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16江苏省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沈立能
江苏省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 沈立能
新课改后,大量新潮的教育教学理论涌入了我们的视线。在各地区争相开拓、创新的背景下,“学习单”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在教育教学一线,“学习单”最初表现为课堂作业的另一种变式,少有对其上位概念的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学习单”的实践话语范畴得到拓展,逐渐出现了囊括“教学目标”“预习作业”“难点精读”“课后迁移”等方面的设计范式。不难发现,这一阶段的“学习单”体现出明显的“指挥棒”色彩,应试氛围浓厚。
小学文言文教学,相较于中学具有极强的特殊性。首先,小学是文言文学习的初涉时期,畏难情绪的产生极易阻碍学习的进一步发生。其次,文言文教学的内容相去学生的主体图式太远,因此学生仅能完成对文本表面语义的理解,缺乏“分析、综合、评价”的过程。
综上所述,十分有必要将试图激发学生基于自身兴趣进行批判性思考,发展其深度学习、合作探究、自由表达的素养的“学习单”模式与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相结合,完成教学经验的成功转化。
一、自主学习:学习单在小语文言文教学“课前”的引领
预习环节的学习单任务设计,主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等方面确立。我们希望通过课前的学习单引领,使得学生完成对本课的目标定向,跟随提示扫清理解障碍后,在阅读提示的导引下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初步印象。更进一步地说,教师可设计情境化、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搜集资料,在独立探究中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学生至少要具备以下两种能力:
第一,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在准确理解学习单任务要求的前提下,展开学习实践。这一能力是使用学习单的前提,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以使用带有趣味性、口语化的语言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第二,综合研究能力。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学生需要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完成对有效信息的识别、筛选,并在意义联结后形成自身的认知网络,以此作为进入文本前的主体经验基础。
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解读教材,综合设计。在教授新课时,学习单的下发需要与教学进度同步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在设计学习单时,教师需要纵观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出提纲挈领的、符合课标、学段、单元要求的学习任务。
第二,个别点拨,发现学情。学习单是教师获取学情的抓手,在教师组织答疑并进行个别指导后,教师即可通过前测准确分析,把握即时学情,从而使接下来的课堂讲授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我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少年中国说》一课的“学习单”中,对课前环节有如下的设计(详见图1):
图 1 课前阶段学习单样例图
在学习单的设计上,我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将“学习阶段”改为“芝麻开花”,将“学习任务”改为“试试我能行”,“评价方式”则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看看我真棒”来代称。当学生拿到学习单时,多数人的脸上露出了会心一笑,相信这样的设计思路能迅速拉近其与学生的距离,便于学习任务的展开。
在我的引领下,学生首先通过自主查阅字典等方式完成了生字解码,从而扫清了理解文本的直接障碍。在查阅“清朝末期的中国”的资料后,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从而在上课时更容易对文本内容产生共情并理解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通过在课前运用学习单,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创新:学习单在小语文言文教学“课中”的深化
在新课改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学习单引出讨论的背景或话题,让学生围绕学习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解释自己的观点后,组内成员再补充、质疑,最后进行汇报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识别科学性错误。在学生交流或汇报中如果出现了科学性、事实性错误,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纠正。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做到随机应变,尽量采取幽默、折中的方式来保护学生。
第二,分析价值观错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蕴含在直观的语言文字背后的隐性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捷地觉察到学生或学生对教材的态度变化,如学生在《司马光砸缸》中陷入“救还是不救”的道德困境,教师要及时解惑。
我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一课的“学习单”中对课中环节有如下的设计:
首先,我基于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了两个“我能懂”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组词法”概念的基础上实地操作,基于自身的理解给“囊、萤、倦”等字组词,从而完成对课本内容的迁移。
其次,我调动了多元化的教学媒体,在音响、图片等媒介的作用下,全息性地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片进行想象,从而在适切的语境中完成对文言文大意的理解。
最后,我在课堂中提出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好像是假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度思考。在这一环节,学习单以“用件”的形式插入了一段背景知识。这样一则看似反驳了文本观点的课外资料使学生在拓展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迫使其在深度思考中发现“囊萤夜读的低效”和“车胤读书之刻苦”的深刻关系,进而在讨论中达成深度学习的效果。
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文本中,因此我进一步提问“再请同学们结合课外资料,思考‘数十萤火能否照书’。细细品一品,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这样的背景知识显然点燃了学生思维。在结合文本后,学生纷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我是车胤,生活条件如此艰苦,换我早就放弃了!”“车胤在抓萤火虫时一定很累,但他仍然咬牙坚持。”“数十萤火以照书,看几分钟眼睛就会累,而车胤习以为常,太了不起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应该浮躁,要学习车胤这种不知疲倦、勤奋好学的品质。”
在学生的深入讨论下,本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设的“体会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也早已在课堂讨论中、在更广阔的大语文学习背景中完成了内化。
综上所述,课中的学习单使用强调“探究创新”。通过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需要适时地将讨论重心引向文本主线,从而针对本课预设的重点、难点进行精讲,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语文素养。
三、反思迁移:学习单对小语文言文教学“课后”的深化
“反思”是认知的收尾阶段,这个阶段十分重要。它能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其在梳理学习内容、总结课堂所得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的习得。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反思式任务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紧扣单元、课时语文要素。反思环节是对整堂课学习内容的回扣,我们需要在进一步训练中考查学生对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
其次,注重迁移,举一反三。在课后环节,我们要尽量以“大语文”视野关照学习单的设计。通过情境式任务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入生活中去,在实践探究中达成举一反三的深度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学习单的评价功能也十分重要。我们可以从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对其展开评价。在设计评价标准时,至少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第一,评价要迅速。良好的刺激反应通路需要在短时间内建构完成,过长的等待时间会导致反应的消退。因此,学习单中关于“识字、写字”的任务板块要尽量采用“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等直观、迅速的评价方式。在设计习作类的学习单时,学生单次习作和评价的时间跨度不可避免地被拉长,我们可以在评价前施加变比强化,通过阅读优秀语段、语篇的形式对学生施加刺激。
第二,评价要多元。我们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除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也是很好的评价主体。在制定评价准则时,为避免不同主体对标准的理解偏差,需尽量制定简单易行的评价标准。
四、统整质询,“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学习单”的应用建议
学习单的使用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在课前、课中、课后正确使用学习单,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很多问题,分析之后,提出以下应用建议:
第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我们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营造平等的课堂氛围后,通过轻松愉悦的讨论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见解。
第二,引导、梳理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是教学行为的关键,要为课堂注入活力和形成张力,关键是要处理好小组讨论时教师的理答。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讨论的时间与环节;在学生没有思路时,教师要进行巧妙的点拨;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使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从而打开课堂的新局面。
第三,避免模式的僵化。学习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实践中,学习单究竟在什么时候使用,任务设计多少,课外如何拓展等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我们需要根据教材、学情等因素来研制适切的学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