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留学生缘何来桂
——基于东盟在桂留学生留学动因的实证分析
2020-04-14岑晓潼
岑晓潼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本的流动等因素深化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留学生教育是其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广西依托地理位置、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地区特色,成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区的前沿。近十几年来,广西已成为接收东盟来华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2015年就有五分之一的东盟来华留学生在广西就读[1],并且广西高校所接收的绝大部分留学生来自东盟国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该校累计接收的留学生中,90%的留学生来自东盟国家[2]。
留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权衡利弊的过程。在全国范围来看,广西地区总体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并不算突出,但却吸引了越来越多东盟留学生来桂接受高等教育。根据美国比较高等教育专家阿尔特巴赫研究人才流动的推拉理论,推力指的是输出地区中促使人才外流的驱动因素,拉力指的是人才接收地区中吸引人才流入的拉动因素[3]。结合东盟留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广西地区的特殊性,探讨广西吸引东盟留学生的拉动因素,对其发展面向东盟的留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哪些动因是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是关键动因;二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东盟留学生的来桂留学决定。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中东盟在桂留学生指的是来自东盟国家、就读于广西高校且以攻读学历学位为目的的留学生。选取学科门类较丰富、留学生规模较大的G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57份,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率为86.5%。在参与调查的147名东盟留学生中(见表1),男女比例分别为36.1%和61.2%;从国籍分布来看,除新加坡和菲律宾外其余东盟国家均有受访留学生,其中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老挝的人数最多,占总样本数的92.5%;从来桂攻读的学位来看,学士、硕士以及博士的比例分别为52.4%、42.2%以及3.4%,从专业来看,学科专业较为丰富,涉及11个学科专业,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言类专业,比例为40.8%,其次是管理类专业,比例为14.3%。
(二)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专家意见形成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动因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人口学信息调查、关键性留学动因调查以及留学影响因素调查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口学信息包括留学生的性别、国籍、攻读学位以及学科专业。第二部分关键性留学动因调查包括19项适应其来桂留学的动因陈述,以选择排序题的方式呈现,要求留学生选择最为关键的5项动因并按关键程度进行排序。第三部分留学影响因素调查包括19项适应留学生来桂留学的影响因素陈述,以李克特五点量表题的形式呈现,从完全不认同到完全认同赋值1到5分。其中,关键性动因与留学影响因素的变量相互对应,陈述略有变化。
表1 留学生基本情况
对问卷第三部分的留学影响因素量表进行了信度及效度分析。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5,说明量表可信,测验结果一致性程度可接受。通过KMO检验对量表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的KMO统计量为0.764,认为量表有良好的效度水平。
(三)统计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三、结果分析
(一)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关键性动因的描述性分析
通过统计量的大小来判断各留学动因对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选择的关键程度。表2分别列出了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关键性动因排序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前三项动因。有超过三成的留学生认为“广西高校提供奖学金”是其选择广西作为留学地的首要动因,12.9%的留学生认为“广西社会环境较安定”是其选择来广西留学的第二项关键动因,其余动因的被选择频次之间仅有百分之一左右的差异。表3为19项关键性留学动因被选频次从大到小的排序。19项关键性动因均有被选,被选频次排在前五的动因分别涉及奖学金、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设施、自然环境以及本国留学生人数。超半数留学生认为奖学金是其选择广西作为留学地的关键性动因之一,少于10%的留学生认为广西高校的知名度是其来桂留学的关键性动因。
(二)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1.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统计学要求,因子分析中样本量至少是变量数的5倍以上,且样本数在100以上,本研究的样本量满足条件。因子分析可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进行信息浓缩后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能进一步阐明变量间的内在关联。以特征值大于1作为因子的提取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进而提取因子。为便于因子的合理解释,需将在所有因子上载荷值均小于0.5的变量删除,重复进行因子分析,直到得到合理的因子模型。最终由13项变量得到了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模型,其Bartlett's球形检验统计量Sig.值接近0,说明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KMO检验统计量为0.763,说明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程度尚可,能得出较为满意的因子分析模型。
将变量所在因子上相对较小的载荷值省略,得到四因子模型(见表4):因子1在高校口碑、教学质量、学习生活条件、开设课程的留学动因上有较大载荷,因此可命名为高校因子;因子2在风景文化、本国留学生数量、社会环境上有较大载荷,因此可命名为环境因子;因子3在生活成本、距离、学费上有较大载荷,因此可命名为成本因子;因子4在入学机会、亲朋好友上有较大载荷,因此可命名为机会因子。四因子模型累计可以解释的方差达61.540%,高校因子对方差的解释量最大(17.546%),其次分别是环境因子(17.098%)、成本因子(16.909%)以及机会因子(9.987%)。在SPSS21.0中将各因子得分分别保存为新变量FAC1_1 ~ FAC4_1,再将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到东盟留学生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综合得分公式:
Score=0.285FAC1_1+0.278FAC2_1+0.275FAC3_1+0.162FAC4_1
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公式可求出所有东盟留学生的来桂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综合得分。
表2 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的关键性动因(1)
表3 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的关键性动因(2)
表4 东盟留学生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2.因子模型的通用性分析
判断四因子模型是否适用于不同人口学信息背景的东盟留学生,需借助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的东盟留学生的因子综合得分差异性以及借助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国籍、学位、专业的东盟留学生的因子综合得分差异性。
分别对不同性别、国籍、攻读学位、学科专业的留学生的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Levene 检验的显著性均大于0.05,可认为数据满足方差齐性的要求,可以进行t检验及方差分析。t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东盟留学生在因子综合得分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Sig.值=0.649>0.05,见表5)。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不同国籍、攻读不同学位、不同专业的东盟留学生在因子综合得分上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显著性值均大于0.05,见表6)。
综上,可以认为性别、国籍、学位以及专业这四个人口学信息变量对留学生的留学影响因素因子综合得分均没有显著影响,留学影响因素四因子模型对东盟在桂留学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表5 不同性别的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综合得分比较
表6 不同国籍、学位以及专业的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综合得分比较
3.留学影响因素评分的描述统计
将留学影响因素的评分均值进行降序排序,评分最高的五项留学影响因素分别所属环境因子(四项)以及高校因子(一项),评分最低的五项留学影响因素分别所属高校因子(两项)、成本因子(一项)以及机会因子(两项)。通过描述统计得出四个因子的评分均值,从大到小分别为环境因子、高校因子、成本因子以及机会因子,一方面反映了东盟留学生在选择来桂留学时的关注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东盟留学生对广西留学教育的评价(见表7)。
表7 留学影响因素的评分均值、标准差及所属因子
四、结论及建议
(一)奖学金激励是有效的吸引手段
研究结果显示,有过半留学生认为学校提供奖学金是其来桂留学的关键性动因之一,奖学金激励无疑是当下广西地区吸引更多东盟人才的有效手段,应当继续完善公正合理的奖学金激励体制。
其一拓展奖学金的经费来源。目前来桂留学生的奖学金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拨付,个别高校自设学业奖学金,如广西大学的君武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来源过于单一。应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的分级分类,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奖学金制度,拉动更多的社会、民间资助,拓展社会捐赠奖学金的渠道与规模。
其二发挥奖学金的调节功能。奖学金既是有效的吸引手段,同时具有调节功能,可通过奖学金的申请条件来达到调节效果。目前广西地区东盟留学生国别规模两极分化,教育类别仍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专业以汉语言为主。可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奖学金,配合针对性的宣传,改善国别集中化的现状,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引导留学生学科多元化。
其三优化奖学金评选细则。留学生的奖学金评选往往不像其他奖学金评选有详细的评选细则来对学生的学业、活动、思想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这导致其中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遭到质疑,对留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发挥不了激励作用。可明确奖学金评选的各级指标,根据学校实际设置指标权重,将奖学金评选量化处理,透明化评选过程及结果。
(二)注重高校留学教育内生维度的发展
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实质上是一种教育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东盟留学生来桂留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模型中高校因子最为重要,反映了东盟留学生在择校时,会优先考虑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水平:关注学校的教学水平,包括教学质量、开设课程、师资水平、学术水平等,教学水平是高校发展留学教育的关键,也是吸引全球优质生源的关键;关注学校的硬件条件,包括校园环境、硬件设施、住宿条件等,关键性动因调查的结果显示,32.7%的东盟留学生认为高校的学习、生活设施完善,校园环境好是其来桂留学的关键性动因之一;关注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学校留学教育在国际上的水平以及生源国对学校留学教育质量的认可往往影响着留学生的选择。前两者属于学校的内生维度,后者属于外生维度,内生维度可通过自身的优化和发展来促进外生维度的提高,外生维度又可通过自身的提高来吸引更多优质的教学和管理资源促进内生维度的发展。因此,地区在发展留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高校留学教育内生维度的发展。
其一加强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广西高校均基本下设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交流处来专门负责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各项教学培养工作则由各院系负责,而本国学生的管理与教学是由所在院系的系统、完善的学生工作体系覆盖,相比之下留学生管理队伍往往显得疲于应付,使得留学生游离于管理体系之外。高校可完善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制度,将管理和服务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符合本校的管理特色,且应在各院系设置专门的留学生管理人员,形成国际教育学院统筹、各院系相关部门落实的留学生管理模式。
其二打造面向中国-东盟的留学教育学科群。广西地区东盟留学生多以学习汉语言或相关中国文化为主,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亟需大量综合性人才,但留学生大多存在汉语能力较差、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思维方式不适应等情况。可打造“语言+专业”的留学教育学科群,将汉语与管理学、经济学或法学等学科结合,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采用交际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与科研训练计划法相结合的方式[4],一方面可以改善专业类型单一化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达到综合性高级人才培养的目的,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区联动宣传
环境因子在四因子中标准差最小且评分均值最高,处于比较认同水平,此外,在关键性留学动因的调查中,分别有33.3%和27.2%的留学生认为社会环境安定和自然环境优美是其来桂留学的关键性动因之一。环境因子实际上代表广西的地区特点,属于留学教育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研究结果显示,东盟留学生对广西的地区特点认可度较高,反映了地区特点是吸引东盟留学生留学的重要因素。广西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其发展留学教育的必要条件,不和谐的公共环境会制约留学生的留学选择。广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少数民族文化催生发达的旅游业,由于地缘靠近东盟国家,因此在提供相关旅游服务上会更具针对性。据调查,旅游是来华留学生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第二课堂”[5]。因此,在招生工作中可将两者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联动宣传。
其一针对招生对象制定招生策略。广西地区留学教育对经济水平相近、高等教育质量相近、地理距离相近的东盟国家留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可鼓励高校在积极参加教育展的同时,到东盟国家的重点大学进行宣传交流,提供面对面选拔的机会,发掘东盟国家优秀的高层次生源。此外,还可以加强东盟国家以及地区内对中国-东盟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将人才需求落实在招生定位上。
其二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特点进行联动宣传。根据上述调查分析,留学地的社会、自然、民族文化等地区特点是大多东盟留学生留学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广西地区高校面向东盟学生进行招生宣传时,可适当结合地区的区域特点,对地区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风光、人文风俗进行宣传,加深东盟学生对地区及地区高校的了解,有利于提高东盟学生的留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