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04-14李红阁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阅读教学

李红阁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多思敢问、大胆想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为社会的发展造就更多迸发着时代火花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阅读是最富有个性的学生和创造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阅读教学改革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动机

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才会有发现和创造。质疑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常用疑点,常有问题,才能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在疑问中创造和更新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针对关键性的词“野”,设计出这样的疑问:“野”是什么意思?平时的“野”字一般指什么?本文的“野”字又是谁?“野”字突出索溪峪的什么特点?就这样一问套一问。一层层深入,使学生不断进行推理。始终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

教学中我还为学生指点发问的途径,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如:从课题入手质疑,从课中句子质疑,从课尾入手质疑。从教师板书入手质疑,从课文插图入手质疑。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学生从课题入手,问:伯牙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找出答案。理解知音难觅,由知音来贯穿全文。

二、 引导想象,善用假想,培养创新思维。

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有想象的参与。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文章,包含着省略号,它们就是作者有意留下想象的空间,发挥读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填补这些空白,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将是大好机会。我在教《穷人》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内心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比如:丈夫回来知道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怎样做?在通过他们的对话,来引出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善良。学生也通过读、想丰富情感的认识,发展成了形象思维。

运用假想性推测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的另一条途径。所谓假象性推测,就是教学中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有意引导学生开展“如果……会怎样”的讨论。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启发学生的假想“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会怎样呢?”如果你遇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做呢?我们利用这一能够创造想象的因素,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又在发挥想象中使自己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 启发学生求异,扩展创新思维。

以往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统一”,词语解释、分段、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作文甚至朗读,都要统一的标准,求同过多,易形成“人云亦云,缺少创见”的弊端。而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失去了创造和自学能力,百害而无一利。“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对学生的意见,独创尊重的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求异情景。对同一学习任务可以鼓励启发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当我们充分理解詹天佑的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及爱国精神时,就“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讥笑我们,也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教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大大的增强。

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善于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性的语句让学生分析理解,逐步引入主题,把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我们提出的问题就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后做出正确的回答。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那些从未回答问题又想回答问题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让他们有一种成功感。

四、 诱导体验,促使乐于创新

基础教育是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体现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尽可能多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智慧,尽力捕捉他们身上的表现和潜在的智慧,诱导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角色表演来理解内容。田忌在第一次赛马中失败,内容简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读议第二次赛马时,我要学生自由组合,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演示,允许其他学生在演示中提意见。表演完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让田忌取胜呢?由于学生有了亲身演示体验,很快就知道其他马的出场顺序,田忌都不能取胜。有位学生摆出四种马的出场顺序,画出示意图,有理有据地说只有按孙膑的这种做法,田忌才能取胜。我觉得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的理解,当学生独创出一些有个性的想法时,每次我都用惊异的表情,赞赏的目光,激昂的语气感叹:“你真了不起!”等给孩子以表扬,让孩子在表扬肯定中体验参与的兴趣,思维的趣味,成功的快乐,树立起“我也能发现”“我也会创造”的信心,从而学会创新、乐于创新。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指导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让他们有成就感,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们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的发展也对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李紅阁,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大柳河镇西码头中心校。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阅读教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