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

2020-04-14赵旭

各界·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赵旭

摘要:舞蹈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传授给幼儿基本舞蹈动作,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要求较高。本文探讨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以及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教学改革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措施

舞蹈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教学能够帮助幼儿感受舞蹈魅力的同时,认识世界,感受美好事物,提高品性,还能锻炼肢体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与此同时,这又对幼师的教学要求较高。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积极从实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加以改善。

一、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很多幼儿园将舞蹈教育归类到音乐游戏的范畴中,并未全面认识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产生的作用。比如一些地区的幼儿园对幼儿设计的课程中,没有独立的舞蹈教学课程与对应的教材,仅仅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展现舞蹈学习内容,也就是将舞蹈放在从属的位置上。而在普通的音乐游戏教学中,舞蹈只占组成内容的小部分,常见的应用音乐跟随律动开展游戏,或是有一些简单的表演动作,但这不符合幼儿的舞蹈教学要求,也无法满足部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其次,我国教育界当前对幼儿园舞蹈教育改革力不从心,应用的很多方法都有盲目性与表面性的特点,无法真正实现改革。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学习的综合性与整体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指示要以幼儿舞蹈兴趣与经验为基础,综合选择教材的学习内容。这对教学者的要求很高,而实际上,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对这方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少,很多幼师甚至不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和要求,导致对幼儿的教育活动化,或是对幼儿的活动游戏化不彻底。实际上,幼儿的舞蹈学习是一项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其理论基础是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为主,培养幼儿的能力,如果教育者自身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必然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果。最后是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舞蹈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舞蹈教育水平和能力有限,影响对幼儿的舞蹈教学效率。幼儿园舞蹈教育的质量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紧密相连,要提高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水平,但现实则是人们往往忽略对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经验积累,很多学前专业的学生,即未来的幼师只是简单掌握了表演的技巧和技能,有一定的音乐舞蹈基础,但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重要体系知识的灌输。还有部分学前专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只是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就从业,对该专业认知不足,舞蹈欠佳,更影响幼儿园舞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幼师是幼儿舞蹈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舞蹈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幼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舞蹈学习的质量,因此,在当前幼儿园舞蹈教育所存问题的基础上,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幼儿的学习需求,对其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加设幼儿舞蹈作品鉴赏课程,全面提高学生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认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专业教学中,要增设幼儿舞蹈鉴赏课程,其内容涉及幼儿舞蹈欣赏、幼儿舞蹈评论和幼儿舞蹈作品意义。从欣赏对象的角度来看,从幼儿舞蹈表演的内容形式、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上,都要从不同之处进行对照与鉴赏,同时学习幼儿年龄段特点及性格情趣。从幼儿舞蹈欣赏主体来看,还要认识和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结合其特点决定在各种表演中应当体现的情感活动和认知规律。由此可见,开设幼儿舞蹈作品鉴赏的课程,能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学生的能力,使其更多地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幼儿生理与心理上发生的变化,体会幼儿对舞蹈的初步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强化舞蹈在幼儿生活中的影响力,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专注度与效率。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知能力没有太多捷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欣赏大量适合幼儿学习和表演的舞蹈,通过增加幼儿舞蹈作品鉴赏的课程,提高认识能力和发掘能力。

(二)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在舞蹈创编中融入先进理念激发创造力

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创新改革路径是必然发展趋势,要提高幼儿舞蹈学习的效率,幼师必须有很强的舞蹈创编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化自身舞蹈音乐搭配的能力和舞蹈编排的创造力外,还要注意带动幼儿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并在舞蹈结合音乐的展现中发现新事物,激发创造力,将幼儿更好地带入到一种自然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只有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无尽的创造力,才能确保其用于实践,指导幼儿的舞蹈教学。比如关于《洗手绢》舞蹈的教学,在展开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该舞蹈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幼儿律动的知识和技巧,掌握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进行舞蹈改变,使其更优美,更有趣。那么学生就要重视“幼儿园孩子有哪些特点?怎样的动作适合幼儿?”的问题,随后思考“幼儿是否适合大肢体动作?怎样将舞蹈的速度与频率放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因为幼儿普遍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差,是否能通过固定下肢运动集中完成上肢大动作运动?学生整合这些问题和重要的学习点进行思考,才利于提高对幼儿舞蹈编排的重新创编,如多融入洗、晾和搓的动作等等。最后是关于点评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点评的侧重点就要摆脱过去生硬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借鉴创新之处,内化为自己的想法,结合应用,形成新的知识。

(三)正确认识当前的教育现状,结合音乐游戏教学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結合当前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现实,对其进行改革还需要很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舞蹈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幼师的培养应紧密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要求来制定改革对策。教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始终占据主导性地位,融入游戏元素并增强实践环节后,要让幼师认识到必须更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幼儿舞蹈、幼儿律动、幼儿集体舞、幼儿歌表演、幼儿音乐即兴舞等内容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适应幼儿发展、教学需求和培养要求,符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目标,让音乐游戏课程的实施开展更有侧重点,幼儿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更有趣,学习形式更多样。另外,提高实践性方面,还可以注入更多模仿性、练习性的方式,要求学生注重幼儿的看、听等动作,给其更多感官上的冲击,也增添模仿的趣味性,让幼儿的舞蹈学习过程更有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幼儿园舞蹈教育还处于不断探索和改进的发展阶段,主要与幼儿园对舞蹈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者实施的教学改革不深入、自身专业水平能力不强以及对幼儿的了解不深等有关。要改变这种现状,确保较高的幼儿舞蹈教学效率,就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效率,这就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幼儿舞蹈技巧,提高业务能力,此外了解幼儿的发展状态、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推动幼儿舞蹈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郝蓉.基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J].才智,2019,2(5):75.

[2]高俊雅.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优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2):109.

[3]刘德芳.教师在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好家长,2017,2(1):39.

[4]沈娟.浅谈学前舞蹈教育的现状及改革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33):90-91.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舞蹈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