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与子的蜕变与成长

2020-04-15黄圆圆

戏剧之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父子关系成长

黄圆圆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社会伦理也发生着嬗变,这其中必然牵引出最基本的父子伦理关系的改变。《银河补习班》是邓超作为导演身份蛰伏四年之后的作品,它是对父子伦理关系重构下的思考。同时,从父子伦理关系的思考中反哺到对社会伦理的追问,隐晦却又犀利地包含了对伦理道德种种的批判。

【关键词】父子关系;社会伦理;成长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229-01

《银河补习班》上映首日就达到了单日票房破亿的好成绩,上映首周总票房达到了4.27亿,它的导演兼主演邓超也凭借这部电影,成功跻身演员“百亿票房俱乐部”,成为中国影史第九位百亿影人。从这部电影的宣传标语“献给父亲,送给孩子”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部适合大人与孩子一起观看的家庭式电影,影片通过讲述一对父子之间历时几十年的情感牵绊,在友情,爱情以及亲情中包含了对成长与别离的多方位思考。

一、父子关系中孩子的蜕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飞是在强大的父爱关照下成长的,这既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父子伦理,同时将这种关系用符合电影表达的镜头语言呈现在银幕上,也符合电影伦理,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父子伦理生活,其实就是我们整个社会伦理生活的组成部分。父亲坐牢,缺席了他的小学成长阶段,这是对马飞的一种亏欠,之后面对教导主任的嘲笑,也使马飞内心遭受了打击,而在父亲的的帮助下他成长了起来,在工作中,他因为惧怕父亲的“黑历史”影响到自己的前途与父亲产生矛盾,直至矛盾的化解,都是他所经历的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在父爱的不断关照下,马飞成功修好了心中的那座“桥”。通过对父子之间伦理关系的阐述与表达,构成了整部影片大致的叙事结构,影像语言表达的电影伦理秩序也正是我们社会伦理秩序的投影,电影与社会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同构性。

二、时代变迁中父亲的“成长”

影片中的父亲,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甚至敢挑战严肃权威的教导主任,最后马飞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马皓文的成功,他成功地证明了自己。另外,他始终是一个坚持的人,从监狱出来以后,便开始四处搜集证据为自己平反,他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要认输”“一直想”也是他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信念。影片的末尾,马皓文也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平反,这也符合电影伦理学的叙事原则,无论是在现实社会层面,还是电影艺术层面中,电影伦理学的宗旨都是指向正义,正义必胜。对电影而言,我们不能把体现人类正价值(正义、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置放在一个被否定、被质疑、被漠视的叙事语境中,也不应该把那些追寻人类美好理想的人物描写成为一种虚幻的、迂腐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角色。最后马皓文终于修好了自己心中的那座“桥”,从他的成长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伦理取向,同时也表达出了整部电影的价值伦理取向,对是非、善惡、正邪的思考。

三、父子关系中的社会伦理嬗变

整部影片的时间线漫长,跨度从1990年延伸至2019年,通过每个时代不同的流行音乐等元素将各个年代串联起来。然而,这只是浮于表面的变化,影片也从人性的角度深入挖掘了时代内在的变化,展现30年的社会伦理变迁,引发对于伦理道德领域的思考。在马皓文入狱之后,妻子和他离了婚,这是一种形式上的“背叛”,同时折射出时代剧变下人性的改变;马皓文亲自带出来的徒弟,在他入狱之后成了副院长,影片最后真相大白,原来当初他正是被这个徒弟背叛出卖,才惨遭牢狱之灾;马皓文一直四处搜集证据为自己平反,可是到头来儿子马飞却觉得马皓文的“黑历史”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未来,打算劝他放弃。这些都是人性,影片以小见大从每个人的改变中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历史剧变下的改变,通过电影中的伦理价值观表现出对社会道德的追问,引导观众思考在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大时代剧变下,人们伦理道德的变化,乃至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影片大致还是遵循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中国传统社会普遍认可的伦理法则,电影的伦理叙事要按照这样的逻辑规则进行表达,是电影所传达出的道德伦理在银幕上满足了中国电影观众对现实的美好想象以及对未来的心理期许。

但是,仍不可否定它也有种种的不足与瑕疵,第一,影片既探讨了父爱,又探讨了教育以及教育制度的问题,可是探讨依然缺乏一定的深度,力度太小,在批判应试教育的旗帜下,显得空洞说教,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表现,会显得是对应试教育的偏激反对。第二,父亲一味默许甚至支持孩子逃课、迟到、不做作业等行为,也违背了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对我们的要求,违背了电影伦理学的初衷,并不是真正可取的教育之道,有矫枉过正的嫌疑。第三,父亲一味的说教显得空洞而笨拙,而最后马飞的成才也只能被归结为个例,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式,影片以投机取巧的方式忽略了很多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只展现了极个别的特例,使得父亲的鼓励成了笨拙的说教和有毒的心灵鸡汤,与整个大环境下的教育体制,包括社会伦理道德显得格格不入。真正成功的电影作品应该是让电影的叙事逻辑延续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逻辑,是对社会政治体制的再现性表达。

参考文献:

[1]贾磊磊,袁智忠.中国电影伦理学的元命题及其理论主旨.

猜你喜欢

父子关系成长
电影《一念无明》的本土诉说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李娃传》中的两点质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