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博会:讲述多重“意义”
2020-04-13李前黄帅
李前 黄帅
一年起锚远航,两年遥过重山,三年览尽千流。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顺利举行,再次将中国的贸易力量汇入全球贸易之海。在2020年特殊之年,第三届进博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国如何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不惧流年:这边风景独好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约36万平方米,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累计意向成交额达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近40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累计进场65万人次;举办101场配套活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
从注册报名的采购商来看,年营业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达到2 238家,年进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近1 400家。从行业结构看,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企业采购商数量占比排在前3名,分别为30.6%、16%和8.2%,这与进博会展区行业设置匹配度较高。多家采购商在展会现场完成了大额订单签约。
尽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馆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但最终数据告诉我们:第三届进博会不惧流年风险,显示了其作为全球贸易展会的张力。而在此背后,国内市场平稳运行起到了强劲的支撑作用。
六大展区“导演”创新趋势
第三届进博会共设立六大展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汽车展区、技术装备展区、消费品展区、服务贸易展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
根据第三届进博会闭幕通气会公布的资料,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来自93个国家的1 264家企业参展。汽车展区汇聚了世界前七大整车集团,展区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参展面积超过90%。技術装备展区突出展示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等内容,引领行业创新趋势;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含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60余家。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成为第三届进博会面积最大的展区。服务贸易展区汇集金融、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文化旅游五大板块全球顶尖企业,全力打造智慧服务赋能全产业链。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数量最多,总数超过120件,制药行业排名前10位和医疗器械行业排名前14位的企业全部参展。首次设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约化展示了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和服务,企业报名踊跃,面积多次扩容。
专业企业“表演”真材实料
从国别(地区)看,日本、法国的参展商增长明显。其中,日本有4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比上届分别增长10%和16.9%;法国有8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比上届分别增长11.7%和7%。
对于进博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意愿更强,回头率超过70%。美国福特汽车、法国路易达孚、瑞士罗氏等跨国企业连续3年参展,米其林、雅培、耐克等知名企业首次参展,数十家企业已连续签约未来三届进博会。
“这是我们连续三届参加进博会,而且一届比一届的收获大。第一届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第二届获得了大订单,第三届在展期第一天就获得了意向订单。所以,我们对进博会非常有信心。”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吕树贤表示,虽然市场行情受到疫情影响,但自动化物流找到了突破点。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需要用自动化操作系统来替代人工,以维持自身正常运行及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该公司在第三届进博会现场展示了迷你自动化无人仓库场景,受到了关注。
在宏大与微小之间
在国外经济氛围焦虑的当下,真实的市场成为各国企业寻找的“救命稻草”。毫无疑问,我国经济增长率先企稳创造了这样的贸易空间。第三届进博会为渴望找到贸易“出口”的跨国企业提供了有效渠道。看上去规模宏大的进博会,可能真正解决了企业个体的微小生存难题。这或许才是进博会存在的真实意义。
“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任务。举办三届之后,进博会逐渐成熟,已成为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已经不再一味追求出口,而是积极寻求贸易平衡,以进博会为切入口扩大进口,以开放的心态促进经济和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1年,期待进博会四年近看“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