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题:小学数学有效审题的前置

2020-04-13顾小玮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读有效性小学数学

顾小玮

【摘  要】  有效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在小学生解题过程中,由于审题不清造成的解题错误屡见不鲜,而导致学生阅读审题无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阅读有效性措施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以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为主要依据,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对读题、审题进行归纳总结这几点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有效性;策略

有效审题是小学生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新课改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数学。通过将读题、审题作为首要教学任务,不断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使学生认真和仔细阅读数学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开启读题指导,激发学生的审题意识

小学生处于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很容易使学生养成马虎、审题失误等不良习惯。基于此,教师一定要从课堂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认知数学题,深入理解算理的应用情况,不断提升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重视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切不可给学生提供放纵自我的机会。例如,有些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容易借教师提供的讨论时间,开小差或扰乱课堂秩序。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纠正他们的学习错误,促进他们转变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数学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教师需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借助历史、地理、科普等知识,不断调动学生的探究欲,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数学。例如,教师在教学《一亿有多大》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浩瀚的太阳系,通过呈现小行星的个数,让学生明白一亿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在理解“一亿”数字意义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好奇心。再者,教师应从实际生活出发,给学生讲述一些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性的数学阅读。例如,教师可以依据新课改要求,给学生讲述一些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陈述他们对数学学科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最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完整阅读,提高数学解题的正确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题干内容长、知识关联性大的习题。通过批改作业研究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从而确定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当发现学生出现不认真读题的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阅读审题指导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对题目中的条件进行感知与体会;指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打破文字描述的抽象性,提高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回归算理,以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提高读题效率,夯实学生的审题能力

分析与总结解题方法是促进学生高效读题的重要手段。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读题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数学阅读训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观察、挖掘、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阅读审题指导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关键点,比如从问题入手,根据问题回顾题目中的线索。

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所有书本习题按照难易档次进行划分。通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习题,给学生做分析题干内容,以及筛取有用的数学信息的示范,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和审题,促进学生认真思考题设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题,让学生阅读该题的题干,要求学生找到问题的出发点以及解题思路,不断促进学生反复读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应加大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力度。通过给学生写板书,让学生学习教师的解题思路;通过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模仿,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素质,加强学生对数学阅读问题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运算律》时,可以在黑板上给学生讲述运算法则规律,帮助学生记忆运算法则内容,逐步促进学生提升解题能力。当学生解题出现困难时,可以依托笔记仔细读题,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率。最后,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数学重点信息的提取训练,逐步促进学生有效读题。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字与信息》时,可以根据书本上的习题对学生进行相关性的思维训练。通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解题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审题、思考、解题的整个数学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的阅读审题指导中,应基于一些学生“看关键字定方法”的解题习惯,引导其从题目本身入手,逐字逐句分析题目的含义,理清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题组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差异化题目中回归题目本身,在文字、数字信息中获取信息量。

三、开展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审读素养

开展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提升学生读题能力的有效办法。一直以来,学生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主要是由读题不充分,信息挖掘不彻底造成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大量的读题活动,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在解题过程中探求多元化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升读题、审题能力。

首先,为了深化学生的读题能力,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个性鼓励学生出题,让学生进行互考,逐步提升學生的数学素养。其次,教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流行的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自主读题、做题,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信息的加工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最后,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味性、针对性的数学文章,如《奇妙的数王国》《爱克斯探长》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让学生自由讨论阅读的感想,加强学生阅读经验的分享,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热爱数学,感悟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合理安排数学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数学的热情,是新课改下对数学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数学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给学生讲述更多的解题方法,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促进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首先,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给学生布置适当、适度的作业,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养成深入阅读数学的好习惯,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通过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讲述各种知识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最后,教师应优化读题技巧,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思维训练。通过让学生养成仔细辨认数学信息,认真翻译数学语言,以及充分思考信息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读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读题和审题学习抓起,通过给学生创造更多有效阅读的条件,不断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在最大限度上带动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读题的质量和效率,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菁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障碍分析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5(15):75.

[2]袁晓玲.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提高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112.

[3]褚敏.实施数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4):142.

猜你喜欢

阅读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