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农药防治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2020-04-14党惠才

种子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拔节期筛选防治

摘   要:醉马草(A. inebrians)为害,是近年来草地畜牧业的一大灾害。醉马草大面积防治宜采用选择性除草剂。采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进行了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农药筛选及安全性评价,结论如下:在醉马草拔节期大面积选择性除草剂筛选、浓度筛选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的效果以及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其他植物的药害。醉马草大面积化学防治,单独施药时选择除草剂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为(3.0 mL烯草酮+3.0 mL伴侣)‰;选择除草剂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7.0 mL)‰、混合施药宜采用[4.0 mL(15%精喹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4.0 mL(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对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的耐药性强于醉马草。

关键词: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农药;防治;筛选;安全性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5-0005-03       中图分类号: S812.6       文獻标志码: B

1   醉马草(Achuatherum  inebrians)的分布及研究概况

1.1   醉马草的分布及防治概况

醉马草属于禾本科芨芨草属多年生植物,全草有毒。其在国内分布于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省(自治区)。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天山山脉的中东部地区。

全国关于醉马草的发生和为害均有报道。对其采取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挖除、刈割;化学防治主要采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等,采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少有报道。

1.2   开展醉马草选择性农药施药安全性测定的必要性

由于醉马草的传播渠道多样化、生态习性特殊、防治难度大,人工挖除、刈割效率低下,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等在防治醉马草的同时杀死了草地中其他牧草,使天然草地丧失了生产能力。选择性除草剂的施药,能够减少对天然草地牲畜可食牧草的杀灭率,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药害[1-6]。同时,到目前为止,未见有使用选择性化学农药防治醉马草安全性测定的报道,因此,本文开展了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农药筛选及施药安全性测定试验。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昌吉州木垒县博斯坦乡,北纬43°41′51.4″、东经90°37′17.2″,海拔1 656 m,占地面积11 hm2,年降水量294 mm,年平均温度为5~6 ℃,无霜期136 d。草地类型为山地荒漠草原,试验地醉马草种比占46%以上,土壤为淡栗钙土。

2.2   供试药剂

标靶植物:醉马草。供试药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

2.3   试验设计

根据试验要求进行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除草剂防治及安全性测定,试验设19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处理面积3 m×3 m。每个处理间隔1 m。

2.4   施药方法

喷药时机选择在醉马草生长拔节期。本试验于2018年5月19日施药,此时醉马草生长正处于拔节期,天气晴朗、无风、9:00 AM开始喷药。使用泰山-18型背负式喷雾器常量喷雾。

2.5   调查方法

2.5.1   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除草剂防治效果调查

根据试验要求,施药前对每个小区取样,调查植物种类、盖度、高度,施药后定期观察各处理不同的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包括醉马草的生长、死亡状况。每个处理调查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个点取样面积0.25 m2,防治效果统计,以施药前各处理醉马草株数与施药后75 d的各处理醉马草株数比较,以对照校正防治效果。各处理防效统计结果见表1。

D=[1-]×100%

式中:D为防治效果;X1i为防治前各处理醉马草存活株数;X2i为防治后各处理醉马草存活株数;K1为对照区防治前醉马草存活株数;K2为对照区防治后醉马草存活株数。

2.5.2   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除草剂药害调查

各处理选择性除草剂施药后,观察禾本科牧草和其他牧草生长发育状况,包括牧草种类、盖度变化,并测定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生产能力的影响,即施药后单位面积草地生产能力的损失率(生物量损失率),结果见表2。

Q=[1-]×100%

式中:Q为植被盖度减少率;S1i为施药前各处理盖度;S2i为施药后各处理盖度;Y1为施药前对照区植被盖度;Y2为施药后对照区植被盖度。

N=[1-]×100%

式中:N为生物量损失率;Mi为各处理施药后生物量;W为对照区生物量。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P<0.05 差异显著)。

3   结果分析

3.1   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效果

3.1.1   选择性除草剂单独施药效果

由表1试验统计可见,以施药后75 d的防治效果作比较,选择性除草剂在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单独施药时,除草剂C的最佳施药浓度(3.0 mL烯草酮+3.0 mL伴侣)‰;除草剂B的最佳施药浓度(7.0 mL)‰;除草剂A的最佳施药浓度(6.5 mL)‰。

3.1.2   选择性除草剂混合施药效果

3.1.2.1   选择性除草剂A+B混合施药效果

根据表1统计数据可知,除草剂A+B混用,在A较高浓度时能够显著增效,最佳施药浓度(5.0 mL A+2.0 mL B)‰。

3.1.2.2   选择性除草剂A+C混合施药效果

由表1统计数据可知,除草剂A+C混用,在除草剂A较高浓度与除草剂C较低浓度时能明显增强药效,最佳施药浓度为[4.0 mL A+(2.0 mL烯草酮+2.0 mL伴侣)C]‰。

3.1.2.3   选择性除草剂B+C混合施药效果

根据表1统计数据分析,除草剂B+C混用,在除草剂 B较高浓度与除草剂C较低浓度时能够增强药效,最佳施药浓度为[(2.0 mL烯草酮+2.0 mL伴侣)C+4.0 mL B]‰。

3.2   选择性除草剂药害测定

在本次试验过程中,主要使用以杀灭或控制禾本科牧草为标靶的3种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采取单独施药、混合施药开展试验,对醉马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同时,上述试验中选择性除草剂的施药对草地植被盖度、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

3.2.1   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植物种类的影响

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采取单独施药、混合施药开展试验,对醉马草的植株减少率明显,防治效果显著的施药浓度为6.5 mL‰ A、7.0 mL‰ B、(3.0 mL C+3.0 mL伴侣)‰、(5 mL A+2 mL B)‰、[4 mL A+(2.0 mL C+2.0 mL伴侣)]‰、[4 mL B+(2.0 mL C+2.0 mL伴侣)]‰。同时,由表2统计数据可知,施药后3 d,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均没有药害发生;施药后10 d,上述禾本科牧草有叶尖发黄的药害症状;施药后60 d,除处理(CA)1、(CB)2新麦草叶尖发黄、冰草顶部叶死亡外,其他处理禾本科牧草药害症状均消失;施药后75 d,所有禾本科牧草药害症状均消失,除醉马草外,其他禾本科牧草无死亡。所有处理,除禾本科牧草以外,其他牧草未见明显药害症状。由此可见,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对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的耐药性强于醉马草。

3.2.2   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对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2统计数据可见,选择性除草剂单独施药,B1、C1两个处理对草地植被覆盖度减少率较小,分别为28%、36%。混合施药草地植被覆盖度减少率较低的有(AC)2为26%、(BC)1为22%、(BC)2为31%、(BA)2为19%。但处理(BA)2、(CA)2对醉马草防效相对较低(85%、88.1%),不是最佳防治混合浓度。选择性除草剂单独施药,B1、C1两个处理对草地生物量减少率较小,分别为60%、54%。混合施药草地生物量减少率较低的有(AC)2为53%、(BC)1为55%、(BC)2为59%、(BA)2为50%。表明该草地优势种牧草为醉马草和其他禾本科牧草;草地植被盖度减小、生物量减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草地醉马草植株减少,二是抑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发育。A2、(AB)2、(AC)1虽然对醉马草防效较好,但上述3种处理下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减少率较高,分别为A2植被盖度减少率49%、生物量减少率73%;(AB)2植被盖度减少率60%、生物量減少率70%;(AC)1植被盖度减少率53%、生物量减少率70%。(BC)2与(BC)1在醉马草防治的防效、植被盖度减少率、生物量减少率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且施药浓度增大,因此舍去。

综上所述,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农药,单独施药宜采用B1、C1,最佳施药浓度为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7.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3.0 mL+伴侣3.0 mL]‰。混合施药宜采用(AC)2、(BC)1,最佳施藥浓度为[4.0 mL(15%精喹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4.0 mL(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

2.0 mL伴侣]‰。

4   问题与讨论

(1)在醉马草拔节期进行大面积选择性除草剂、浓度筛选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的效果以及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其他植物的药害。从最佳防治浓度中,筛选出对醉马草防效最佳,对草地其他植物种类、植被盖度、草地生物量损失率最小的施药浓度和混合配方,尽可能减少除草剂对非标靶植物的药害,为防治后尽快恢复草地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作准备。

(2)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对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的耐药性强于醉马草。

参考文献:

[ 1 ] 党惠才.醉马草化学防治选择性除草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学,2019(19):95-96.

[ 2 ] 萨赫都拉·霍曼.醉马草及其防治措施[J].草业科学,1992(5):36-37.

[ 3 ] 于振田.醉马草防治及其开发利用[J].新疆畜牧业,1993(4):20-22.

[ 4 ] 刘图雅,曹敏慧,李国忠,等.动物醉马草中毒的诊断和治疗[J].动物医学进展,2006(2):116-117.

[ 5 ] 姚海潮,李晓忠,杨德全,等.改则县醉马草危害情况调研报告[J].西藏科技,2007(2):29-31.

[ 6 ] 韩君君,王美怡.草原毒草——醉马草种子的萌发试验研究[J].种子,2019(6):10-12,18.

猜你喜欢

拔节期筛选防治
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麦田欢歌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
核电厂电仪设备的老化评估筛选
水稻拔节期的形态生理变化与高产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