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迅伟:以专业助力全球供应链, 打造竞争新优势

2020-04-13王素黄帅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重构供应链数字化

王素 黄帅

如果一定要给即将过去的2020年总结几个“热搜词”,“全球供应链”势必榜上有名。全球供应链风险、全球供应链转移、全球供应链重构……围绕“全球供应链”的每一轮热议都并非空穴来风,一些跨国企业的动向与之遥相呼应。身处全球供应链格局中的中国企业,感受着真实而长久的冲击。生存还是毁灭,是悬在每家企业头上的命题。

然而,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并不仅仅由外部宏观环境推动,它还遵循着经济原则和市场规则,以及受到一些炫酷科技的驱动,如数字化催生的全球供应链转型升级就属于正常波动范畴。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重塑全球供应链竞争新优势意义深远。

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中国采购商学院创始人、首席专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列畅销书作者宫迅伟。宫迅伟拥有25年国企、外企和民营企业的工作经验,先后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采购经理、全球采购经理、采购总监、供应链总监、总经理职务,对于全球供应链新变动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现如今,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的他,正致力于推动中国采购专业化事业,以专业助力中国企业打造全球供应链竞争新优势。

全球供应链重构将引发三大变革

近几年,围绕“全球供应链”的讨论和实践让人们越来越相信,“全球供应链重构”是未来国际商业关系的重要主题。尤其2020年暴发的疫情,更加速了一些核心企业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进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原有的全球供应链被打散后,新的全球供应链将如何重构。

“从模式角度说,全球供应链重构将引发三大变革:由成本导向转为风险导向、由长供应链转为短供应链、由全球供应链布局转为全球产业链布局。”宫迅伟如是说。

宫迅伟曾担任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负责人。据他回忆,当时他所履职的跨国企业选择全球供应链时遵循LCC原则,即低成本国家原则。那时候,中国是低成本国家的代表,吸引了很多跨国企业把供应链转移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促成了中国的出口高潮。随着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愈演愈烈,加上各国又经历疫情的“洗礼”,宫迅伟认为,供应链的风险问题正逐渐超越成本问题,成为跨国企业重构全球供应链时的关键考量因素。

众所周知,最近二三十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已形成一条相对符合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全球供应链格局——欧洲和美国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显而易见,这条符合规模效应的全球供应链长且复杂。宫迅伟指出,供应链的长短决定了风险的大小。供应链越长,风险越大。未来无论从成本、风险考量,还是从快速反应能力、定制化能力考量,短供应链都会逐步取代长供应链,由此也倒逼国际企业的全球供应链重构。

“我认为,未来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形态会有所变化。”宫迅伟解释说,“传统的全球供应链从原材料、零部件、组装、市场等方面进行布局,未来将变为全球产业链布局。比如,中國纺织业比较发达,纺织产业链就会留在中国;日本电器比较发达,电器产业链就会在日本。这样,一个产业聚集、全球互补的新局面将形成。”

多维度提升供应链全球竞争力

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挑战正在形成,毋庸置疑,对国家尤其是对企业而言,没有短期解决问题的应对方案。宫迅伟从国家、企业和个人3个维度构建的应对之策,对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竞争新优势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从国家层面,想要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契机中获得发展机遇,需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事实上,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在过去40多年间完成了华丽的身份转换,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执行者、参与者转变为创建者、主导者,积极主导创建新的国际机制。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下,中国未来仍是国际化企业进行全球供应链布局的“高地”。

从企业层面,尽管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变化应接不暇,但企业更应向内观察,专注自身行业领域,专心钻研,切勿盲目跟风。宫迅伟向本刊记者介绍说,针对此次疫情,他组织了一次企业调研,结果显示,有70%的企业表示受到疫情负面影响较大,有15%的企业表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还有15%的企业表示业务反而有所增长。比如,在汽车行业,尽管很多车企遭受疫情重击,但本田、丰田、一汽大众等企业却经营良好。这充分说明,在同一个行业里,企业的生存境况千姿百态,切勿被宏观环境过分裹挟,而忽略了发挥企业自身的能动性。

从个人层面,以不变应万变,要增强自身的专业性,因为专业的人永远被市场需要。宫迅伟说,个人专业性就是要做到“三化”——能力显性化、知识结构化、个人品牌化,把自身打造为所在行业领域的“一把刀”“一根针”。在数字化时代,个人品牌化已成为个人的一种突出能力、一个显性趋势。

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需补齐短板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大国,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无处不在。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发展要面向“三个全球”——全球经营、全球供应链和全球能力。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全球经营需要全球供应链布局;而全球供应链一旦构建完成,要有与之匹配的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中国企业的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彰显。

对此,宫迅伟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够强,尤其在面对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时,能力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企业缺乏完善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供应链间缺少弹性、组织间缺少高效协同、供需间缺少精准对接、执行缺乏专业人才,是为“五短”。

宫迅伟补充说,除了以上“五短”导致的供应链风险,企业还需特别关注另一个风险——合规风险。关于合规,有人仅仅认为是“反腐败”。对此,宫迅伟指出,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认知。合规的内涵极其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即为社会责任。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国际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明确要求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这或是未来中国企业出口面临的重要压力。

因采购是合规管理极其重要的一个领域,宫迅伟为此专门撰写了一本专著——《采购全流程风险控制与合规》。据悉,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采购全流程风险控制与合规的书籍,意在专业解决企业合规管理能力缺失问题。

重视全球数字化供应链

与全球供应链全面重构同步,供应链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也正在加速。在科技的长足进步下,顶尖的跨国公司已经将具有预判功能的风险管理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快速找到了供应链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发展瓶颈和欠佳表现的原因,在供应链遭受重大冲击时能快速建立内在防御机制。这一前景无不令企业向往,但实现全球数字化供应链道阻且长。

宫迅伟认为,企业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一个是构建一个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另一个是准备好应对转型过程中的重重挑战。

针对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宫迅伟向本刊记者介绍说,他曾组织行业专家打造了一本名叫《采购2025:数字化时代的采购管理》的专著,其中对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进行了深刻剖析。该书指出,企业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需经历4个不断升级的阶段:1.0电子化阶段——记录下来,呈现出来,让管理看见;2.0系统化阶段——让记录下来的数据流动起来、使用起来;3.0集成化阶段——打通信息孤岛;4.0智能化阶段——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

宫迅伟说,这个转型路线图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采购供应链从业者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自身处于哪个阶段、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宫迅伟的洞察,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处于2.0阶段,个别企业处于3.0阶段,几乎很少有企业做到4.0阶段,而企业最终要实现的数字化转型是4.0阶段。

另外,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遇到的挑战来自3个方面:管理习惯的挑战、管理技能的挑战和商业模式的挑战。其中,改变管理习惯阻力最大,提升管理技能难度最大,转变商业模式最具颠覆性。宫迅伟举例说,在数字化时代,商业模式将由B2C变为C2B,即消费者参与其中,以“点菜式”模式提出需求,这要求企业以强大的供應链能力作为回应与支撑。

以专业创造采购与供应链价值

当前,无论是全球供应链重构,还是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都需要专业的采购与供应链人才推动实现。在中国,目前只有5所大学有采购专业,而美国有143所;中国截至2019年9月共有25所大学设置供应链管理专业,而在美国有100多所。显而易见,中国的采购与供应链专业人才奇缺。从企业的角度看,一个不专业的采购与供应链从业者带来的损失,甚至超过了企业成本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市场对采购与供应链专业人才求贤若渴。

基于市场需求,5年前,宫迅伟创办了中国采购商学院,定位为“推动采购专业化,助力采购创造更大的价值”,以解决中国采购不专业的痛点。

在宫迅伟看来,专业的采购需要具备四大核心能力,即懂得供应商选择策略,做得成本分析,控制得了合同风险和合规保障,赢得了商业谈判。他把这四大核心能力总结为英文单词“SCAN”,即Supplier(供应商策略)、Cost(成本策略)、Agreement(合同风险)和Negotiation(商务谈判)。这四大核心能力被他写成了4本培训教材。他自豪地表示,该系列书籍已成为国家级培训基地的指定教材。

四大核心能力仅是专业要求,除此以外,宫迅伟还总结了六大通用能力,即学习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变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心理资本。他自信地说,“六大通用”和“四大核心”组合在一起,可以印证知识结构化理念,打造出专业且全面的采购人才。

“因供应链管理要涉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即所谓的‘端到端,因此更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服务于全球供应链的人才,一定要具备全球化视野。” 宫迅伟特别强调说。

从多年身处“一线”的实战主管,转身成为一名专业的知识传授者、研究者,宫迅伟在采购与供应链领域的专业价值逐渐被社会充分认可。他意味深长地说:“对于已经或即将投身采购与供应链的职场人,我期待大家能参加专业的培训,做专业的研究,将自己锻造为专业的人才。在数字化时代,以专业创造更高价值,助力中国企业打造全球供应链竞争新优势。”

猜你喜欢

重构供应链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数字化制胜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