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前瞻
——2019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发展报告
2020-04-17李建强
李建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中国电影,有成绩、有发展、有经验,也有挫折、有反复、有教训,曲折奋进的中国电影以纷呈的姿态、充盈的价值赋予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特有的历史规定和时代品格。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对新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汇点,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努力追踪历史的辙印,积极回应现实的挑战,用心前瞻未来的发展,理论合为时而著,批评合为事而作,形成了年度特有的总体品貌。
一、主要视点
2019年,电影理论批评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电影发展历程,借鉴全球视野,总结本土经验,研讨发展路径,对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和体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期许,并奋力深耕细作,努力实现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有效对话,与世界影像发展潮流的良性互动,表现出勃勃的生气和务实贴地的品格。
(一)70年中国电影的价值
自1949年以来,伴随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化,中国电影与时代同行,承载共和国成长印迹和中华民族独特情感,创造具有鲜明时代风采的银幕光影。作为时代生活的记录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中国电影始终环绕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同甘苦、共进退,书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华彩篇章。正如陈旭光、刘祎祎所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电影发展的曲折历程,既是对中国70年历史进程的反思与再审视,也是对建构国族认同、弘扬文化自信的一种探讨。”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变迁
饶曙光认为,审视和系统爬梳70年中国电影,其流变脉络大致可以分为“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以及新时代四个重要阶段,与其对应可以“历史建构及其经验”“创新与现代化”“改革与通变”和“走向高质量和高峰”诸特征来加以表述。周斌从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入手,从“崇高美”的推崇、“悲剧美”的渲染、“朴素美”的倡导,到“宏大美”“壮丽美”,再到“绚丽美”“杂糅美”“暴力美学”“技术美”的营造与建构,以及对“悲剧美”“崇高美”的多元化发展和突破,说明中国电影在不断汲取中华美学优良传统营养和学习借鉴西方电影美学经验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周星、孙佳宁从经典影像出发,认为70年来不同阶段的电影代表作品都或隐或显地与时代政策、人心所向和文化潮流相联系:十七年电影经典,改革开放新时期经典,21世纪市场化影像经典,都是时代发展促成和催生的结果。李敬科则从70年电影影像中城市休闲文化的流变出发,提出城市休闲文化的扭曲与压抑(1949—1977)、城市休闲文化觉醒与异化(1978—1999)、城市休闲文化的理性回归(2000—2017)三段式分期,以此说明中国电影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回归健康理性和高雅文明的进程。以上这些流变揭示,兴许尚不足以全面概括70年沉浮起落的整体变迁,但不同视点的渗透,各种角度的阐发,大致勾勒出一条明晰可见、触手可摸的发展线索。
2.70年中国电影的主流
囊括中国电影的主流,非现实主义莫属。金丹元认为,70年来因受到环境的干扰,中国电影出现过各种变化和多次起伏,但现实主义的基本审美需求始终没有改变。中国电影一直在寻找自我成长发展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便是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从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推出“两结合”“文革”中的禁锢思想,再到80年代关于“回归现实主义”的探讨,90年代的现实主义主旋律,以及新世纪以来在各种泛美学化现象中的突围,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主潮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当然基本符合70年电影的整体样貌,但现实主义并非一成不变,饶曙光、李国聪从理论批评视角指出,从政治批评、艺术批评、文化批评到多种批评方法的综合,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演进轨迹,也为本土的现实主义提供了厚实的内涵,并形塑了以“守正创新、通变集成”为特征的美学品格和演进趋势。陈旭光、刘祎祎据此提出,中国电影观念在多个维度不断演进,影响着电影行业整体的创作思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功能/工具论”“国家电影”,到新世纪以来的电影产业化、工业化浪潮,以及近年来“电影工业美学”观念的兴起,都可以在电影与现实、社会与文化、审美与创作等诸多关系中找到内在的逻辑,需要我们细心揣摩、认真总结,既不能看不到主流,也不能笼而统之、一以概之,坠入形而上的教条主义。
3.70年中国电影的启示
回眸70年中国电影的演进脉络与发展轨迹,当然不单是为厘清来路,更多当为日后发展提供生动参照和价值期待。饶曙光提出,70年的发展对今天的中国电影提出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总结数十年跌宕起伏的历史经验,面对复杂喧嚣的产业语境,怎样“探索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化结合”,完成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转换”。针对这样一个大题目,陈旭光针对性地提出,在电影全球性对话与生产的基础上,中国电影应采取一种新的态势,即打开与世界相互沟通渠道、建立对话关系的同时,做好中国自己的本土电影。他尤为强调:对电影观念、电影功能的认知不断变迁,但与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紧密相连的精神价值不能变。李道新提出,中国电影70年,通过对政治、艺术、娱乐与产业、文化及特定媒介等电影观念的各种反思与追寻,为经济全球化语境里的中国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丁亚平则将这种启示具体概括为:一是表现美好生活;二是聚焦时代主流,讲好中国故事;三是表现真善美的共同情感和价值;四是强化现实主义精神;五是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他如,陈犀禾、鲜佳对于“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中国家理论和国家形象研究,厉震林对于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文脉与观念研究,仲呈祥、苏米尔的70载银幕之旅,赵卫防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海峡两岸暨港澳电影的融合与发展研究,杨晓林、张语洋对于动画70年的叙事策略嬗变考略,以及谭政关于当代中国电影的公共参与属性和实践路径的研究,龚金平关于新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片新变化的研究等,也都具有存史和启迪价值。
(二)建构电影共同体美学
2019年初,饶曙光、张卫等就建构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进行了对话。他们提出:“‘共同体美学’可能就是我们在今天的语境中,关于电影语言和电影理论现代化所能找到的一个根本性的理论支撑点,具有巨大的乃至无限的张力和空间。”同时他们坦承:破题之后,今后涉及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应用性问题,包括市场的、技术的、工业传播的、多媒体等方面,都需要在“共同体美学”思维下不断实现新的建构和突破。这一全新的认知,一经提出即受到各方关注。尽管就此展开的研讨尚未形成热潮,但作为年度视点自当不应忽略。
1.电影语言再现代化的新构想
张卫认为,数字化技术,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影高科技,拓展了电影表现、表达、表意、表情的空间,丰富、拓展了电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开辟和刷新的新的影像空间,呼唤新的电影美学本体和电影语言现代化。饶曙光进一步指出,经典电影时代的电影语言追求的是“真实”,虚拟现实电影时代的电影语言注重的是“创造”,互联网电影时代的电影语言关注的则是“接受”。传统的电影语言、电影叙事方式被改写、重写、再写,一定程度上不是以作者、创作创造为本体,而是以观众、观众接受和认可为本体。所以现在反复谈论的电影语言、电影理论现代化,其实就是要在当下构建一个创作者与观众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美学并不完全否定作者,它只是要求通过互动的方式和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一个更高层面的“共同体美学”。他强调,中国电影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将会建立在中国电影与中国本土观众的契约关系和情感互动关系上,因此深入研究观众问题和社会接受心理,对于推进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建立情感共同体,建立艺术认同机制至关重要。这一认知与表述,与钟惦棐先生在数十年前提出的“电影美学最核心的问题是与观众的关系问题”的先见不谋而合,所以具有充分厚实的文化根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中华美学根底的回归与弘扬。
2.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向度
美学共同体的建构亟须开拓视野,审美的时空向度于今意义重大。李建强提出,过往讨论审美的时间向度,往往容易受制于一个侧面,要么执念于现实,要么沉湎于传承,要么纠结于理想,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事实上,审美的时间向度同时指向了历史、现实和未来,它们是一个中轴线上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关节点。美学共同体作为时间概念来界定和使用,不仅可以沿坡桃源,而且应当辉映返照,唯此才能将时间向度的潜在价值和能量充分发掘出来。对一部具体创作来说,当然不必一应俱全面面俱到,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创作理念,则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创作者必须具有这样的自觉。同样,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空间向度的不断扩大,诸多世界电影经典为中国电影融会贯通、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开辟了新的通道。从创作的空间向度上说,并非迎合“国际潮流”才是坦途,只有适合自己的表达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弘扬民族本原的影像才会具有生命力。此外,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观众向度、艺术向度、技术向度等,也应尽快纳入视野。从目下看,无论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还是研究广度和深度,均还刚刚起步,亟待引发学界和业界更多的关注。
3.传承创造视域下的共同体美学建设
共同体美学本来就是中华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大道之行,天下大同”。王阳明说:仁者,以天下为一体;王夫之说:平天下者,均天下也。费孝通先生据此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文化“箴言”。中国的电影理论有自身的发展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内蕴着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自成体系而妄自尊大,但也没有必要因为不同于“他者”而妄自菲薄。从电影发生学的角度看,欧美因为具有天时地利的先发优势,有人以为好莱坞的今天将成为中国电影的明天。这肯定是一种误导。特定的理论话语体系一定是和特定的实践系统相联系的,一定是带有民族文化深刻印记的。另一方面,我们一定不能故步自封,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文化综合实力,才可能找到国家特色与普遍特色之间的最佳平衡。饶曙光据此提出,探究如何在包容性和开放性中与世界先进电影和电影理论资源进行对话和交流,要将其落实为更有效的方法论。李建强强调,只有站在历史的肩膀上,融汇新时代的创意创造,借鉴世界他者的丰富形态,从本土出发,拜现实为师,重经验改造,最大限度地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的智慧、优势和特色,自觉自主地对世界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体系的建构才会向我们日渐靠近。
(三)凝视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是电影家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但中国观众熟知的科幻电影,几乎都是舶来品。在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已经世界第一、市场世界第二、剧情片产量世界第三的当下,科幻大片的缺位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2019年《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点燃了中国观众和中国电影人对于科幻电影热盼和期许,电影理论批评也由此出发,展开了自己的旅途跋涉。
1.中国硬核科幻电影之“元年”
尽管早在1938年,杨小仲就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六十年后的上海滩》,但模仿造作的痕迹较重,只能算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按照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看法,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应该是1963年的《小太阳》。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吸引了众多观众,中国科幻电影也随之出现一个小高潮,《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人马座》《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一批科幻电影接踵登上银幕。但这种短暂的高光只持续到90年代初,之后中国科幻电影便萎靡不振,直至难以觅到踪迹了。尤为难堪的是,此前的中国科幻电影虽然有其名,但由于受到整体科技条件的限制,其实只是各种类型的拼盘与杂糅,科幻要素在这些电影中只是一个由头,一种包装,根本无法与《星球大战》为代表的好莱坞科幻大片相媲美。硬科幻电影围绕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展示和体现对科学精神的尊崇,特别考验艺术家的科幻想象力和将想象转化为影像的能力,因此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电影工业制作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2019年《流浪地球》的面世具有指标意义。正如李洲洋、陈晨所指出的,这部硬科幻电影既脱胎于国产科幻电影几十年历史的土壤,又是新时代科幻电影发展的趋势。论家们之所以将2019称之为“元年”,并不是说这一片种源发于此时,更主要是说中国科幻电影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经历了多次反复沉寂,终于走到了“自家儿女初长成”的高光时刻。
2.中国科幻电影内涵之所在
澳大利亚影评人特拉维斯·约翰逊认为,《流浪地球》或许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片。它摒弃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选择了中国文化中的责任、谦卑、自我牺牲与对家庭社会的忠诚。不能不说是很有见地的。《流浪地球》之所以打动亿万观众,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除了技术手段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之外,主要是它呈现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都很“本土”。面对突然降临的巨大灾难,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行为逻辑、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人对于现实和未来世界的深沉思考。影片的可贵在于,坦然接受域外重工业高概念大片的“撞击”,大胆通过“吸收”“改造”和“融合”,以“同化”为旨归,鞭辟入里地开掘中华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想,并由影像表层的平切面而进入民族心灵的纵深面,不仅感动了内地观众,感染了海外华人,还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国电影创作者和观赏者的目光。令人欣喜的还有,影片中75%的特技特效都是由中国团队自己制作完成的。由是,它进一步启迪我们,在电影创作中,强调文化自信,决不只是一个空洞的理念,在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怎样从我立足,以我为本,培根守正,勇于竞争,把本土的价值性突显出来,把民族的主体性确立起来,这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也是科幻电影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3.中国科幻电影未来之发展在电影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未来中国科幻片将如何发展?在《流浪地球》观摩研讨会上,专家的建议可以集中为:坚守创意和自身的价值观;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长的匠人型人才,包括美术指导、服装、道具、分镜头师;打破“流量”迷信,尽力将资金投入场景、道具、特效等制作层面;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当下国情的创作机制。宋歌则将其归纳为:1.要在电影的题材和类型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与突破;2.电影的价值观一定要是主流的、积极向上的;3.用观众喜欢的电影语言和最先进的电影技术来拍摄和制作。难能可贵的是,对于科幻电影的未来,中国电影人保持着清醒,《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坦陈:“中国电影科幻元年,不是一部电影就能开启的。未来还需有更多优秀科幻片面世,取得观众认同,中国科幻电影这个类型才算是真的立稳脚跟。”导演郭帆在美国影迷见面会上亦诚恳表示,国内科幻电影与好莱坞水准还相差25-30年的时间,而与顶级好莱坞导演相比,更是有着百年差距。这显然不单纯是谦逊,更是基于实力的评估。中国科幻大片只是拉开了帷幕,但征程尚远。耗费巨资的《上海堡垒》欲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最后折戟沉沙、败走麦城的严峻事实,将使我们始终保持冷静。
(四)重审艺术电影
艺术电影探讨,不是一个新话题,但2019年度艺术电影创作峰回路转,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年。在年底公布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2019年十大国产影片”中,有四部艺术片名列其中,分别是《地久天长》《南方车站的聚会》《撞死了一只羊》和《红花绿叶》(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举办的“2019中国影视剧年度影响力排行榜电影30佳”中,艺术电影也超过了10部),加上《只有芸知道》《四个春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过春天》《阳台上》等上乘之作,构成了年度艺术片的强大方阵,这自然重新引发了理论批评的关注。
1.艺术电影的沉浮与起落
图1.电影《地久天长》
2019年第一波观影高潮其实是由艺术电影发动的。青年导演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运用强势的营销手段,上映前拿到1.59亿元的预售票房,上映后一度打破艺术电影票房纪录(首日即斩获2.62亿元票房),稳坐“元旦档”冠军宝座,使舆论陡然升腾对艺术电影的信心。没想到喧嚣之后,该片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上映次日仅获得不足1200万元票房,大盘退票人次则有32.2万(退票率达4.4%)。票房及口碑的崩盘还影响到二级市场,该片主要出品方华策影视的股价市值一天缩水16亿元。这种“断崖式”的表现,把艺术电影发展之路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陈晓云认为,该片从预售和首日的火爆以及此后的断崖式下跌,正是艺术电影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真实境遇。陆支羽指出,艺术电影跌入困囧已久,想靠一部《地球最后的夜晚》改变现状,注定是痴人说梦。人们对艺术片的期许重归冷寂,不料想,接踵而来的《地久天长》《撞死了一只羊》和《南方车站的聚会》等均非同凡响,前者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同时摘得最佳男女演员奖,中者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后者入选7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如云好评铺天盖地而来,不由令人刮目相看,使艺术电影再次强势重返高地。从年初的暴热爆冷,到年中的加热升温,再到年底的丰硕盘点,艺术电影在2019年一波三折,几乎完整地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显现出持久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正如有的论家所说,艺术电影一骑红尘卷土重来,最终过关斩将攻城略地,标志中国新文艺类型片的气场氛围正在形成。
2.艺术电影如何更好走向市场
《地久天长》无疑是一部优秀艺术电影,但上映后的票房并不理想,情急之下的王小帅导演轻率地推出“泡哥泡妹小技巧”的宣传文案,此招昏棋,不仅降低了影片的格调,也对导演本人形象带来了损伤,由此切实带出了艺术电影如何走向市场的诘问和思考。饶曙光重申,不能简单地以票房来衡量一部影片的价值,对于电影来说,以票房论英雄本来就是偏颇的;对于文艺片来说,以票房论英雄就更加偏颇了。韩皓月提出,文艺片创作需要给观众足够多的买票理由,当下电影观众可选择余地很多,文艺片只有把自身与作品放置于整个市场环境中进行衡量,才能把握好创作轨迹,如愿从市场中得到具有积极意义的回报。鸟鸣涧等认为,文艺片观影群体毕竟还是“小众”,如果只是以喜好群体为目标来进行“精准放映”,效果不会太好,文艺片要学会像商业片一样打通全民市场。陈晓云则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作为“艺术电影”的“个人表达”,在其内涵上,应是人类情怀,而并非仅仅只是个人自我的小小悲欢。个人悲喜若无法让观众获得共情,很难被理解为真正的“艺术”。因此,这里所谓的表达方式,并非单纯指“技巧”,而是“有意味的形式”。确实,艺术片市场问题不仅是个形式问题,甚至也不仅有关内容设置,而是关涉社会语境、关乎大众心理走向,如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需要各方同时发力和创新思维。
3.艺术电影面对最大的命题:培养观众
培养文艺片市场一定是个长期的命题,尚待从长计议。吴学安认为,一边是奖项连连、口碑不俗,一边是低迷的排片场次和票房数字,文艺片不尽如人意的战绩背后,隐含着影片运营中的问题,但更为紧要的是,切实解决好与观众脱节、观众认知度和接受度的问题。尽管在资本和营销的助推下,艺术电影市场出现了新的曙光,但需要明确的是,艺术电影面临的最大命题还是如何培养观众。正像邵岭曾提出的,如今各种艺术院线已经联盟,文艺片出品方需要做的,是更加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映空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和观众。有论家进而提出,艺术电影欣赏因其本身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需要精准营销定位,选择合适的时机、场景,确立口碑后逐渐扩大到非核心观影群体。饶曙光就此概括说,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文艺片可能是基础性、支撑性的,对于文艺片、文艺片导演和文艺片电影市场,我们应百般呵护和爱护,尤其是要加大力度培育、培养更多的文艺片观众群体。这一认知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南方车站的聚会》的出品人李力就表示,电影创作者必须找到和观众距离最近的朴素情感进行沟通,同时又要用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和观众对话,构筑共情关系和相互信任。看来,培养造就观众的共识已经形成。对于中国艺术电影来说,培养有忠诚度和判断能力的观众需要久久为功。从这个角度说,2019年的试水和深潜有它独特的价值。
二、聚焦创作
每年的电影理论批评都会有所侧重和聚焦,或执著学理的阐释,或追踪创作的新进,或会集内容的开掘,或专注形式的变化,或聚焦语言的创新,或青睐类型的完形。聚焦并非排他,聚焦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量,它不仅需要自身的合理性和自洽性,而且要求折射特定时期电影的主要走向和发展潮流。电影理论批评一旦离开它赖以生存的厚实土壤,就会失去生命力量。有过一些时段,理论批评似有些彷徨游弋。而今年的焦点,恰可以理论对创作实践、对若干重要作品的敏捷观照和即时评说,显示很强的参与性和更多的对话性为代表。
(一)年初《流浪地球》
新春期间,《流浪地球》的上映堪称电影界的一个奇观,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涌进影院,导致影片一票难求,票房冲高达46亿多元,与春节热烈浓重的氛围无缝化合在一起。该片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市场上映,也引来广泛好评。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媒体纷纷发文,认为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上映首周,北美澳新票房达260多万美元,创近年来华语电影海外放映最佳成绩。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流浪地球》意味着中国电影升级换代,是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一种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复兴的缩影。陆亮盛赞《流浪地球》具有“科幻电影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科幻电影一个新的开端。尹鸿则评价《流浪地球》超预期,“视觉、节奏、氛围、强情节推动力、特效质感,都达到了好莱坞超级类型片的水准。”
电影理论批评当然不应只用来唱赞歌。在高度肯定褒扬的同时,理论批评更多专注、着重阐发的主旨:1.《流浪地球》对好莱坞式类型片元素成功的吸收运用,并同时进行了本土化移植的尝试,为未来中国科幻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范本;2.中国科幻大片一定要从中国本土的文化中去寻找精神内核,立足本土、“中西融合”;3.《流浪地球》的开创意义毋庸置疑,但是在“后《流浪地球》时代”,国产科幻电影如何发展?现实情况还不允许过于乐观,制作科幻电影本身的难度并不因为 《地球》的偶然成功而变得轻松。相信这样的客观评价不仅对于影片创作者,而且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未来的发展都是一贴清醒剂。恰如该片导演郭帆在与评论家交流后所表示:当下中国科幻电影还只是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只有真正建立起工业化的体系,中国科幻电影所建构的世界观才能实现影像化的视觉呈现。他提出,中国科幻电影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成为“像中国的武侠片一样对世界电影史有一定意义的电影”,而只有基于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理念与情感模式,努力提炼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这一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所言非虚,所谈甚是。
(二)年中《哪吒之魔童降世》
年度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简称《哪吒》)更像是一匹黑马,上映32天即突破45亿元(总票房达49亿元),超过《超人总动员2》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也成了仅次于《战狼2》的国产电影,成功登上内地影史票房总榜第二,并在年度全球票房排行榜名列第11位,为中国动画电影争得了脸面、场面和情面。《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权威媒体均给予高度评价,董阳以“时代的超越、技术条件的超越、维度的超越”来概括。更有评家欢呼:“如今‘全程高燃’的国漫崛起,意味着建立我们自己的‘国漫英雄宇宙’,未来可期。”论及该片成功的原因,王靖维、付筱茵指其继承与创新并重,情感主题贴合观众,优质内容奠定成功之基;刘起认为,该片通过逻辑严密、结构工整的叙事,将重视精神内核却忽视戏剧布局的古典哪吒故事,重构为一个层层递进的“成长故事”。这种世俗化、温情化的改编,是合家欢动画一种新的选择。赵路平、聂欣如认为,成功在于作品呈现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伦理美德,抓住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与精神需求,不仅体现了国产动漫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型,更展现了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成效。巫滨则认为,影片颠覆性地对原著角色进行了改编,结合镜像理论对原著中相对脸谱化的角色进行重塑,挖掘出了更广阔的剧情创作空间,相比于传统动画电影,该片在角色设计和叙事策略方面为国产动画电影创出新路。
难能的是,理论批评并不一味叫好,孙立军就提出,《哪吒》在商业上的巨大突破,并不能代表中国动画艺术与文化价值的全面崛起,《哪吒》整体表现风格偏海外动画,当年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学派审美还难以得见,对此应持清醒态度。理论批评界更多关心的是中国动画片的后续发展。王靖维、付筱茵指出,《哪吒》的成功不代表着我国动画电影的振兴,这部电影策划五年、精心打造三年,是一份难得的优异答卷,而国产动画电影的突破还存在不少困难。关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票房,更为核心的是技术、制作、内容等问题。王子鉴认为,国内尚未形成动画电影制作的完备体系,受众不稳定、动画人才短缺、特效制作的平均水平仍然不高,国产动画影人需冷静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赵路平、聂欣如则提出,国产动漫在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还要回应时代与社会现实,从价值、剧作、人物、表演以及故事情节诸方面寻找破局之道,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自身特色。具体说来,一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宝藏,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要着意将数字技术与内容创意有机结合;三要强化互联网营销思维;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推动文化创新体系建设;五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释放国漫生命力。冷静发自于思考,前瞻来源于远识。这种反思和清醒,显然超出了一时一地、一城一地的得失权衡,对于日后国产动画片的持续成长,极有指导意义。
(三)国庆档三部大片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影界推出一批展映影片,其中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最为著名。首映日便收获近8亿元票房,国庆节假7天,观影人次1.17亿,票房总计43.86亿元。在票房纪录被刷新的同时,三部影片的质量也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而电影理论批评的激情跟进和互动介入,更是推动影片势如破竹“破圈吸粉”,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
对于《我和我的祖国》,饶曙光冠之以“国庆档的‘种子选手’”,是“百炼钢化指柔”。尹鸿称其“蕴含政治智慧、艺术智慧和商业智慧”,是“今天这个电影时代的宝贵财富”。黄治认为,该片秉承“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的创作策略,用小人物展现大情怀,令观众如饮佳茗,如品醇酿。批评家们关心的焦点是,怎样讲述革命历史才足够动人?影片从平民史观、共同体美学出发,在差异化的表达中将不同时代的个体情感升华为集体记忆,以适宜的商业化手法巧妙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蕴藏了新的电影表达思路和表现形式,为今后主旋律影片的深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对于《中国机长》,蔡东亮以“中国力量、中国品质、中国高度”标榜;陈旭光以“高标准工业化制造”“新主流升级的视效大片”“视听效果的完美呈现”为推荐;刘海波则称其“超预期”,泪点多且真实。但陈旭光同时指出,影片多有情节强度不足,人物关系单薄,人物性格不够丰满的诟病,有第二机长“撩妹”这样的相当不和谐的“尬笔”,还有画蛇添足的“航天爱好者”的“插科打诨”,这些都使影片的水准受到牵制。王剑指出,为了满足各方口味而做出许多妥协,人物塑造趋于扁平,不少交代显得拖沓和鸡肋。这些看似相互矛盾,但有理有据、鞭辟入里的论说,无疑将对今后灾难大片乃至整个新主流大片的拍摄产生深刻影响。
在国庆档里,《攀登者》可能是关注度与议论度最高的影片,贾磊磊肯定这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之作,精良的制作、精致的特效、精彩的故事;高小立认为,作为中国首部登山冒险题材大片,《攀登者》填补了国内类型片的空白;张晋峰声称,在这次国庆展映作品中,《攀登者》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价值,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式大片。
图2.电影《攀登者》
(四)年末《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的走红多少有些意外。这部原定于上半年上映的影片,因为档期和审查问题,改在了年末上映,起先并不被人看好,而上映后被一路好评,几近逆势疯长,最后票房定格15.6亿元。韩皓月指出,这部经历了改档,并突击宣布公映的青春片,携带着一股难以抵挡的力量,与观众对校园现实题材的渴望迎面相撞,碰出不一样的火花与思考。夕君认为,该片粗粝中不乏细腻、冷峻中不乏温情,展现问题而不兜售焦虑、直面沉重而不渲染绝望,尺度的拿捏颇见主创的功力和诚意。赵军则直白,这是一部追求光明的电影,它的现实主义已经超过了这些年所有的校园青春片,而将压抑光明人格的“战争”降临到了未成年人当中。批评家们如此高调称赞此片,并不是因为它十全十美、没有瑕疵,夕君就指出:坦率地讲,在剧本层面,陈念、小北与以往的同类型人物虽有了很大差异,但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概念化的窠臼;程波认为,影片想要的太多,在合理性上存在不足;齐青直指,外部描述多,内部肌理表现少,有些生硬牵强。
看来,批评家们之所以特别青睐,是因为影片大胆涉及了一个敏感题材。“法律与成年人介入‘校园欺凌’,长时间以来存在屏障,校园之墙像道无形的网,将屈辱牢牢地隔离开来。”由于诸多复杂原因,过往电影大都绕着敏感题材外围走,直面狙击,并噬骨入髓、义无反顾地予以影像表现,确非轻而易举。正如赵军所直陈的:不是哪一位编剧导演都能够关注到这样的深度的。我们不能够鸵鸟战术地掩藏那些社会氛围扭曲的东西,我们不能不改变那些除了势利与丧失人性的堕落就只剩下失望的气场。话说得坦诚,诘问也十分有力,其实何止“校园欺凌”这样一个题材?2018年国家电影管理体制改革后,不少人担心随着电影管制的加强,题材和表达都会受到更多限制,《少年的你》的最终顺利面世和得到主流批评高度肯定,无疑具有指标意义。其潜在的价值,将在日后进一步释放。
三、两点前瞻
总体说,70年的发展,已使中国电影拥有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衡量一个时期电影理论批评价值的高低,就是要看它在多大广度和深度上介入了电影创作实际,在哪些方面介入、促进了创作,影响、引领了文化语境,并通过良性互动,为探索电影创意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做出了哪些贡献。从这个角度说,2019年的中国电影理论批评不仅是称职的,而且是有为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我觉得2019年还有两点特别值得一说。
(一)加强理论刊物的统筹与建设
随着戏剧与影视学成为艺术学门类统辖的一级学科之后,对理论批评刊物的需求和呼声越来越高,现有的优质媒体资源数量不足,且不尽合理。以上海为例,作为中国电影制作的滥觞地,无论从历史和现实看,都对中国电影有着多重和非凡的意义,其来路源远流长,并曾经引领东亚、声名海外,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建树颇丰。中国第一份电影研究刊物、第一本电影研究著作、第一所电影培训学校都是在上海诞生的。即便20世纪50-60年代,夏衍、郑君里、张骏祥、史东山等著名电影家的著作,也都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大众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上海创办的,还有80年代后起的《中国电影时报》,曾经引领中国理论批评潮流,其对中国电影全局的影响可以说是得到公认的。但时至今日,上海没有一本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影研究刊物,现被确定为C刊的4本电影理论批评刊物全部集中在北京一地。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自然更遑论机会了。当然,能不能进入C刊平台,是与刊物现有的办刊水平和影响力直接相关的,但从统筹和建设的角度看,此种状态还是很有商榷余地的。我这样说,并非主张搞地方主义和平均主义,因为从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的角度说,有竞争一定比没有竞争好,有多个积极性一定比只有一个积极性要好。理论平台过分集中在一地,对学科理论建设未必是一件好事。说一句实在话,因为缺乏竞争,压力不足,并难免受在地和学圈、学派的影响,现有的几家主要理论平台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和主导方向,发现和培养圈外作者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均显不足,整体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也没有达到中国电影应有的高度。
电影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话语场域”的交互、开掘与阐发。一本中英文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于学科、学理建设和人才培养,搭建学术传播和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对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和国际电影学术前沿的引入,乃至实现中国电影理论话语对世界的传播,都具有重要作用。新路已经开辟,布局更趋合理。如果从此出发,有意识地加强国际和国内、前沿和基础、学理和创作、主体和客体、数量和质量、主流声音和多元表达,包括学术圈和各种学派、老中青各层次学人,以及刊物主攻方向之间的统筹、协调和竞争,一定可以给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建设带来些许新的变化。这也是学界对此多年的期盼。我们应该而且可以寄予厚望。
(二)提升学术会议的质量和价值
前不久,北京大学一位博士生在《南方窗》发表了一篇名为《离学术越来越远的学术圈会议》的短文,谈到当下学术界的一个奇怪现象:虽入隆冬,来自五湖四海的导师和学生们却四处奔忙,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参加学术会议。这位年轻人认为,围绕学术会议所构建的圈子,虽然有“和谐共生”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让学术会议越来越远离学术的危险,因此呼吁警惕学术会议非学术乃至反学术的倾向。话说得不轻,也不怎么中听,但细细揣量,却不得不承认其确凿有据。这种镜像在电影理论批评界同样也是存在的。近年来,学术会议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东西南北全面开花,天涯海角各有千秋,有时甚至让人产生应接不暇的感觉。学术的浮夸浮躁之风浸入理论批评久矣,于今为甚,成为今天不得不加以注意和反省的问题。
学术会议质量不高、价值不大的表现:一是议题重复多,同样一个题目,这个地方在办,那个地方也在办,或者一段时间后,换个说法继续在有些地方办,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由此被闲置和浪费;二是议程程式化,不外是领导致辞讲话、大会主旨发言、小会分组交流,形式多、内容少,宣讲多、互动少,总结多、反思少,学术会议议程设置几乎有了统一规格。这种大致一天完成的会议,萧规曹随,衣钵相承,历久而成为模式,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成效?恐怕天知地知我知。记得多年前,李道新等一批学者就倡导电影理论批评的“思想交锋”,但时至今日,这种期许依然还只是期许。近年来,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很少见到论争和辩驳,大家视论辩为畏途,生怕为此伤了和气,久而久之,乃至约定俗成,蔚然成风。而缺少了批评与反批评的互动和空间,很难产生批判性的力量,很能有真问题从中脱颖而出。有鉴于此,笔者呼吁,提高理论研究的质量和价值从改造学术会议始。各级学术组织和各种学术单位都要克制冲动,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会议,不做可做可不做的文章,下大力气改造学风会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研究真问题,推进真学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对中国电影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性、全局性、针对性的问题上来,集中到“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的指导思想上来。学术泛化的形式主义已经对学术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不能让其在学术领域继续肆虐。随着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过“紧日子”的要求,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学术会议过多过滥的现象一定会受到遏制,但若没有主体的自觉与自律,问题将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呼吁,从自我做起,从新的一年做起,真正让学术会议回归学术,回归学术价值和质量本义。
辞旧迎新,在回顾和前瞻之际,说了一些心里话和实在话,拳拳心切,所言不当,还望各位方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注释】
①陈旭光、刘祎祎: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J].未来传播,2019(5).
②饶曙光:守正创新·通变集成—— 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与美学[J].电影艺术,2019(5).
③周斌:70年时代论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发展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9(6).
④周星、孙佳宁:70年时代经典透视影像艺术价值[J].电影评介,2019(19).
⑤李敬科.近七十年中国电影影像中的城市休闲文化流变[J].当代电影,2019(6).
⑥金丹元.新中国70年电影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探索及其变迁[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5).
⑦饶曙光、李国聪.在回顾中反思:新中国70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J].当代电影,2019(10).
⑧陈旭光、刘祎祎.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J].未来传播,2019(5).
⑨饶曙光.守正创新 通变集成—— 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与美学[J].电影艺术,2019(5).
⑩陈旭光、刘祎祎.中国电影观念流变70年[J].未来传播2019(5).
⑪李道新.新中国电影70年:属性反思与本体追寻[J].艺术评论,2019(6).
⑫丁亚平.表现美好生活与走向超越——新中国70年电影创作的发生、流衍及选择[J].当代电影,2019(10).
⑬陈犀禾、鲜佳.“十七年”时期中国电影中的国家理论和国家形象研究[J].当代电影,2019(5).
⑭厉震林.中国电影表演美学的文脉与观念[J].当代电影,2019(8).
⑮仲呈祥、苏米尔.七十载银幕之旅:见证国史,抒写心史[J].电影评介,2019(22).
⑯赵卫防.一体多元:新中国70年海峡两岸暨港澳电影的融合与发展[J].电影艺术,2019(5).
⑰杨晓林、张语洋.新中国动画70年的叙事策略嬗变论略[J].民族艺术研究,2019(6).
⑱谭政.当代中国电影的公共参与属性和实践路径[J].中国文艺评论,2019(1).
⑲龚金平.在“政治化”与“电影化”之间的艰难抉择——新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片的几个新变化[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6).
⑳饶曙光、张卫等.再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当代电影,2019(1).
㉑张卫、饶曙光等.再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当代电影,2019(1).
㉒李建强:略谈电影共同体美学,参见建国70周年电影文学论坛论文集(兰州大学)2019年10月.
㉓李洲洋、陈晨.国产电影的硬科幻之路—《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硬科幻”表达及类型意义[J].四川戏剧,2019(6).
㉔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N].光明日报2019-02-17.
㉕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N].光明日报2019-02-17.
㉖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流浪地球》金猪拱门,科幻产业成掘金新战场[N].人民日报,2019-02-11.
㉗陈晓云.艺术电影的困顿与电影工艺的进路[J].电影新作,2019(3).
㉘于凡.谁来为艺术电影解围[N].中国文化报,2019-010-8.
㉙饶曙光.文艺片:春天未能“过春天”[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3-27.
㉚韩皓月.文艺片怎么又进入了“倒春寒”[N].中国青年报,2019-04-09.
㉛晋文婧.文艺片,何以“拥抱流量”[N].安徽日报,2019-04-12.
㉜陈晓云.艺术电影的困顿与电影工艺的进路[J].电影新作,2019(3).
㉝吴学安.国产文艺片如何叫好又叫座[N].河北日报,2019-01-04.
㉞邵岭.文艺片的市场焦虑靠什么疏解[N].文汇报,2018-01-13.
㉟饶曙光.文艺片:春天未能“过春天”[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3-27.
㊱陆芳.《南方车站的聚会》出品人李力:希望它能破层[N]. 浙江日报,2019-05-26.
㊲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N].光明日报,2019-02-17.
㊳尹鸿,参见王彦:不一样的“开门红”凸显中国电影结构性变化[N].文汇报,2019-02-11.
㊴李洲洋、陈晨.国产电影的硬科幻之路——《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硬科幻”表达及类型意义[J].四川戏剧,2019(6).
㊵ 郭帆、孙承健.蕴含家园和希望的“创世神话”——郭帆访谈[J]. 电影艺术,2019(2).
㊶董阳.哪吒,当代中国的超级英雄[N].中国电影报,2019 -09 -18 .
㊷王靖维、付筱茵.《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经验探析[J]. 中国电影市场,2019(11).
㊸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镜像结构与文化重构[J]. 电影艺术,2019(5).
㊹赵路平、聂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走红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J].现代视听,2019(10).
㊺巫滨.反叛与救赎:《哪吒: 魔童降世》角色构建策略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㊻张祯希.当国产动画有了“魔童降世”,“哪吒闹海”的经验还有没有价值[N].文汇报,2019-08-10.
㊼王靖维、付筱茵.《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经验探析[J]. 中国电影市场,2019(11).
㊽王子鉴.从《哪吒·魔童降世》看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J].传媒,2019(21).
㊾赵路平、聂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走红对国产动漫发展的启示[J].现代视听,2019(10).
㊿饶曙光.《我和我的祖国》全民记忆、共同体美学和献礼片的 3.0 时代[N].中国电影报,2019 -10 -23 .
[51]受访:黄建新,采访:尹鸿,整理:苏洋:历史瞬间的全民记忆与情感碰撞——与黄建新谈《我和我的祖国》和《决胜时刻》[J].电影艺术,2019(6).
[52]黃治.中国电影:主流价值的时尚引领[N].光明日报,2020-01-08.
53蔡东亮.《中国机长》:新主流电影话语下的灾难[片演绎[J].中国电影市场,2019(11).
[54]刘海波.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第104期.
[55]王剑.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第104期.
[56]贾磊磊、尹鸿、高小立、张晋峰等.电影《攀登者》专家研讨会纪实[J].电影新作,2019(5).
[57]韩浩月.《少年的你》:不再用滤镜观察少年世界[N].中国青年报,2019 -11 -05.
[58]夕君.《少年的你》冷峻中不乏温情[N].中国文化报,2019 -11 -1.
[59]赵军.为什么《少年的你》能够雄起[N].中国电影报,2019 -11-13.
[60]程波、齐青.上海影评学会画外音第106期.
[61]韩浩月.《少年的你》:不再用滤镜观察少年世界[N].中国青年报,2019-11-05.
[62]赵军.为什么《少年的你》能够雄起[N].中国电影报,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