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路
2020-04-15李少凡
李少凡
文章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制夷思路,包括以商制夷、以夷制夷、以民制夷,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我国历史上的诸多封建统治者通常把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叫做夷狄,而在清代之后,夷狄逐渐被当做西方商人和殖民者的统称,在外国侵略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威胁也相继增加,在鸦片战争前后,各种制夷思想也相继诞生。
1 以商制夷
以商制夷是我国历史中封建统治者常用的手段,我国历代封建统治中都存在通过边关贸易来控制附近少数民族的现象,预防其对中原地区造成侵扰。但在大部分条件下,这种方法并未取得有效的结果,反而激发了少数民族大举侵犯内地的战争。在清政府入主后,外国侵略趋势不断加强,而终止境外贸易则成为主要的制夷手段。比如在1808年,英国借着法国侵占澳门的名号,将协助葡萄牙作为借口,占领澳门,随后又派出数百士兵登陆广州,圈地十三行商馆当中。在清政府命令无效后,并下令封舱,隔绝中英贸易往来。而英国因为无法进行大规模远征,在权衡利弊之后,从广州撤出,随后便恢复了中英贸易。清政府便将封舱当做遏制英国人的胜利。这种通过封舱的方法作为制夷手段,在当时极为普遍,比如顺天府尹曾经向道光帝上书说过,制夷的关键便是封关。直隶总督琪善在奏折中提到制夷良策,要求皇帝先终止境外贸易,等到外夷需要的茶叶和大黄告罄时再格外施恩,开始贸易,这也标志着以商制夷相关思想初步形成。但因为以商制夷的思想是以清政府愚昧虚妄错觉为基础的,再加上国力衰退、军备废弛,因此在外国侵略者利炮的打击下,以商制夷的思想很快败退。
2 以夷制夷
中国历史中的封建统治者,在思想鄙视的同时,还被凶悍的蛮夷扰的不得安宁,甚至对其其中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开始寻找制夷措施,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失大国风度的以夷制夷思想相继诞生。鸦片战争前后,以夷制夷的思想对于清政府中的官僚具有重要影响。在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前,林则徐便提到过以夷制夷策略。鸦片战争中,以大国自居的清政府统治者被外国侵略者打的無法反抗。清朝统治者,尤其是在江浙闽粤区域处理外来事务的大使便提出了制敌之策,不嫌博采的说法,即通过美法等国家来抗衡英国。尽管以夷制夷思想初步成型,但并没有实化成政策,从来没有落实过。而这种策略无法实施便悄然消逝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以夷制夷思想并非是以灵活外交以及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实力为基础,而是在外国不敢和中国断绝贸易往来,不然便会存在性命之忧、无法富强的错误认知上。第二是清政府耻于派遣使团前往各国,甚至也没有派遣大使对各国政府进行游说和宣传。仅是对个别外国官员和商人施加影响,导致以夷制夷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三,魏源和林则徐等清政府官员对于夷民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只看到了各个外国侵略者之间的仇怨,但却没有认识到其中矛盾的一面,没有认清外国侵略者之间联合起来互相利用,互相勾结,一同侵略中国的本质。
3 以民制夷
以商制夷和以夷制夷的方法被清朝统治者再一次应用于鸦片战争前后,但很快被击退,在外夷侵略形势不断恶化的环境下,以民制夷的策略相继诞生,而林则徐也在鸦片战争爆发初期提到过,如果清政府可以凝聚民心,便可以使全中国的百姓人自为守,家自为战,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没有注意到以民制夷这一思想萌芽,被当做一种清谈。而在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后,清统治阶级中的少部分人自认为发现了新的出路,在1848年2月,在给两广总督徐广缙的命令中提出以民制夷的策略。而在1849年,英国侵略者在广州人民强烈的反抗声势下,减缓了进城的步伐,使道光帝闻讯喜出望外,更加明确了以民制夷的策略,标志着以民制夷思想成型。
但并非通过以民制夷就可以解决清政府所遇到的危机。第一,清政府的以民制夷,团结民心只是一种主观愿望,清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其无法彻底消除地主和农民、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第二,清政府实施以民制夷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封建统治,在该目的下,其所实施的以民制夷策略带有一定条件性,清政府也提出了参与反抗外国侵略的民间团体必须是良善之民,具有公正士绅,即抵抗外来侵略者的百姓,应该在官府的控制下进行,并在清政府允许下进行自卫,不得任意聚众反抗,从而导致外夷有借口入境。对于清政府来说,官并不是人民的工具,而民则是官的工具,利用民制夷,在两者处于水火不溶的条件下,进行排解,使其成为民夷两者的调解员。第三,清政府以民制夷相关策略带有限制,他们并不相信通过人民便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其团结民心是为了使外国侵略者具有一定的畏惧性,但不允许人民穷追猛打。
综上所述,在鸦片战争结束后,我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进思潮,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外国侵略背景下所诞生出来的制夷思想对于清政府的政治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掌握清政府的变化走势。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