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几点思考

2020-04-17乔长委

审计与理财 2020年2期
关键词:条线信用社管理系统

■乔长委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规模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面对着各种金融业务创新,业务量巨大等情况,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而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为“大数据”审计提供了基础,使得审计全覆盖指日可待。

一、推行内部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理念方面。

农村信用社审计理念有待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审计范围不明确。虽然上级有关部门下达了《审计全覆盖指导意见》,但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全覆盖”理解不到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未能深入研究。一是对于内部审计对象的范围界定不明确,仍以信贷业务、不良资产业务、财务收支业务、票据业务、抵债资产、发洗钱等原有审计范围进行审计,对创新类业务审计覆盖不全,创新类业务有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中间业务、代理业务等;二是即使实现网点、业务条线全覆盖,也可能存在某些业务时间不连续,而达不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三是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周期不明确。(2)审计质量要求。相对于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项目数量增多,审计对象范围扩大,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任务出现了大幅提高,为了应对审计项目,可能会出现审计质量不高,出现应查出未查出、审计底稿等档案不齐全、对审计发现问题后续整改关注不高等情况。

2.审计项目方面。

农村信用社在审计长期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方面,还不能满足全覆盖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部分农村信用社中长期审计规划编制目标不清晰,未能明确审计重点、周期和频次,对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指导性不强;二是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不科学。部分审计项目存在审计内容重复,造成审计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审计对象底数不清,仍按照对原有的审计对象安排审计项目,对创新业务审计不到位;审计重点不突出,对资产风险状况关注不足;三是审计项目未统筹。对于部分审计项目可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未合理安排,造成审计资源浪费。

3.审计方式方面。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方式科技含量不高,不能有效利用各种信息系统,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因审计对象数字化而造成的无法审计状况。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审计手段落后。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手工”阶段,面对海量数据,传统的审计方式难以奏效;各种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逐步改了原有纸质资料环境,原有的审计手段不再适用;二是信息化建设亟待完善。相对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金运营管理系统等各种业务信息系统而言,审计管理系统仍未建立。目前主要运用的金融风险实时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为监测信贷业务、柜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运行,通过自动筛选异常数据,审计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核实来防范风险,但该系统在检测数据范围方面存在数据不全面、准确度较低等缺陷,且不能自动生成审计底稿、问题台账、审计报告等资料,智能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4.内部审计队伍方面。

相对于审计全覆盖,农村信用社审计人员存在人数不足、胜任能力不足,临时抽调人员难考核等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的农村信用社能够按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银监发〔2016〕12 号第十四条“商业银行应配备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1%”之规定的人数配备审计人员,但对推行审计全覆盖而言,仍存在人员不足情况;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队伍配备不合理,审计人员工作经历多以柜员、客户经理为主,难以满足电子银行、资金营运以及金融创新业务审计需求。且存在部分人员专业胜任不足,不能高效利用各种信息系统;三是多数情况下,实施现场审计需临时抽调人员。临时抽调人员不固定,存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且难以对其参与审计的审计工作进行考核,可能会造成审计效率低下和质量不高的情况。

5.审计质效方面。

审计全覆盖是为了提升内部审计功能,实现审计增值的重要手段,而审计质效的提升是发挥内部审计功能的关键,如果仅仅为了审计“全覆盖”而审计,那么审计的功能将得不到体现,无法实现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咨询等功能。

二、推行审计全覆盖的有关建议

1.转变审计理念,重塑框架。

农村信用社必须转变理念,把审计全覆盖看成对内部审计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把手”工程,而非仅仅内部审计人员工作,通过重新梳理现有制度,明确审计对象范围和实现全覆盖周期时限。

2.加强“两统筹”,科学制定审计计划。

一是摸清审计对象底数,合理确定周期。组织人员确定审计的对象范围,防止因“固定思维”造成的审计项目遗漏,并根据审计对象底数,合理确定审计全覆盖的周期;二是加强“统筹”,提高效率。为缓解人少事多的矛盾,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积极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三是突出重点,实施专项审计。加大对资产质量、风险状况的关注,重点实施信贷、表外不良资产、资金运营业务、抵制资产、财务收支等专项审计,确保重点业务、高风险业务审计效果。

3.坚持科技强审、实现“大数据”审计。

加快和完善审计管理系统建设。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提高审计效率。一是通过对各个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实现整合,方便数据收集;二是通过全数据监测功能,提供异常数据库,为审计人员实施“精准”审计提供数据;三是通过提供智能化审计立项、审计底稿、问题台账、审计报告、后续审计等服务,大大减轻了审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

4.加强信息共享。

为提高内部监督、评价等工作效率,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合作。一是内部审计职能与合规部门、纪检部门职能存在一致性,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部门已经获取的信息,提高效率;二是加强与综合办公室、授信审批部、财务部等信息共享,通过查阅有关会议纪要等资料为审计提供信息;三是通过与监管部门的监审联动,为内部审计提供方向、重点。

5.加大审计项目考核力度。

通过对审计项目考核来提高审计质量,把审计质量作为推行审计全覆盖的前提,决不能用降低审计质效来换取内部审计全覆盖。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作为审计对象奖罚、晋升依据,为堵塞内控制度漏洞提供建议,使审计真正发挥作用。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1)培养“综合性”审计人才。审计全覆盖对内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式下,内部审计的定位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审计、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能从整体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从专业角度揭示问题的成因,从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改善内控薄弱环节。通过审计培训、经验交流会和鼓励参加审计职称考试,扩大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增强业务技能,实现从某一业务审计向“综合型”审计转变。

(2)组建业务条线全覆盖的审计队伍。根据各项业务审计需求,从不同条线选拔优秀年轻员工组建覆盖各业务条线的审计队伍,为审计全覆盖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3)加强对审计人员各种业务培训。审计作为一个“综合性”人才,必须参加各业务条线培训,并认清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对风险点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督促审计人员多思考、多分析。

猜你喜欢

条线信用社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浅谈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监理项目中的应用
“营改增”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发展
算算向日葵
画线串点
有条有理填写数阵图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