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中传承工匠精神初探
2020-04-14秦华强
摘 要:机械化时代,社会对匠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更要求其的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所追求的精益求精,是产品不断更新、社会不断进步的关键。在信息技术课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传承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对此,文章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展开探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工匠精神,传承
一、 前言
为走向制造强国,走向高端制造,我国制造业在不断转型创新,信息技术的存在,促进了企业柔性化生产,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帮助企业更好追求并传承工匠精神。而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培养与传承,为国家提供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人才,更是不容忽视。而信息技术课作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如何培育并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教师思考重点。
二、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指的是工匠在雕琢产品时精益求精的一种态度与精神追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工匠,应专注工艺与产品的不断完善,重视细节,追求精品,使产品成为极致的艺术。然而,对于工匠,很多人都将其看作机械重复某一工作的体力劳动者或技术工人,却忽视了工匠想要做好自身工作,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验,更要拥有将自身工作做精细的精神。可以说,工匠不仅代表着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劳动者,更代表着时代气质、踏实肯干与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并非所有工匠都是成功者,但是,所有成功者身上都具备工匠精神。如:制作瑞士手表的工匠,瑞士手表之所以被人们广为追求,并始终在名表首位,就是工匠精益求精的结果。苏州园林,之所以处处精致,每个角度无不成画,就是工匠精神的展现。
三、 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时间在不断前行,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些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影响,快节奏生活下,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浮躁现象,诸多企业在发展中,追求“短平快”所带来的利益,却直接忽视了产品质量,阻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长远发展。这也是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的原因。对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当引入工匠精神,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的匠人,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未来工作的严要求与高标准,推动学生未来发展,带动整个社会进步。同时,工匠精神作为现代社会普遍缺乏的品质,却是人们发展、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对此,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同时传承工匠精神,对增强学生竞争力、推动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四、 在信息技术课中传承工匠精神的措施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工匠精神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推动工匠精神传承,调动兴趣是关键。如此,方能保障学生热爱信息技术,主动探索信息技术,并真正对信息技术精益求精。在传统信息技术教育中,学校并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力量欠缺,教学方式枯燥,实践教育课程较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堂状态。如此,即使在课堂引入工匠精神,也很难发挥效果。对此,学校应重视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引导,加强实践课程,引进分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吸引学生探索兴趣,如此,在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探索中,教师适当引导,使学生精中求精,避免学生中途放弃,以此逐渐为学生树立工匠精神。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某项操作时,若学生兴趣不佳,秉承完成任务的心理进行学习,则学生仅仅是会操作,甚至在课后不久就全部忘记。而调动学生兴趣、树立工匠精神后,学生愿意钻研该项操作技能,完全掌握教材提供的操作方式外,不断尝试能够达到同一效果的其他操作方式,在不断尝试、探索过程中,学生对该项操作信手拈来,甚至掌握与该项操作相关联的操作技术。由此可见,兴趣与工匠精神对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性。
(二)教师观念与时俱进,发挥工匠精神作用
为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在信息技术课上,应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如此,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学生工匠精神也得到提升。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如此,方能了解时代需求,针对时代所需培养适当的人才。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工匠精神,探索工匠精神融入信息技术课堂的方式,便于工匠精神的效用发挥与传承。最后,教师自身应具备工匠精神,否则,教师将很难服众,影响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与学习,最终阻碍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将工匠精神形象化
工匠精神并非一种有形物质,而是一种无形的观念与精神,而想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扬工匠精神,首先应为学生树立鲜明的工匠形象,使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对工匠精神有明确认识,影响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利用多媒体将工匠精神和信息技术内容融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生动表现工匠精神,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掌握速度,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提升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关注与重视
纵观现今发展情况,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技术更是成为各个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然而,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却很少从事相应工作,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现象。实际上,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工匠精神,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钻研,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普遍掌握,在竞争岗位时缺乏优势,影响了学生就业与发展。对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必须重视工匠精神,通过或诙谐、或生动的方式将工匠精神融入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提供帮助。
五、 总结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是现代教育中必须开展的一门课程。因为,网络时代下,计算机成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若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足,则学生很难做好其他工作。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并传承,教师应重视工匠精神,了解工匠精神,并具备工匠精神。同时,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将工匠精神形象化,为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提升学生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辉.工匠精神融入信息技术课的路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5):204-205.
[2]周科.高中生“工匠精神”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培养[J].新课程,2017(4):233.
[3]蒋文亚.信息技术在中职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11):34.
作者简介:
秦华强,湖南省郴州市,湖南省郴州市第五完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