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学习与讨论的根本要义
2020-04-14董巧霞
[摘要]当前各地掀起的“大学习大讨论”热潮旨在促进思想解放、更好地完成工作对标。其前提是明确学习理念,并在具体工作中处理好“学”与“仕”的辨证关系;具体方式是“讨论”,通过“发其纷争”以达到更好的治理的目的;核心在人,贯彻实施大学习大讨论的内容关键还在于个人主动性地发挥和自我价值地实现。本文拟从“学习”“讨论”的根本要义出发,结合历史经验对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所应遵循的理念做一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习大讨论;思想解放;新发展理念;延安整风
[作者简介]董巧霞(1976-),女,汉族,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人,中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委党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历史学。
[中图分类号] D2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2-0055-03
习近平关于思想解放、新发展理念等系列论述提出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都以“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展开学习、研讨和实地调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如何推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发展,切实为当前社会发展服务,将各项学习讨论内容落到实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习大讨论的前提是学习
(一)明确“学”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学习是大学习大讨论的前提。讨论不是不明情况的讨论,要做到内心清醒,目标明确,首先在学习。因此,学习是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首先要从“学”入手。
何为学?学,字形采用“教、冖”会义。“冖”是“坰”的省写。《尔雅·释地》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①所以许慎说:“冖”表示尚处于蒙昧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处于学之道的边远的地方,要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前人留下的各种知识才能够逐渐接近事物最根本的内核。《说文解字》对于“学”的解释是:“学,觉悟。”②进一步指出学习不仅是要学习具体的知识,更要最终达到对于历史沉淀下来的规律性的认识,至于觉悟之状态。要达到觉悟之状态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为了达到觉悟之状态,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具体知识之运用,更要有所觉悟,在对规律性把握的基础上,让具体知识真正为我所用,做到灵活创新,这才是“学”最根本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所谓“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更是个人意识的不断觉悟和对具体知识创新应用的过程。
(二)坚持“学”与“习”相结合
对于学到的知识还要注重“习”。《说文解字》曰:“习,数飞也。”③钱穆先生认为:“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如此做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稳固已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求“温故而知新”,以鸟数飞来申明,学习不仅仅是反复地练习拍打翅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腾空而起的飞跃。反映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不断地实践,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从“登堂”到“入室”的质变。
(三)注重“學”与“仕”的辩证统一
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还要处理好学和工作的关系。《论语》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④,学有余力则要出去做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又需要继续学习,孔子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⑤所以做事有余力则要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不是简单反复,而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延安整风运动同样是一个大学习大讨论的过程,而且这次大学习大讨论是首先从党员干部的大学习开始的,学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在动力。运动前夕,1939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陈云撰写的《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他指出:“以为只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尽了对党的全部责任,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可见,党员加强自身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职责所在,还是改进工作的重要条件。”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大学习大讨论的先声。紧接着1941年,毛泽东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这通常被认为是整风运动正式开始的标志。针对党内许多人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在运动之初提出的时间少、水平低等困难,毛泽东指出:身为共产党员就要学习理论,共产党员的真精神就是能够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已有的问题,而不是回避和躲懒。鼓励全党同志灵活运用“挤”“钻”和“学到底”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坚持学习。
整风运动中,为了加强对全党整风运动的学习领导,中共中央还先后发出《中央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关于高级军事干部学习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并成立了中央高级学习组,确立了具体的学习制度及检查监督制度,将大学习真正推广开来。大学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而且有力地推进了整风运动的发展。
二、大学习大讨论的方式是讨论
延安整风运动掀起了一个大讨论的高潮,在讨论过程中做到了讨论目标明确,讨论过程坚持循其理、合其宜、守其法,并最终实现了“得其治”的目标。试以其为例,分析如下:
(一)讨论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延安整风运动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整风运动之前,毛泽东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文章,提出了普遍而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六届六中全会上再一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张如心《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等一系列文章又进一步推动了整风运动的大学习和大讨论进程。做到了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层层推进。
(二)讨论过程注重“发其纷争”
讨论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扬民主,是否能够充分地“发其纷争”是决定讨论效果的重要因素。道不辩不明,理不辩不清。只有充分地“发其纷争”,才能更好地看清问题的所在,只有深入地讨论,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情的症结。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依靠集体力量”和“发扬党内民主精神”的方法解决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他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要消除党内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倾向,“非有一个全党的动员是不会有多大效力的”,“非经过各种步骤,使大家觉悟成熟不可”。因此在整风运动中做了广泛地动员,调动了全党的积极性,广泛地展开大学习、大讨论,将问题反复探讨切磋,有力地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和认识。
(三)坚持讨论过程“循其理”“合其宜”
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等深刻分析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根源、本质和危害,同时引导全党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指出:“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不仅有理论的深入探讨,而且注重将理论的探讨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理有据地推进讨论,始终本着“循其理”“合其宜”的原则和路线。
(四)讨论形式应遵循恰当的法度
整风运动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总方针,运动中广泛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反对“无情批判”,坚持“实事求是”,最终达到统一思想、团结一致的目的。整风运动给人们的启示是,即便是广开言路的讨论也要遵循一定的法度,不能任意而为、毫无节制,这样才能保证讨论的内容不偏离原定的方向,保障讨论的结果有助于个人素养的提升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五)讨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治理。
延安整风中讨论的目标始终十分明确,而且过程中始终注重方向引领,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泛泛而谈,虚妄空谈,最终达到解放思想,统一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了“得其治”这一终极目标。所以,延安整风中大讨论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三、大学习大讨论的核心在人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⑧大学习大讨论是否能够产生实效,学习讨论的内容是否真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关键还在于人,人是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的核心要素。
(一)树立“修己安人”的理念
要将大学习大讨论落在实处,就要树立“修己安人”的理念。首先要认识到学习讨论的目的不是为己,而是为人。其次要认识到欲要“安人”,先要“修己”。凡事要先从自身做起,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求,再从客观现实中找答案,才能做到有方向有目标,也才能真正将学习讨论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再次,“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⑨,只有确立了“为人”的意识,才能真正克服自身的主观认识和倾向,真正做到从客观实践出发,做到从人民利益出发,做到真正从工作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自我工作方便出发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确立“反求诸己身”的思维
确立“反求诸己身”的思维,就是要做到遇事首先不是向外尋求,而是向内反省。马克思主义认为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如果没有内因的主动性的发挥,没有自我的提升和完善,只依赖于外部力量,只纠结于外因,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无意义的。孔子曾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⑩孟子承其旨而言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反求诸己”体现了生命践行中自觉自反的精神。只有人首先做到自觉地反省自身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将自己置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才真正有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
(三)拥有严谨的态度
在大学习大讨论的过程中,既要有“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的豁达胸怀,也要有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分辨是非曲折的能力。孔子曾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对于所“闻”之事,要有所判断,有所取舍,不可一概而论。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新的解释,希望通过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来消除党内存在的分歧,也为大学习大讨论确立了一个重要原则,保证了大学习大讨论的方向。习近平也曾引用荀悦《申鉴·俗嫌》篇中的论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这一准则对今天大学习大讨论仍然极具指导意义。只有严谨的态度,才能真正使得学有所用,论有所出,并采用得当。
大学习大讨论不仅仅是一场学识的碰撞和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和工作的对标。如何让这场大学习大讨论的内容落地生根,如何使之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这才是追求的目标所在。正如孔子所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为此,在当前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中,不仅需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还要明确学习讨论的目标,理顺学习讨论和具体工作之间的关系,更要将大学习大讨论的内容切实地落到实处,让所学所思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发挥效能。
[注释]
①尔雅·释地.尔雅正义.中华书局,2018年1月.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④⑧刘宝楠.论语正义·子张.中华书局,2016年1月.
⑤刘宝楠.论语正义·卫灵公.中华书局,2016年1月.
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⑨刘宝楠.论语正义·宪问.中华书局,2016年1月.
⑩朱熹.四书集注·中庸.岳麓书社,2004年8月.
?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岳麓书社,2004年8月.
?刘宝楠.论语正义·阳货.中华书局,2016年1月.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5月.
?刘宝楠.论语正义·子路.中华书局,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