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市茶叶气象追溯体系建设分析研究

2020-04-14何剑勇刘亚明邱东云戎正钢唐海云临沧市气象局

新商务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沧普洱茶茶树

文/何剑勇 刘亚明 邱东云 戎正钢 唐海云,临沧市气象局

1 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1 背景

据2016 年统计,临沧市栽培茶园总面积135.4 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2 万吨,茶叶综合产值90 亿元。涉茶人口众多,全市23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0 万,与茶产业有关的就有160 万人。

1.1.1 茶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

临沧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148.9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市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 值偏酸,适宜茶树生长。

1.1.2 茶树资源

临沧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有茶组植物4 个系,8 个种,其中大苞茶为特有种。境内有野生茶树群落80 多万亩;有古濮人3200 多年前种植遗存的世界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古茶树——凤庆香竹箐茶树王;有云南大叶种茶发祥地——双江冰岛古茶园;有记录茶树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完整驯化进程,被誉为“茶树自然历史博物馆”——云县白莺山古茶园;有集中分布面积1.3 万亩,经国内外著名植物学家和茶叶起专家鉴定,世界上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强——双江县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有蜚声海内外的顶级古树名山冰岛茶和昔归茶;有永德忙肺茶、沧源怕迫茶、镇康马鞍山茶、耿马户南茶等名山茶。

1.2 临沧茶叶生态气候追溯体系建设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临沧茶叶产地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海拔、经纬度、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及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日照、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进行监测,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地生态气候追溯体系,从源头上保证茶叶质量。

1.2.2 构建影响普洱茶原料生长和品质以及原料生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动态气象指标。

1.2.3 针对综合动态气象指标,形成具有一定空间和时间密度的普洱茶原料产地环境气象数据采集监测和传输系统,构建普洱茶原料生态环境数据支撑。

1.2.4 基于普洱茶原料生态环境数据支撑,应用时空统计分析方法,对普洱树茶原料生长周期内的生态环境气象指标进行时空动态模拟,达到对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点所产普洱茶的生态气象环境状况进行高精度数字化溯源的目的。

1.2.5 普洱茶市场的繁荣,给临沧茶产业的发展带起了生机和活力,临沧作为普洱茶主要产区,其品牌形象相对滞后,制约了临沧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为了提升临沧普洱茶总体质量,建立茶叶生长数据库,研究发展具有临沧茶叶产品特性和民族特色的品牌。

2 追溯体系建设内容、监测项目和数据收集

2.1 建设内容

2.1.1 建立茶叶气象专业监测系统,着力为茶叶气象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市、县监测资料传输系统,初步完成临沧茶叶气象专业观测网建设的布点工作并建立监测资料数据传输与数据库系统。

2.1.2 建设云数据仓库平台,主要是在建设茶园生态气候监测网,采集生态气候数据的基础上,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集成气象、土壤、普洱茶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加工产品质量数据,以及市场、行业等数据,建立云数据仓库(见下图)。

2.2 监测设备及观测项目

2.2.1 监测设备

专业气象观测站拟采用DZZ4-AOSA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包括农田小气候观测子系统、作物发育期观测子系统、实景监控子系统及供电子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2.2.2 建设茶叶生态气候观测。观测要素包括:风、压、温度、湿度、雨量、裸温、茶叶冠层叶片温度、光和有效辐射、总辐射、日照、地温(10 cm、20 cm、30 cm、40 cm、50 cm)和土壤水分(10cm、20 cm、30 cm、40 cm、50 cm)。

2.3 数据收集传输系统

针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具有覆盖面广、分布离散、数据量小和数据传输密度大、突发性高等特点的数据采集任务,利用GPRS 无线网络接入时间短、实时在线、传输速率快和按流量计费的低成本特性,将INT ERNET 作为自动站的GPRS 网络接入链路,实现整网内自动气象站数据的高密度、实时高效、准确可靠传输。建设茶叶气象专业观测数据服务器,各站点数据统一通过INTERNET 接入数据收集平台。

3 自动站建成后产生的效益

3.1 应对市场竞争,对茶叶生长进行溯源,全面提升茶叶品质。

3.1.1 对临沧茶区茶叶与气候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充分挖掘临沧茶叶生态气候资源,为下步提升临沧的茶叶品牌质量,建立基础依据。

3.1.2 对茶叶生态气象环境状况进行溯源,最终实现消费者通过网络产品二维码识别、获取产品信息的目的。

3.2 挖掘我市气候资源,对气象防灾减损、农业生产、扶贫攻坚提供依据。

3.2.1 通过茶叶产品质量气象追溯体系的建设,可同时为茶农及生产企业提供农业气象防灾减损气象服务。

3.2.2 利用我市优质的生态气候资源,推进茶叶产品质量气象追溯体系微平台等系统对接,探索新型的产品追溯、查询体系模式,通过质量管控、渠道整合、技术整合、品牌建设等能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精准管控。

猜你喜欢

临沧普洱茶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茶怎么泡
临沧市:建设红茶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