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对企业运行的影响
2020-04-14王志伟
王志伟
摘 要: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是关系到企业运营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在企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阐述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并讨论人工成本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和劳动生产率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策略。
关键词: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企业运行;控制策略;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023-02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企业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我国中小型企业以人工成本低、薪资体制多变的特点,得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占有主要地位,是促进国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必须以创新的思路才能拓展出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人工成本的定义主要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企业职员以自己的劳动得到相应的报酬,其中含有企业为职员缴纳的各种保险;第二层面是指企业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为培训员工所花费的资金。传统思想下,大部分人认为企业成本只包括职员获得的薪资,但其实针对培训所花费的资金也在企业成本中占有着很大比重。劳动生产率也可称为劳动者的生产能力,能力的高低以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同一产品的数量多少为标准来衡量,对企业的企业运营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有着直接的作用。
1.控制人工成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前提。控制人工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快速且稳定发展。企业投入人工成本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企业职员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还需要职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发展进程中,其生产制造产品的价格与成本都随着市场波动而发生一定变化,同时产品数量以及质量决定着企业经营效益,而劳动生产率与产品数量以及质量息息相关。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追求“低成本,高收益”,都希望以较低的人工成本以及高质量的生产率来推动本企业的快速发展。控制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以某种措施实现自我控制,在此前提下保证企业“不超载,不空载”,并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企业员工获得一定的益处。
2.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控制人工成本的最佳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一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得到了提升,获得了更多、更优质的产品,但其生产成本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该产品的利益得到了增加。利益的增加一方面可以加快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员工的生活水平。控制人工成本也是为了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可从绝对与相对两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绝对控制人工成本就是指企业以职工总量以及薪资调整来进行控制,如某一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了裁员的方式;再如某一企业的薪资多年来不增反降,这种方式在表面来看是达到了控制的目的,但对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积极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相对控制人工成本是指将企业员工的薪酬与其劳动能力关联到一起,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员工能够产生多倍效益,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人工成本对企业运行的影响以及控制策略
企业职员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成本在企业运行中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的能力有着潜在性、爆发性的特点,只要能够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就可以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劳动力密集的状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地提升,企业职工对薪资增长的渴求也日益增强。为了降低职员流动性、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职员需求,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一方面限制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企业创新行为是一种丰富的知识生产活动,创新行为的作用以及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也需要高质量、高素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加入。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职工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行为极其重要,而对职工来说,提升薪酬与加强培训则是思维发展的动力与关键途径。因此,应合理增加资金投入,使得人工成本上升的同时企业创新行为得到进一步拓展。从广义上来讲,人工成本的变化对企业运行的影响能够直接通过人力资本力量以及相对价值体现出来,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双重的影响作用。
企业运行中人工成本的控制策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第一,从企业职员的角度出发,大部分职员对待岗位的态度以及积极性与薪酬有着必然联系,大型企业中都是根据职位大小来决定薪资高低的,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层管理者与企业一般职员薪资相差过大、职员心理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将以职位设定薪资的影响控制在职员普遍接受的范围之内,根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以工作性质与工作年限为准,对在企业担任高强度岗位以及特殊岗位的职员和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标准的职员给予相应的福利与提升空间。其次,要结合当地薪酬的综合水平,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不合理补贴的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估,考虑每个岗位的市场价值,并以此为参考物,合理调整薪资。再次,企业还需要根据职员的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论功行赏,软硬并施,奖罚分明”的政策,使企业职员感受到公平对待,进一步增加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从企业培训投入的角度出发,培训投入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针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的,新入职的员工对岗位职责、岗位需求方面的认识不足,其专业能力与岗位匹配度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企业需要在各个方面展开综合性的培训。为了有效地控制投入成本,可以采取“一带一”的培训方式,主要是借助老员工的能力来带动新员工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并在带动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能力,这种方式对老员工的需求较高。因此,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老员工的吸收能力与应用能力较强,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培训目标。除此以外,企业還应当重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的培训,使得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正确认识岗位的进步空间,进而有效地降低人员流失对企业运行造成的影响。
三、劳动生产率对企业运行的影響以及提高策略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运行发展。在企业实行固定薪酬的情况下,主要利润就来源于劳动生产率,在实行“计件式”不稳定薪酬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就越高。现如今,决定某一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企业的规模也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劳动生产力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劳动生产率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高,企业就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低,企业的快速发展与稳定运行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企业运行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策略:首先,不管是对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来说,技术含量以及职员素质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只有各项生产要素以及生产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职员的作用。例如,根据某一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因其在人力资源上的经济投入过多导致企业经营效益降低,也影响了企业的稳定运行。而另一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从而导致多数岗位失职、生产停滞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展开合理的人员配备以及资金投入,实现“余则分流,缺则弥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人手不足或者人才浪费的问题。其次,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者是企业中的每个部门以及每名职工,所以必须要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重点抓住各个部分之间的平衡、配合以及管理。如果某一部门人员缺乏,且与其他部门之间配合不足,则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益,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例如,某一大型生产加工企业,将一线操作岗位、行政岗位以及后勤岗位合并到了一起,但却没有抓住职员之间的配合以及管理,导致在夜班岗位出现三班倒换人中断的问题,多数员工心里不平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尽职尽责,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此可见,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以及相互管理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加快企业运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再次,企业运行过程中对职员的激励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这里的激励要求指的是激励水平,不仅是薪资的提升,更多的是为职工提供可以将知识转换为资本的机会。如某一项目的研发可以鼓励有能力的人才进行竞争,通过激励的竞争选取更可靠的方案,并在研发成功后将该项目中的专利置于相应职工的名下,促使企业员工始终保持着干劲与激情进行创新,并在各自的岗位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想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就应当正确认识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其对企业运行的影响,从控制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两大方面做起,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龙小兵.全面预算管理与对标结合以可持续成本管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中国盐业,2014,(9):4-7.
[2] 解立峰.合理调控企业人工成本服务我省实体经济发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7,(12):39-41.
[3] 姚先国,曾国华.劳动力成本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35-143.
[4] 周念利,田默,林珊.中国服务业开放对现代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J].亚太经济,2016,(1):63-69.
[5] 陈国强,罗楚亮.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决定的性别差距——来自我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6,(8):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