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0-04-14王宁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要求高中语文课堂不仅要传授学生大量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其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几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望对相关研究及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高中语文教学在关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由于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一直存在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努力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一、 更新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语文的时候知识一味的讲解题型,以考试内容为主,忽视了其他语文知识的教学。教师有了侧重点的教学,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相对较低,学生知识被动的听取教师对文章的讲解,总结各种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记忆阅读和学习,学生并没有自主的去探索相关的知识。新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个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要改变在教学时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现在是21世纪,“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学习兴趣”。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他的科目学习有着促进的作用,教师在实际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应试教育,但是不能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础上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改变为考试而学习的想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相互推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

二、 引进技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打破了教师不再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诗词,这些诗词都是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粹,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诗词其中的美,但毕竟这些诗词具有年代性,学生很难深刻的领会当时诗词的意境美和诗人的写作风格。多媒体教学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木兰辞》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花木兰》的动漫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视频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课文,了解花木兰是如何替父从军、英勇杀敌。这样不但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起课文来也能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的合理利用可以直观的演示图片,动静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的表现力,让学生更加容易的进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三、 探究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语文作为高中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在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带动下,各学科的教学模式呈现出变化多端的景象,积极的融入探究模式教学,勇于实践,勇于探索,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会善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发现学生身上所拥有的亮点。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发现自己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课堂各种探究活动的创造者。探究式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理解和积累科学知识,学习和掌握科学技能和方法。

例如教学《短歌行》时,有句诗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曹操的这首诗中,强调了他的“愁”。接着教师提问:“作者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堂堂三国风云人物,什么愁使曹操发出如此的感慨?”这一提问激起了想让学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还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尊重其他学生的想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四、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作为课堂主角的学生却被剥夺了评价的权利。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尝试把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分开来,高中语文教学不同的单元,评价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在评价中,由于学生的观点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思考方式也有所不同,只要学生的见解合情合理,教师都要尊重并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获取知识获取技能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态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是对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尺度。因此要明确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五、 结束语

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观念,遵照新课改的要求,发展与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建立评价体系,以此来促进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丁丽兰.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7(2):93-94.

[2]史云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36):38+18.

[3]陈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3):12-13.

[4]熊佳香.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50.

作者简介:

王宁,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