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措施探讨
2020-04-13李成宇
摘 要:人文學科一直以来都是容易被忽视的学科,重理轻文的思想由来已久,且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国家需要一大批的高质量的人文学科人才,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聪明才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使得自己更加优秀,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应该致力于培养一大批的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使得这些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相应知识和相应技能,由此令本人成长为出类拔萃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措施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学院的重要专业之一,高校教师不仅仅应该将最基础的文学风格、文学常识、创作流派、创作技能等等传授给学生,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创新、发展、丰富本人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令学生的未来更加光明,也能够令高等学府的教学之路更加美好光明,这对于师生都是极为重要的。高校教师应该将目标明确,首先要立德树人,其次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总之,教师的教学使命是极为沉重的,值得奋力前行。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立德是核心
大学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核心。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应该培养出具有崇高德行的学生,唯有能够培养出德行出众的学生,教师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使命。很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之所以在未来踏入社会后未能够有着出色的表现,甚至于不少人走上了犯罪道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未能够具备崇高的道德,这一点值得全体的教师加以重视和深思,没有崇高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培养不出具备崇高道德的学生是教师的失职和失败。教师务必应该用人文的灵魂来锻造学生的灵魂,使得学生成为一个热爱文学、恪守道德、向往光明、崇尚真理的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拥有一个美好、安宁、值得过的人生。
(二)才能是关键
大学教室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该懂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给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如果学生不具备极高的才能,即便品德优良,也还是有缺憾的,教师务必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才能够被称之为尽职尽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过人的文学才华,不仅仅要熟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同时对于文学理论也应该颇为熟稔。同时需要把文学世界中的知识和能力化为强大的创造力,由此一来,教师才能够令学生在正确的道理上有条不紊地前进着,这对于学生的未来也是意义重大的,值得教师为之深思熟虑。
(三)学以致用是灵魂
教师应该如何区分一个学生是人才还是庸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强大的学以致用能力,一般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人才都不是食古不化的学生,这些学生懂得把时代的要求及时代赋予的契机与本人的专业相结合,从而令自己成为一个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人,这对于学生本人和学生所在的时代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大学生不能够仅仅懂得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强大的创造力、创作力、想象力、求知力,由此令自己为时代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二、 高校如何开展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汉语言文学为专业的学生,其中有很多人是出于对于本专业的热爱和喜爱,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其他因素。但无论学生处于哪一种情况,高校教师都应令学生感受到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趣味,由此令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过程中,强化个人的学习积极性,集中个人的学习集中力,成为一个更加好学、更加刻苦、更加热衷于钻研的学生。
(二)夯实学生的学习根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强化个人的学习根基。任何一个学生如果渴望自己成才,都应该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没有基础作为依托和保证,任何的宏图伟愿都是且只能是空中楼阁,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善于思考,厚积薄发,脚踏实地。汉语言文学学生应该把本专业的相关书籍烂熟于心,同时又能够常读常新,无论是中外文学名著、文学理论、文学期刊、文学杂志,学生都要对其如数家珍,唯有此,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学生应该重视学以致用的意义,唯有提升个人的学以致用能力,才能够成为被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内的教师应该为全体学生设计出更多的学以致用的机会,令学生克服个人的被动心理、消极心理和惰怠心理,善于把本人学习到的知识付诸实践,从而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个体。高校教师可以令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流派后,能够利用好所学习的理论,进行实际的创作,由此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必然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熟练度也能够实现极大的飞跃。自然,高校教师不能够操之过急,应该具备理性的头脑和务实的精神,缓缓引导学生进步。
三、 结束语
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善于培养人才的好教师,善于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使其能够符合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用人文精神来荡涤世界,使得这个世界能够变得相对美好。大学教师应该秉持清醒的头脑和务实的作风,为学生打下一个深厚的写作根基,使其能够根据本人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力,由此令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求学之路上走得会更加长远广大,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1).
[3]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3).
作者简介:
李成宇,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