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16翟艳云
翟艳云
(靖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泰州)
0 引言
我国儿童肥胖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的超重、肥胖已逐渐成为多种慢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形体、功能,同时还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并且有相当部分会发展为成人肥胖[1],与肥胖相关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也将延续到成年期,导致与肥胖相关的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早发生。1980 年,发达国家男、女性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6.9% 和16.2%,到2013 年增长为23.8% 和22.6%;1980 年,发展中国家男、女性儿童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1%、8.4%,到2013 年增长为12.9% 和13.4%,肥胖的增长速度已跳居世界第一。所以,探讨影响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已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目标任务之一。为了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单纯性肥胖的早期干预和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18 年对我市15 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肥胖症进行了1 次现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18 年参与群体儿童体检的15 所幼儿园儿童,从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上导出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本次参加体检儿童为6912 人,年龄3-6 岁,其中男3527 人,女3385 人。
1.2 肥胖的标准
儿童体型判定:对超重和肥胖采用标准差进行诊断和分度超重:体重/身长(身高)≥M+1SD;肥胖:体重/身长
(身 高)≥M+2SD。成 人BMI 界 限 值:BMI25-29 为 超 重,BMI ≥30 为肥胖。
1.3 体格检查
身高测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儿童保健人员采用统一的身高测量仪,儿童赤足、脱帽、呈立位姿势站在底板台上,足跟、骶骨及肩胛间区与立柱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保持在同一水平。测试者站在儿童右侧面,将滑板沿立柱下滑至与受试者头顶点接触。测试者两眼应与滑测板在同一水平面时读数。记录以厘米(cm)为单位,准确到0.1cm,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cm。
体重测量,采用体重秤测量体重。儿童脱鞋,只穿内衣裤,衣服不能脱去时除去衣服重量,儿童并足平静站立于踏板中间,不可接触其他物体,以千克(kg) 为单位,精确到0.1Kg,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1Kg。
1.4 分组
观察组为所有统计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以1:1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为随机选择体重正常的同园同班同性别儿童。
1.5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有儿童性别、父母体重、出生体重、6 个月内喂养情况、饮食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可能与单纯性肥胖发生有关的因素。问卷由幼儿园老师发放,给儿童监护人进行填写并回收。
1.6 质量控制
调查组为了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和调查质量,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统一校正测量工具,相对固定测量人员,调查现场的质量和复测有专人负责,专人负责资料整理、编码与录入。
1.7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行χ2检验,当P<0.05 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集体儿童6912 人,男童3527 人,女童3385 人,其中肥胖儿童358 人,肥胖率5.18%。小班肥胖患病率4.06%,中班肥胖患病率4.38%,大班肥胖患病率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33,P<0.05),见表1。
表1 各年级儿童肥胖发生情况[例(%)]
另调查结果显示,肥胖男童250 人,肥胖率7.09%,肥胖女童108 人,肥胖率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9,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儿童肥胖发生情况[例(%)]
2.2 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716 份调查问卷,采用1:1 病例对照研究,回收问卷704 份,其中肥胖儿童354 份,对照儿童350份。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导致的儿童的不良习惯的形成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本次调查发现母亲BMI>25、父亲BMI>25、儿童出生体重、6 个月内的喂养情况、父母过度关注吃饭、喜吃甜食、饭量大、户外活动<2 小时等都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肥胖组与对照组的影响因素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迅猛,儿童肥胖患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国内外最常见的营养问题,一些成年人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也已经在肥胖儿童中出现,这些疾病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我国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儿童中逐年上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应该动员全社会,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在家长、老师及保健医师共同配合下,降低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
本次调查,表一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患病率增加,与相关文献相符[2,3]。原来儿童的生长发育期间有个“脂肪重聚”现象,有研究显示,胎儿在宫内、出生后第一年以及5 岁是脂肪组织积聚、肥胖发生的易感年龄[4]。因此学龄前儿童是肥胖控制的关键时期。表二结果显示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与相关文献相符[5]。这应该跟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关,国人普遍认为男生应该高大,女生应该柔小苗条,使男生尽量多吃,女生有意识的克制自己的饮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既要保证热量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还要避免营养过剩,所以保健医师应加强营养知识宣教,指导家长平衡膳食、健康饮食,避免儿童肥胖的发生。
儿童肥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母亲肥胖、父亲肥胖是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有研究报告遗传因素占33%,环境因素占67%[6]。。
本次调查显示,纯母乳喂养对肥胖起保护作用,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7,8]。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在成年后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儿童中较母乳喂养更容易出现喂养过度,因人工喂养,奶瓶口较大,宝宝吸奶不需要费力,吸奶速度快,不知不觉就会吃得较多,增加了胃容量,也就增加了肥胖的机率,再者人工喂养宝宝的奶量是由家长控制,宝宝一哭,也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哭闹,先喂了奶再说,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一哭就有吃,就形成了过度喂养,能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部分母乳喂养婴儿,母亲因奶量不足会给婴儿过早断奶,较早添加固体食物如米粉、米汤、蛋类、鱼类、肉类等,使儿童热能的摄入高于排出,继而出现肥胖。因此,要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多给家长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平衡膳食,避免过度喂养。
出生体重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因素,Cance M 等报道的印第安人的资料显示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均增加日后肥胖的危险性,呈U 形关系,本次调查与之相符[1,4],高出生体重儿因出生时就比正常出生体重儿重,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多,基础值高,出生后食欲强,奶量大,加重了脂肪的堆积,为成年期肥胖打下了基础。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出生时体重低,出生后家长想要宝宝长了快,会有意识的给宝宝增加喂奶次数和喂奶量,长期过度喂养,使体内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增加了儿童期发生肥胖的危险。因此,儿童肥胖的预防应从孕期开始,孕母合理膳食,维持体重的适宜增加,避免巨大儿的发生,出生后合理喂养,避免婴儿体重增长过猛。
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肥胖儿童比正常体重儿童存在很多不良饮食行为,如饭量大、爱吃甜食等高能量食品,家庭成员过度关注儿童吃饭也是增加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性,与相关文献相符[9]。目前,我国家庭构成结构多为一个孩子和多个家长的组合,老一辈的观念是胖意味着“福气”和“健康”,许多人都认为胖乎乎的孩子可爱、健康,有很多家长在年幼时大多是食物较为匮乏的,现在有能力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食物,现市场上很多食物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日常生活中儿童特别喜欢这类食物,家长不管对儿童是否有利,都会满足,使儿童长期处于营养过剩状况,导致体内脂肪聚积,造成肥胖。因此,家长应改变传统观念,科学喂养,给儿童提供营养健康的食物。
本次调查显示户外活动减少也是影响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上下学有车接送,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课业负担过重,静坐时间延长;儿童课余时间
花费在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等的时间越来越长,加重了能量的低消耗,导致肥胖的发生。因此,家长应多陪伴儿童,增加儿童每日活动量,控制静坐时间,加大能量的消耗,减少脂肪沉积。
4 结语
儿童肥胖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因此从影响肥胖的影响因素出发,控制儿童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对孕妇进行保健宣教,定期体检,防止巨大儿的出生;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已经肥胖儿童,家庭成员意见要统一,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鼓励儿童多运动,控制肥胖的继续发展。总之,儿童肥胖的预防控制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及早、从小抓起,从母亲孕期开始预防;应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防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