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汉字书写教育,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0-04-13梁杏芳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汉字书写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梁杏芳

【摘  要】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那么汉字书写该如何落实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此文作者就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学习名人故事、欣赏名人作品、参与社会实践五方面进行阐述,发现汉字书写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和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审美鉴赏水平和创造力,促进自主发展,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汉字书写;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并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国家从三个板块、六个方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阐述。三个板块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一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运用汉字书写教育落实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写端端正正的中国字,做责任担当的中国人

汉字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是一种集音、形、义于一体的文字,也是世界唯一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身为炎黄子孙后代,我们为之而骄傲和自豪,更要写一手端端正正的中国字,才能配得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我们在教学汉字书写时,必须絲毫不能马虎,从教育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开始,教会学生正确掌握要领,为写好汉字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刚入学的孩子坐不定,注意力集中能力差,因此要让孩子们既容易接受,又容易记牢尤为重要。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编顺口溜帮助教学。例如在教学写字之前,我用顺口溜“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教会学生正确坐姿姿势;又用“两点捏,两点靠,掌心空,立掌写”来规范学生的握笔姿势。在运笔的过程中还强调写字的规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时刻不忘提醒学生“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让学生学会汉字书写法则,用正确的书写方法、美观的字形表音达意。也通过汉字书写的学习,懂得生活与汉字书写一样都要遵守一定的法则法规,明辨是非曲直、正确约束自己。更加明确要有责任与担当,时刻记住:我是中国人,书写汉字是我们的必修课程,我们要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

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人文底蕴

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书写并不会被取代,相反显得尤为珍贵,它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书写不但可以增强记忆,而且把书写者的思想与情感融汇其中,形成各自的特色,正所谓“字是人的第一张脸”。我们的中国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至今流传于世,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书法艺术成为我国的瑰宝、国粹。华夏子孙理应认真学习,维护汉字的辉煌与权威,并传承发扬!

因此,学校专门设置了写字课,低年级学习硬笔书法,高年级学习软笔书法。通过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校本书法课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础知识、懂得汉字的形体结构、掌握汉字的运笔方法等,从而感受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人文底蕴,最终达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逐步学会学习。

三、学习名人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要写好一手好字,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都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小故事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教育味。书圣王羲之把墨汁当蒜泥错吃了的故事可见他练字心无杂念、全神贯注。他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最终被称为“书圣”。又如明代书法家文征明一天临一次千字文,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直到九十多岁还仍然坚持每天孜孜不倦地练习书法。东汉书法家张芝临帖把池水都染黑了,从此人们就用“临池”来形容刻苦练字的人……像这样的大书法家的故事数不胜数。通过认真学习历代名书法家的学习小故事,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让乏味的书法练习更具吸引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可贵毅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更加坚定要写好一手好字,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四、欣赏名人作品,提升审美鉴赏水平,促进自主发展

临帖是练习写字最好的途径,也是必经的途径。但是选择怎样的字帖来临摹那是一门学问。老师教会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好字帖尤为重要,例如东晋王羲之的楷书作品《黄庭经》《乐毅论》,草书作品《十七帖》,行书作品《兰亭集序》等;唐朝欧阳询的楷书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行书作品《行书千字文》;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东方朔画像赞》《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行草作品《祭侄文稿》《论座帖》等;唐朝柳公权的楷书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学生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品味书法作品的文化魅力,在品鉴中提高审美水平。眼睛看多了美的作品,小手临多了美的作品,心里自然就装满了美的作品,日积月累下来,手上也写出美的作品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在变化与自主发展。

五、创设展示平台,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文化自信

写字教学本身是一项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学生的动手体验贯穿全过程。同时,写字又是枯燥的一项活动,如果没有学习的动力以及成就的喜悦支撑的话,难以让学生日复一日地坚持学习,更加难以成为陪伴一生的艺术追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创设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展示中获取成就感,获取再创作的源动力。例如在班级展示台张贴优秀书法作品、举办班级书写大赛、开展亲子共写经典名句比赛、每周梦想秀上露一手等等,让学生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欣赏。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春节前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到社区去写春联、送春联,街坊的声声称赞是对他们学习最好的奖励。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服务社区、服务街坊,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生活,关爱社会,实现个人自身价值。此外,送春联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但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送出的是美好的祝福与愿望以及对社会的关爱,送出的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书写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和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审美鉴赏水平和创造力,促进自主发展,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华夏儿女应当写端端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2]于魁荣.写字学科的育人功能[J].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1(10).

[3]杨文生.浅谈写字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技能开发,2001(12).

猜你喜欢

汉字书写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汉字书写,让传统延续美丽
弘扬传统文化抓实汉字书写基本功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