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反咳汤治疗咳嗽的临床观察

2020-04-15尹双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5期
关键词:吴茱萸肺气分级

尹双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二团医院,新疆 伊犁835215)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病证,现代医学提出鼻炎、咽喉炎、食道反流、过敏、心理因素等均是咳嗽的重要原因[1],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相符。本研究选取感染后咳嗽和慢性咳嗽患者43例,给予自拟反咳汤加减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新疆兵团第四师六十二团医院门诊就诊的43例感染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患者。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4~88岁,平均47.6岁;感染后咳嗽17例,慢性咳嗽26例。

1.2 纳入标准 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诊断标准[1]:感冒症状消失后持续咳嗽超过21 d,或不明原因持续咳嗽超过8周;胸部X线或CT检查无明显异常,肺功能正常;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有精神疾病及受情绪因素影响者;病情严重及不能理解调查问卷问题者;听力障碍、无法沟通者;有过敏性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本研究所用自拟反咳汤是由清·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止嗽散加减而成,止嗽散能宣利肺气,疏风止咳,是临床治疗咳嗽的常用方剂[2-3]。

自拟反咳汤基本方:法半夏10 g,前胡10 g,桔梗10 g,吴茱萸5 g,鳖甲12 g(先煎),枳实10 g,槟榔5 g,枇杷叶10 g,紫菀10 g,甘草片6 g。临床加减:咽痒加荆芥、防风;咽干加沙参、麦冬;咽喉肿痛加金银花、连翘;痰多加川贝母、陈皮;乏力、纳差加党参、茯苓等。上药加水600 m L,煎取200 m L,再加水400 m L,煎取200 m L,混匀分早晚饭后服用,每次200 m L(儿童100 m L),每日1剂,6 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止咳药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参照《中医诊断学》[4],收集患者舌象、脉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5],给予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见表1。

表1 咳嗽常见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咳嗽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咳嗽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且≤94%;有效:咳嗽好转,疗效指数≥30%且≤6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29%[5]。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患者舌脉象分布情况 红舌检出17例(39.5%),暗红舌13例(30.2%),淡红舌9例(20.9%),其他(暗淡舌2例、淡紫1例、暗紫1例)4例(9.3%)。白苔39例(90.7%),黄苔4例(9.3%)。厚腻苔12例(27.9%),中等腻苔26例(60.5%),燥苔9例(20.9%)。脉有细象39例(90.7%),脉有滑象20例(46.5%)。

(2)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反咳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见表2。

表2 43例咳嗽患者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分,)

表2 43例咳嗽患者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临床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咳嗽 2.86±0.35 0.63±0.09△痰量 1.37±0.48 0.09±0.04△咽喉干痒 2.48±0.55 0.44±0.09△胸闷气憋 2.37±0.49 0.46±0.10△神疲乏力 1.99±0.62 0.95±0.12△汗出情况 2.21±0.77 0.72±0.11△恶寒 1.88±0.69 0.67±0.12△饮食减少 1.69±0.71 0.53±0.12△胃脘不适 1.86±0.68 0.46±0.10△便干情况 1.49±0.63 0.16±0.07△睡眠不安 2.42±0.50 0.48±0.11△

(3)临床疗效 43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43/43)。

4 讨论

咳嗽属于中医“风咳”“痉咳”等范畴[6]。肺主肃降,肝主疏泄,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咳嗽日久,肺失宣降,影响及肝,肝失条达,肝风内动,升发太过,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伤及肺气,气机逆乱,疾病加剧,缠绵难愈,治疗宜平肝息风解痉。本研究结果表明,43例患者中,脉有细象39例,脉细主阴血虚,阴血虚易生风。方中前胡清肺疏风;鳖甲养阴清热,平肝息风,软坚散结;吴茱萸入肝、胃经,理气燥湿,暖肝温肺,治疗呕逆咳嗽[7],如《神农本草经》曰:“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素问·咳论》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六腑的生理特点为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故加枳实、槟榔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本研究结果表明,43例患者中,厚腻苔12例,中等腻苔26例,腻苔多见于痰饮、湿浊内停等证[4];脉有滑象20例,滑主痰饮[4],故方中加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消痞散结,以上治疗药物充分体现了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

猜你喜欢

吴茱萸肺气分级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吴茱萸的化学及药理毒理学研究进展
人到中年补肺气
种植良种吴茱萸 荒山喜变聚宝盆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