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基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有关思考

2020-04-14彭琼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主性初中

摘 要: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习惯与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道德与法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而且,道德与法治关乎学生本身的品质,必须要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制;自主性

一、 前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正处于转折的阶段,学生的心智开始成熟,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道德与法治可以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课本教学为主,让学生难以学习到道德与法治的精髓。而且,在传统的课堂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高,学生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听众。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充满兴趣,愿意去思考道德与法治的内容。

二、 自主性在初中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性

自主性主要是人在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状态。是否具有自主性是衡量一个人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标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下具有正确的心理。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关注道德与法治精神。而且,自主性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很多事情都要依靠学生自己。学生的自主性越高,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越多。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三、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很多初中学生的认知中,只要一提起道德与法治课程就会觉得无聊。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直以念书为主,将书上的文字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失去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从而使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的理解也仅仅存在于文字的表面。教师要认识到初中阶段的教学与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基础阶段,更多的在于知识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应该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二)脱离生活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普通的课程有所不同。道德与法治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的培养,而且,道德与法治的事件每天都存在于生活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主要是以课本教学为主,忽视了生活实际,既会影响到學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精神的培养。总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脱离了生活实际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

四、 基于自主性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采用讨论性的教学方式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必须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组成不同的小组,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尽量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在采用讨论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监督的作用。讨论式的课堂会相对比较乱一些,教师要做好课堂秩序的管理。而且,教师也要关注于学生的讨论过程,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讨论之后,学生也要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再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了正确的认识。

(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主要是以课本为主,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能够将书本上的文字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教学形式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将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多媒体对于知识的展示是多层面的,不仅有文字还有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对于知识具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多媒体中还包含很多的资源,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也要注重结合其他课程,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

(三)结合热点事件进行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的提高,教师要促进学生的思考。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热点事件进行教学。社会中的很多热点事件都会涉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师结合生活中事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在课堂中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同时融入道德与法治精神。结合热点事件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运用知识的习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生活,特别是道德与法治知识,更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注重引用生活中的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自主性。

五、 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将教学与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张蕾.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56-57.

[2]冉晓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及方法[J].好家长,2019(12):140.

[3]熊书玲.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分析[J].农家参谋,2018(12X):184.

[4]唐聪颖.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培养[J].新课程,2018(2):200.

作者简介:

彭琼,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性初中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成员自主性视角下社会组织自主性探析
国内教师自主性研究的回顾与建议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