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欠《婚姻与家庭》一封感谢信

2020-04-16钱美静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谢信方方老二

钱美静

第一次在《婚姻与家庭》发稿是在2015年10月,為啥记这么清楚呢,因为这是我写作路上的里程碑事件,我发稿,我骄傲,嗯哼!

2015年之前,我是一个在自由撰稿路上苦苦挣扎了8年之久的老菜鸟,不要说《婚姻与家庭》这样的名刊,就算是个小杂志的门,我都没能敲开过啊!

那天,朋友拉我进了一个写作群,刚好有人在发《婚姻与家庭》的征稿启事。我诚惶诚恐地打开,仔细看了例文,觉得我可以试试“孕事”这个栏目。转念一想,就我这三脚猫的功夫,怎么敢去勾搭大刊的编辑,可又心痒难耐,因为我的孕期真像是坐了一次过山车一样。

犹豫了很久,我把牙一咬,还是写了篇稿子,战战兢兢加了贾方方编辑的QQ。编辑回复得超级快,说不错,编辑好了准备送审。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悄悄在自己腿上掐了一把,哎呀妈呀,疼!

编辑把样刊寄给我时,我跟个二傻子似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乐得腮帮子疼。很快,方方编辑就来找我私聊了,鼓励我接着写这种轻松幽默调调的亲子文,隔着屏幕,我把头点得像鸡啄米。

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一口气买了《婚姻与家庭》当年所有的电子刊,一本一本地读,一篇一篇地研究,写了稿子就请编辑老师指教。没想到,我真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连写十几篇亲子、夫妻类的小文。一起写文的小伙伴都啧啧称奇,说我这个万年不上稿的简直像被人点了穴。

我晕晕乎乎了几天就冷静了,哪有什么“点穴上稿法”,我这不过是在编辑的指导下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且还找对了《婚姻与家庭》这个平台。之前编辑指导我的时候说,这类稿子的精髓就是要有生活,要接地气,我犹如醍醐灌顶。可不是吗,我之前迟迟上不了稿,就是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什么流行我就写什么,别人写什么我就写什么,写出来当然就只能是无病呻吟了。

参透了这个秘籍之后,我开始发功,专注于写我熟悉的人物、生活,不端着、不做作,当然过稿也是哗哗的。老公和闺女也没闲着,跟着一起参与进来,贡献各种各样的笑料。最让人欣慰的是,女儿青春期那会儿也犯了阵“中二”病,我深深知道,干干巴巴去说教可是会闹出人命的。于是,我把我和女儿的矛盾点都写成了文章,虚心请女儿指教。女儿拼命忍着她那一脸小得意给我的稿子提意见,无形之中,沟通的目的顺利达到!哈哈哈哈,跟你老娘斗,你可是还嫩点啊!

转眼,我文章里的主人公女儿“兔子”已经是个比我高的大姑娘了,亲子文是写不了了。正在我惆怅的时候,老天给我送来了个老二。之前我以为,作为一个二胎老母亲,带娃绝对是个轻松简单的事,可没想到,老二跟老大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我又踏上了回炉另造的路途,老二这家伙的糗事让我手痒难耐。

于是,我揣着养育老二的那些故事又找到了方方编辑。她很开心地跟我聊了很多,又给我发了一系列例文,让我赶紧研究。一席话把我说得热血沸腾,我赶紧汇报了自己在《婚姻与家庭》杂志开了个好头之后这几年的收获和成绩。

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肯定有缘分这回事,我也深信,只要保持信号接收状态,总会有一位高人发出的信号会正合你的频道。

说实话,我是一直把《婚姻与家庭》杂志当娘家的。这么多年,总觉得自己欠《婚姻与家庭》一封感谢信,欠方方老师一封感谢信,让一个长期被拒稿的老菜鸟燃起自信,堪比给待发射的火箭补充好燃料。

废话不多说了,祝《婚姻与家庭》杂志35岁生日快乐、越办越好,祝编辑老师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猜你喜欢

感谢信方方老二
80年代款的媳妇
圆圆和方方
感谢信的写作方法
借钱
郑老二
圆圆和方方
老二为什么比老大精
你会写感谢信和通知吗?
一封感谢信
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