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限的情境 无限的思维

2020-04-14吕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学科核心素养

吕蔚

摘  要:2019年12月19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发布。这是中国考试战线推动学科命题标准化、科学化,实现考试现代化的里程碑式举措,该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因而对引导教学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意义。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要求,这就为我们的高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视对情境的选择设计以及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无限思维,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本文就基于新高考评价体系如何进行高考复习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学科核心素养,有限的情境,无限的思维

2019年12月19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发布。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特色: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新的评价体系对考查从原来的注重知识的考查转变为注重思维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考查更贴近生活,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注重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每个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从而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三是标准化测量。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对于学生了解社會、了解生活的要求更高,对于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情境的分析尤为重要。为此,作为一线政治教师,如何在高三的复习中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实现目标显得特别关键。个人认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首先,实现多重目标,要有措施组合拳

高考政治试题是以一年的时事热点为背景,提供不同的生活情境,设置不同角度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既然高考需要考查多重目标就需要通过多项措施实现合力。在高三复习时,我们要准备好多项措施进行复习。高考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课堂集体阅读、个人复述、易错易混题型训练等方式进行。高考重点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教师复习时选取情境需要得当高效,把学科内容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通过有限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无限思维,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比如同样的情境,通过设置变式训练,变化不同的知识模块或者知识内容来达到训练能力的效果。同时也通过不同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并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加强整体谋划,发挥师生协同力

复习是需要一天一天、一节课一节课来进行的,但是作为教师需要从本学科课程设计和考核要求出发,注重整体谋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协同发力的效果。在复习中,每一典型例题的情境选择虽然是具体有限的,但是教师在运用这有限的情境时,需要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通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生活中的熟悉情境设置、对学生积极参与的肯定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复习时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在新情景中的演绎化表述,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试题,培养学生面对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培养这个过程中对情境分析时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师生一起围绕具体情境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分层设置不同的问题,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水平以及他们对高考的学科目标,形成最大程度的合力,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即使各个学生的高考目标不同,但也能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最后,抓好措施落实,提升效果能见度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以及学科素养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更关键的是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平常的复习中就能够不断看到学生的复习效果,提升效果能见度。我们在复习中需要根据每课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特点设计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训练,注意质和量的统一,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情境的分析,逐层逐步地剖析问题,引导学生激发无限的思维,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分析解决问题。而教师在利用情境设置问题时,除了有一些模块知识的变式训练,课后再留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求学生完成课堂复习任务后再根据自身情况解决开放式的题,下一节课进行一个简短的典型答案交流。这样学生将课堂的合作学习与课后的针对性复习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针对本学科的评价要求,通过课堂检查、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需要进行的训练,当然教师会每份必批)逐人逐个逐天落实相关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复习的效果。

总之,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所以所有的教学和复习备考都应该围绕这一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而展开,既要明确传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体现教育理念的时代性,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2019年12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2]  《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