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法对大鼠至阳穴皮肤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的影响
2020-04-15吴倩雯余文英黄明愉林丽莉
吴倩雯,余文英,黄 华,黄明愉,林丽莉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捏法是以捏、捻、提等复合式手法为主,将脊骨处皮肤提起捻动的操作手法,源于捏脊手法,是一种对局部皮肤的机械力刺激。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genous cannabinoid system,ECS)由大麻素受体、内源性大麻素及其合成和降解的酶组成[1],在表皮、毛囊、皮脂腺、皮肌层均有分布[2-3],参与调节皮肤免疫[4]、炎性反应及损伤修复[2-3],其中,大麻素受体主要包括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和内源性大麻素受体2(CB2)[1]。 研究表明:皮肤中的CB1 和CB2 可 能 参 与 抗 炎[5]及 皮 肤 损 伤 修 复[2],CB2 还 与镇痛效应有关,阻断CB2 可使电针镇痛效应减弱[6]。有人以系统评价的方法发现按摩能够激活ECS[7]。捏法作为一种按摩手法,对于ECS 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观察不同强度的捏法刺激对CB1 和CB2 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 级雄性SD 大鼠24 只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7 周龄,体质量(200±20) g,许可证号:SCXK(沪)2012-0002。 实验环境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和使用指南,室温保持在(22±2)℃,光/暗周期为12/12 h,动物自由取食和饮水。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RIPA 裂解液(强)、PMSF、BCA 定量试剂盒、超敏ECL 化学发光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B1 一抗、β-actin 一抗(武汉三鹰有限公司);CB2 一抗(武汉澳波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RP 鼠抗兔IGg 二抗(南京诺维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tripping Buffer 洗脱液、ST 16R 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Thermo 公司);Infinite M200 PRO 全自动酶标仪(瑞士TECAN 公司);ChemiDoc XRS+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美国Bio-Rad 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4 只大鼠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轻刺激组、中刺激组、重刺激组,每组各6 只。
2.2 干预方法 适应性喂养1 周后,空白组大鼠仅模拟抓取动作,不做任何治疗;轻、中、重刺激组于至阳穴分别给予捏法7、14、21 次,每天1 次,每周刺激5 d,休息2 d,连续3 周。 至阳穴位于背中线第7、第8 胸椎棘突间,参照于曙光主编《实验针灸学》[8]附录图选取。 捏法的具体操作:以左手固定大鼠及局部棘突,右手拇指伸直,以拇指与食指、中指螺纹面将皮肤捏起, 力度以大鼠不尖叫为度, 约2下/s 的频率进行捏捻。 捏脊由同一人操作,实验前进行手法培训,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2.3 至阳穴皮肤取材 干预3 周后取材。 各组大鼠麻醉后,局部脱毛,取各组大鼠至阳穴部位包含真皮乳头层、真皮网织层、皮下组织层的皮肤,体积约0.7 cm×0.7 cm×0.5 cm,液氮速冻,-80 ℃冰箱保存。
2.4 皮肤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含量检测 取样后液氮下研磨,以组织(g)∶裂解液(μL)=1∶50 的比例加入组织裂解液,冰上超声研磨后,4℃,1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BCA 法定量。 进行Western blot 检测: ①取13 μL 定量后样品, 用10% SDSPAGE 凝胶电泳分离后,半干转至PVDF 膜。 ②转膜后将PVDF 膜用脱脂奶粉室温下封闭2 h,TBST洗涤8 min;放入一抗中4 ℃摇床过夜后,TBST 洗涤3 次,每次5 min;放入二抗中常温1 h,TBST 洗涤3 次后显影;以β-actin 为内参,显影后Stripping Buffer 洗脱液洗脱后重新封闭,加入β-actin 一抗,重复上述流程。③超敏ECL 化学发光试剂盒显影,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配置显影液, 采用ChemiDoc XRS+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及处理,通过光密度计算指标与内参的体积比值,即为蛋白相对表达量。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 果
4 组至阳穴皮肤CB1、CB2 蛋白相对表达量见图1、图2 及表1。
图1 4 组至阳穴皮肤CB1 蛋白相对表达量
图2 4 组至阳穴皮肤CB2 蛋白相对表达量
表1 4 组至阳穴皮肤CB1、CB2 蛋白相对表达量(±s)
表1 4 组至阳穴皮肤CB1、CB2 蛋白相对表达量(±s)
注:与空白组比较,1) P<0.01,2) P<0.05;与重刺激组比较,3) P<0.01。
CB2 0.33±0.13 0.64±0.232)0.67±0.182)0.56±0.15组别空 白 组轻刺激组中刺激组重刺激组n 6 6 6 6 CB1 0.53±0.09 0.49±0.143)0.53±0.093)0.78±0.121)
4 讨 论
捏脊常用于儿童保健,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有研究者认为诸多传统体表刺激如针灸、整脊、按摩等方法对神经发育及神经保护作用的效应,很有可能是依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实现的[9]。 本实验中,在予以3 周的捏法后,大鼠皮肤内源性大麻素受体表达发生了改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在许多人和鼠的细胞群如皮肤神经纤维、肥大细胞、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附属组织细胞中,可观察到CB1 和CB2 的免疫反应[4],手法及针刺治疗都能够对其产生影响[9-10]。 捏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法,能够对皮肤产生机械力刺激。 通过对至阳穴大麻素受体蛋白表达的检测发现:不同刺激量的捏法对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效应是不同的,且以中刺激和重刺激效果更为显著,说明这种体表刺激的方式需要达到一定刺激量才能够发挥作用。
但激活不同受体所需的刺激量有所不同。 由于分布的不同,CB1 与突触可塑性更为相关,CB2 与免疫反应更有关联,因此不同强度的手法刺激影响的效应有所不同。 CB2 功能的发挥更大程度上受外部刺激的影响[11],较轻的捏法刺激就能对其产生影响。 至者,达也,又极也;阳中之阳,阳之至也曰“至阳”,至阳穴位于背部阴阳交关处[12]。刺激至阳穴能够使CB2 表达增多而调动ECS 系统, 影响人体免疫反应。 皮肤中表皮、毛囊、皮脂腺、皮肌层是两种受体共同存在的区域,不同的是,CB2 在血管平滑肌、神经纤维外膜及神经纤维束束膜也有分布[3],因此,CB2 激活所需的刺激强度较小或许与其更广泛的分布有关。 其次,外周内源性大麻素参与抗痛觉过敏,其作用主要通过CB1 来实现[13],重刺激引起的CB1 表达增多可能与疼痛有关。重刺激干预下,CB1表达增多,CB2 增多不显著,这或许是由于此时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作用更倾向于抗疼痛。 捏脊手法临床上既应用于保健,也应用于治疗,在脑瘫患儿的治疗中亦有应用。 若仅为了提高免疫力,手法刺激应更加轻柔;若为了治疗脑瘫等疾病,则应采用相对更强的刺激,这与临床实际是相符合的。
本实验结果显示:①一定刺激量的捏法刺激能够激活ECS 系统,从而增强皮肤的抗炎与修复能力,这或许是捏脊手法起效的可能机制之一;②重刺激强度的捏法能够使至阳穴皮肤CB1 表达增多,轻刺激与中刺激强度的捏法能够使至阳穴皮肤CB2 表达增多,一定强度的捏法刺激可能提高皮肤修复及抗炎能力。
本实验仅采用普通大鼠进行实验,尚未引入病理模型,选穴和手法也比较单一。 手法治疗如何通过ECS 系统对疾病产生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