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020-04-13丛星星
丛星星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拓宽思辨的广度、启发思辨的角度、挖掘思辨的深度、提高思辨的精度,全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思辨能力
当前的中国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学生思维能力的培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良好的思维习惯,更要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它是一种独立思维能力,不受制于任何书本、任何人的影响和约束,传递一种追本溯源和不断反省的态度,它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以下探索:
一、引导对比阅读,拓宽思辨的广度
对比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甚至是阅读技巧等,同时它更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比阅读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同一题材的不同文本的对比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比阅读等。在对比阅读时,可以选择从主题思想、文章结构、表达方法、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在求同、求异的思辨过程中,获得判断综合归纳能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
以六年级上册《桥》为例,这是一篇微型小说,讲述了一位老支书在洪水来临之时,临危不惧,冒着生命危险,依靠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指挥村民们有序走过了村里唯一的求生通道——桥,而他自己和儿子最后却被洪水卷走的感人故事。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都为老支书那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所打动。接着,我引导孩子们对比阅读了雨果的《船长》。在阅读中,孩子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老支书和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最后同样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学生继续阅读,他们很快发现了两篇课文都描写了灾难来临时那令人紧张的险恶环境。还有学生找到了语言表达上的相同点,那就是为了突出情况的危机,人物的对话全都使用了短句的形式,当然这些短句也表现了老支书和哈尔威船长的果断沉着。最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最后也找到了不少不同点,在先让谁脱离危险,怎样让慌乱的人群服从大局、听从指挥等问题上,老支书和船长有着不同的选择。在讨论后,大家得出共识,这些不同是源于他们的身份不同,事情发生的国度、时间、历史文化背景也不同。
在这一案例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材料和充足的自主空间,在求同求异中,学生不仅更加透彻地理解了文本内容和形式特点,还把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视角从中国拓展到外国,增加了阅读量,拓宽了思辨的广度。
二、借助观点碰撞,启发思辨的角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思辨能力培养的关键。要想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到不“人云亦云”,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出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敢于思辨、乐于思辨。
以《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为例,在理解“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时,学生回答很到位:“这里表现了闰土的见多识广,同时也表达了‘我对闰土的羡慕之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时,我提出这样一个话题:“闰土拥有多彩的生活,令人羡慕,而作为富家少爷的‘我,生活就那么糟糕吗?你想,闰土从小就要帮父亲干农活,还要帮家里干家务活。而‘我呢?从小锦衣玉食,能读书习字,还有人伺候着。同学们,如果可以选择,你是选择过闰土的生活,还是‘我的生活呢?”同学们很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有人说:“我选择闰土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非常快乐。”也有人说:“我选择鲁迅的生活,因为小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学好知识,长大才能为国家做贡献。”还有人说:“要把他们的生活结合一下,既能好好学习,也能从大自然中感受乐趣。”……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自主组队,在交换观点中产生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在思辨实践中,他们既分享自己的理由,也从别人的发言中有所感悟,知道了不要盲从于教材或别人的想法,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同时,也知道了要多维度思考问题,有效地启发了思辨的多角度。
三、巧解认知冲突,挖掘思辨的深度
教材中有不少红色文本,体现着国家意志,承担着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因为有些文本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受限于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等因素,文本中传递的思想和学生的认知会产生一个冲突,干扰学生的思维。我们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内涵,探寻这些文本的当下意义,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思考。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五位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掩护群众的任务。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又一次放弃了赶上连队的机会,选择诱敌上山,最后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哪怕粉身碎骨呢?有学生回答:“他们非常勇敢,不怕敌人。”“他们还不怕死,是英雄好汉。”……显然,孩子们的思维停留在非常浅表的层面,他们不能体会到五壮士心中的“义”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走进壮士心中,为壮士发声,说说当时的心情。学生渐渐体会到这种“义”是一种民族大义,是尊重生命、践行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价值的体现,是对侵略者的憎恨、对战争必胜的信念的坚持,所以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选择了牺牲自己。接着,教师引导孩子们把目光放到当代社会,学生说出了很多如杨利伟、刘翔、袁隆平等英雄,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在践行着心中的民族大义,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奉献着。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由观察人物外在的言行,到走进人物内心,再回到当下,最后总结出民族大义是在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哪怕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这样的过程,巧妙地化解了学生认知与文本之间的冲突,把文本价值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着孩子的思辨能力向纵深发展。
四、斟酌字词运用,提高思辨的精度
词语是文本的基本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教师要为学生开掘词语的内涵,引领学生体悟词语运用的精妙,让学生在斟酌字词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词语、学习语言。对词语的斟酌正是学生辨析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如《乡下人家》一文,语言优美,用词妥帖。“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在教学这句话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其修辞手法,然后引导学生围绕动词“探”字展开思考:“这里的‘探字可否换成别的词呢?”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可以换成 ‘冒‘钻‘长等。”此时,我又适时引导思辨:“为什么作者独独用了‘探字呢?你能想象一下,笋是怎样‘探出头来的吗?”学生在换词的比较鉴别中,领悟了“探”字的妙用,想象到了雨后的春笋争先恐后出土的奇妙画面。这样的想象正是对“探”的深入感悟的体现。整个过程中,笔者紧扣语言表达的特点,将视点聚焦在词语的斟酌中,引导学生对“探”字进行思考与辨析,想象到“探”字背后所蕴藏的生机勃勃的画面,感受到了“探”的表达效果,训练了思维的缜密性,提高了思辨的精度。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求教师依托文本、立足语文课堂,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精心找准具有思辨性的契机,有的放矢地指导,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学生思辨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