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0-04-14吴志红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摘 要: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很多学生的写作兴趣较低,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迫在眉睫。虽然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之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了显著的改变,但是作文课堂低效的问题仍未解决。本文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一、 引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还蕴含着学生丰富的情感,因此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课堂之中,确保作文教学的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作文有着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也使得语文作文教学出现了“繁华”的景象,但是“繁华过后,仍是尘埃”。面对这样的高能低效现象,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应认真分析作文教学课堂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将爱心偶尔方法,以此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 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理解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初中教师应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理解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且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及认知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写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这样他们便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动力参与到作文学习课堂之中。

(二)命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善于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作文是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间连接的纽带,教师可以通过作文教学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之中,让学生能够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进而促进学生三观的形成。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的命题应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具有创作的源泉,让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进行“作文打假”,因此在命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写作。

例如:命题作文《我的老师》,若教师在课后单纯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可能无从下笔。因此,可以将题目改为:“同学们,在你们的一生中会出现许多老师,那么在你身边出现过的老师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能够积极通过回忆来感受老师的印象,这样便有内容可写。

(三)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作文虽然有内容,但是写作的技巧却较差。究其原因是未能系统传授学生写作技巧,这也是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初中语文教材中实际上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出教材的价值,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写作的经验与技巧。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永远执着的美丽》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先利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课文,并总结出袁隆平的美丽。然后再将写作方法与学生一起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利用文章所出现的写作方法以“身边的他/她”来写一篇身边榜样同学的文章,这样学生的兴趣便会被激发,当书写完毕后也都非常想走上讲台进行交流。

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还能够自信运用自己的文笔介绍身边的同学。这种高效课堂主要是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读写结合的优势,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的技巧。若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当完成阅读教学后顺势对写作技巧进行总结,让学生立即动笔进行练习,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便会逐渐得到提高。

(四)进行科学的写作指导

首先,因为课时紧张等客观因素,初中语文教师不可能在学生写作之前进行通篇示范,但是可以利用口头示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例如:布置《我是幸福的学生》后,教师则可以利用一段时间,与学生畅谈自己学生时代难忘的事情,让学生能够逐渐产生写作的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分享活动与大家一起讨论,哪些内容应详细描写,哪些则可以略去。这样的指导不仅可以确保学生的写作深度,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写作示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可能很久都没动笔写作,但是可以利用批改作文的契机,为学生进行书写示范。在批改时,可以在学生写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修改,同时结合点评让学生对写作能够产生正确的认知。这样的批改方式,对于学生是独一无二的,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确保作文批改的针对性,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可以获得提升。教师这样的批改方式,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学习之中。

最后,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创造情境,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情境创设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如此。只有让学生心有所动,写作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动力。例如:布置《身边的榜样》写作任务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身边的榜样为题目创编短剧,情境、服装道具及台词等都由学生自行设计准备,这样不仅能够让全班学生动起来,同时当短剧结束后便能够对主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作文教学目标,理解作文教学的显示意义,传授学生丰富的写作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以上从四个角度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苏国艳.新课标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亚太教育,2019(8):118.

[2]毛以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3):54-55.

[3]孙立红.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00.

作者简介:

吴志红,中学一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学校。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