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楸英独妩媚

2020-04-16潘春华翟爱萍

林业与生态 2020年2期
关键词:楸树

潘春华 翟爱萍

楸树,為紫葳科梓树属乔木,原产于中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广西、贵州、云南也有栽培,古代广植于皇宫、庭院、刹寺庙宇、胜景名园之中,以及道路两旁。楸树高大挺拔,树身伟岸,高可达30米以上,最大胸径1米,寿命可达千年以上。夏天开花,其花形若钟,白色花冠上红斑点缀,如雪似火。每至花期,繁花满枝,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

楸树作为一种我国较为古老和栽培利用最早的树种,在我国众多古籍和历朝各代史书、农林名著、文学作品乃至一些人物传记中都有专门的记载,形成悠远深厚而赏心悦目的“生态文化”。

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庸风》载:“爱伐琴瑟、椅(楸)、桐、梓、漆。”说明26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楸木,并把楸树和泡桐、梓树等优良用材树种与漆树等经济树种相提并论。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所著《史记?货殖传》中记载:“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楸。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描绘出2000多年前楸树在我国中原、华北、西北广大区域栽培的盛况,而经营大面积楸树的人家都成为当时富甲一方的大户。

古时人们还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习惯。南宋朱熹曰:“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供器用也。”中国很多地方仍流传有“千年柏,万年杉,不如楸树一枝桠”的林谚。

古代,关于楸树的名称,历代史书叫法不一。春秋《诗经》称楸树为“椅”。《左传》记楸为“萩”。战国时期《孟子》谓楸为“槚”。到了西汉,《史记》始称楸。东汉时期《说文》注云:“‘槚,楸也。”宋《埤雅》又名楸为“木王”。该书还解释:“椅即梓,梓即楸。”又因楸与梓外形想像,古人常二者混称,说梓往往兼楸而言。《汉书》说“楸也,亦有误称为梓者。”

古代,人们就早已认识到了楸树具有许多构造上的特点和工艺上的优良特性,及其利用价值。《埤雅》载:“今呼牡丹谓之花王,梓为木王,盖木莫良于楸。”还赞其“取材为器,其音清和。”叙述楸木适做各种乐器。后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述楸木的用途时写道:“车板、盘盒、乐器,所在任用。”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把楸木作为特殊珍贵用材用来制造器具、用具、乐器等,并赞美楸树用途之广,简直无所不能。

古代印刷版非楸、梓木而不能用,因此书籍出版就叫“付梓”。明人吴应箕《答陈定生书》:“《东林本末》,采录最真,编定最确,即弟议论亦甚平恕,有关世道不小。今以原稿附上,幸即付梓也。”用楸树制作的棋盘被誉美为“楸枰”。唐诗人温庭筠有《观棋》诗云:“闲对楸枰倾一壶。”

由于楸木质地致密,防潮效果好,耐腐耐水湿,古代帝王死后所用棺椁非楸木而不可,其它木材是绝对不能代替的。《齐民要术》中亦有记载:“以为棺材,胜于松、柏。”因此,皇帝所用的楸木棺材被冠以专有名词“梓官”。上世纪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棺材为楸木所制,埋藏地下2000多年而不腐。出土的湖北随州编钟,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墓主为战国时期的楚国诸侯曾候乙,其墓穴砌墙及棺椁全部为楸木制品,虽历经近3000年风雨仍完好如新。

古人喜欢楸树高大雄健、雍容华贵的风姿,怜其落落大方亦如贤淑女子,尤爱淡红素雅的楸花。因此,楸树被作为观赏绿化树种而多植于宫廷庭院、刹寺庙宇,胜景名园之中。《埤雅》载:“楸,美木也。”又赞美“乔耸凌云,高华可爱。”一些文人学士也多以楸树题诗作赋,唐代大文豪韩愈诗:“庭楸止五株,芳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又作《楸树》诗赞美道:“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谁人与脱青罗帐,看吐高花万万层。”诗中“看吐高花万万层”一句,与诗圣李白名唱“飞流直下三千尺”有异曲同工之妙笔。宋代诗人梅尧臣《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诗云:“楸英独妩媚,淡紫相参差。大叶与劲干,簇萼密自宜。”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楸树的爱戴和对楸树品格的赞誉。

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北海、大觉寺,河南少林寺、南阳卧龙岗,昆明黑龙潭,山东益都范公亭、曲阜孔林孔庙,贵阳黔陵公园,南京明孝陵等诸多名胜古迹中,仍可欣赏到百年古楸苍劲挺拔、国色天香的身影。

楸树叶浓荫,冠如华盖,古人善作行道树。周朝有桑、梓“列树以表道”的记载。汉代明文规定,“将作大匠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土木之功,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梁元诗云:“西接长楸道。”三国曹操之子曹植诗中也说:“走马长楸间。”《洛阳伽蓝记》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修梵寺有永和里,里中皆高门华屋,斋馆敝丽,楸槐荫途,桐杨夹植,当时名为贵里。”说明楸树在古代被当作行道树是很普遍的。

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从事楸树栽培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因为楸树多花而不实,所以《齐民要术》中说:“楸既无子,可与大树四面,掘坑取栽之。方两步一根。”明朝《农政全书》论述埋根繁殖楸树的方法:“春月断其根、茎于土,遂能发条,取以分种。”清《三农记》记述种楸之法:“实熟收种熟土中,成条,移栽易生。”该书还记载分植楸树之法:“于树下,取傍生者植之。”可见,古时候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培育楸树的多种方法。楸树的栽培历史见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生产不断进步的文化史。

关于楸树的其它用途,古书中也多有记载。比如药用: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本草纲目》中说:“楸树叶捣敷疮肿,煮汤洗脓血。冬取干叶用之,”还说:“楸树根、皮煮之汤汁,外涂可治秃疮、瘘疮及一切毒肿。”再如食用:明代鲍山《野菜博录》中记载:“食法,采花炸熟,油盐调食或晒干,炸食,炒食皆可。”;用作饲料:宋代苏轼《格致粗谈》记述:“桐梓二树,花叶饲猪,立即肥大,且易养。”从以上这些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楸树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楸树的历史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而源远流长,楸树文化融入中华文化而更加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楸树
勤耕不辍数十载 一片丹心育“木王”
——记楸树育种专家赵鲲
我和你的心仍如峭壁
幸福的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楸树的应用及育苗技术
楸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楸树
幸福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