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午流注手指点穴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20-04-15张玉欣陈丽娇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5期
关键词:颈型子午流点穴

张玉欣,陈丽娇

(1.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山东 威海264300;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50355)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常规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总体疗效受到明显制约[1]。笔者在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手指点穴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荣成市中医院诊治的7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36~67岁,平均(43.63±3.23)岁;病程1~5年,平均(3.42±1.26)年。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4~65岁,平均(42.95±3.54)岁;病程1~6年,平均(3.76±1.5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颈部肌肉慢性劳损、外伤史;伴或不伴颈椎先天畸形;颈肩部肌肉紧张,触诊有压痛点,主诉为颈项肩背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从事长期伏案工作的职业或频繁低头;颈椎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可见反弓,钩椎小关节间隙不对称;颈椎X线侧位片可呈现双边征。②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3]:伴有颈项肩背部肌肉紧张及疼痛,颈椎活动受限或疼痛。颈椎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可见反弓,钩椎小关节间隙不对称;颈椎X线侧位片显示双边征;X线动力位片可显示相邻的椎体不稳;X线张口位片显示齿突与两侧侧块距离不对称,关节面不齐。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因急性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颈椎占位性病变及其他非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所致的颈肩疼痛患者。②有明显诊疗风险的患者。③不能连续治疗的患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⑤有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症的患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颈椎推拿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头侧,以法、拨法、揉法各操作10 min,作用于颈部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颈阔肌等肌肉,充分放松患者颈部肌肉。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子午流注手指点穴法治疗。对照每日的开穴时间,选用足少阳胆经之风池、肩井、悬钟[4]。根据子午流注纳子法,于气血流注于足少阳胆经之时即23:00,值班医师对住院患者采用手指点穴的方法治疗,每个穴位3 min/次,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采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疗效观察。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治疗后,两组NPQ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干预组 39 13.36±3.37 8.85±3.51△▲对照组 39 13.65±2.96 7.62±2.76△

表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干预组 39 7.25±2.36 1.68±0.71△▲对照组 39 7.65±1.87 3.54±1.76△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黄帝内经》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外因为感受外邪或跌扑损伤,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内因为肝肾气血亏虚,督阳亏虚,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总的来说,该病为本虚标实,以肝肾气血亏虚、督阳亏虚、筋骨失养为本,风寒湿等邪气侵袭、经络痹阻为标 。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方法较多,如推拿、针刺、艾灸、中药汤剂、穴位注射、拔罐等,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

颈型颈椎病常表现为颈部肌肉僵硬,局部有明显压痛或可扪及条索样改变,晨起或夜间加重,症状缠绵易复发,其发病多由于工作、生活及学习中不良姿势引起。现代医学认为颈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常表现为颈椎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与后关节退变、韧带退变、颈椎骨质增生。经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功能锻炼及相应的中西医治疗后,短期可减轻患者肩颈肌肉疼痛的症状,但病情易反复。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因时制宜,早在《灵枢》中便提及“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论》中首次提出“子午流注纳甲法”理论,描述了开穴的方法及原则。子午流注法具有多种取穴理论,本研究应用时支子午流注法,又称为纳子法,按照一天中十二时辰对应十二经,在该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均可选用,故在足少阳胆经脉气血流注之时,定时进行手指点穴刺激,增强活血化瘀、疏经通络之功。但子午流注点穴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要根据患者所病经气血流注时间取穴,对于门诊患者极为不便,故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发掘其最佳适应证。

猜你喜欢

颈型子午流点穴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葵花点穴手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牵引治疗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管遵惠老师子午流注学术特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