴唑口服:他巴唑口服,一天一次,每次10 mg,于餐后服用。对于外周血白细胞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4,剂量为10 mg,一天三次;而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则可同时服用葡醛内酯,一天三次,每次100 mg。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同小剂量他巴唑口服方法[7]。两组患者均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一个月(即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定期进行生化检查,并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1.3 效果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从而对柴青方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按照临床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体重明显增加,患者甲状腺区血管杂音和震颤音消失,脉搏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超过70%;有效是指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体重也有所增加,患者甲状腺区血管杂音及震颤音显著减少,脉搏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30%-69%;无效是指临床症状和体重、脉搏及实验室指标等均无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低于30%。(总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分析

及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比较

通过上述方法,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总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90,P<0.05),具体分析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比较分析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比较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并且实验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要高,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比较分析

表2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比较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实验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T3(ng/dL) 293.4±23.7 219.8±11.2 292.7±22.6 273.2±20.7 T4(μg/dL) 19.7±2.5 9.9±1.6 19.2±2.9 15.5±2.1实验室指标

3 讨 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临床上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分泌和合成甲状腺激素过多,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代谢增强,从而患者出现“三高一低”的临床表现---出汗、进食、排泄增多,体重减少。在中医学上,根据中医辩证,可将甲状腺机能亢进分为痰火内扰证、心肝火旺证和阴虚阳亢证等三种类型,其中痰火内扰证以颈前肿大、口臭和目胀烦躁等症状为主;心肝火旺证以颈前肿大、心悸胸痛、头晕等症状为主;阴虚阳亢证以颈前肿大、腰膝酸软及头晕耳鸣等临床症状为主[8]。甲状腺机能亢进病程常,并且容易复发,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有效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及预防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柴青方具有疏理肝气、补虚益气、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功效,其单独或是辅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都有一定的疗效。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总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1.88%,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90,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对照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要高,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我们可认为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中采用柴青方和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甲状腺素、提高促甲状腺激素,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激素水平机能激素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宁波第二激素厂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研究马铃薯激素配比 为品种选育提供支持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