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自主性记录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2020-04-13许兰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幼儿教师自主性记录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地叙述研究,并基于此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关键词:幼儿教师自主性记录,幼儿创造力,研究

一、 巧选适合大班幼儿自主记录的内容

大班幼儿的认知仍然处在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如果选择的记录内容不符合其认知发展的特点或没有在最近发展区内,可能会造成幼儿对内容理解的困难而降低记录欲望。因此,教师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亲身体验着手,选择适合的记录内容。

(一)在一日生活中创设幼儿记录的时机——培养幼儿记录的习惯

良好的幼儿记录习惯,是幼儿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构成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每天都会从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基本生活经验,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我试着从一日生活中的具体环节入手,选择适合大班幼儿记录的内容,培养幼儿记录的习惯。如每天清晨教师都要点数幼儿的入园人数并做记录,但此种方式的记录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幼儿并未主动参与其中。于是,我尝试将“点名权”归还给幼儿,让他们自主记录自己的来园情况——每位幼儿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日历表作为“签到表”,幼儿来园后便从抽屉中拿出小印章,在自己的小日历表上盖章签到。到了月末,我们将幼儿“签到表”与数学活动相结合,鼓励幼儿点数自己小日历表上的印章,统计自己本月来园天数。幼儿饮水情况也可以作为大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我班在自助饮水机旁边贴有饮水记录表,每次幼儿排队喝水后都会在自己照片一栏相应的位置贴上“杯子”的数量来表示喝水的次数。通过饮水记录,教师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幼儿一日当中的饮水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幼儿养成适度饮水的好习惯。

(二)在区域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激发幼儿记录的欲望

区域游戏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进行个别化或小组性的操作,从而去感知、思考、寻找答案。在区域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记录的欲望,我们为其提供了多种物品和材料,并设置适宜的探究问题,鼓励幼儿猜想并动手操作验证,将观察、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

在种植区,我们创设了微型的“百草园”并提供植物形状记录板、笔、量尺等工具,幼儿可以在这里记录植物的习性特征、生长情况。在角色区,为了引导幼儿关注和记录生活中的天气情况,我们设置了“气象站”,每天会有一位“小小天气播报员”在日期表贴上“太阳”“多云”“阴天”“下雨”“雪天”等图标来记录当日天气,然后对天气情况进行简单播报,并提醒其他幼儿根据天气应注意的事项。在科学区,我们投放了各种探索材料和与之相对应的观察记录表,随着幼儿操作与记录的不断熟练,我们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观察记录表与记录符号。

二、 探索适合大班幼儿自主记录的方式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进行科学学习。”幼儿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记录内容的特点采用了以下记录方式。

(一)色彩鲜明的绘画记录

绘画记录就是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这种记录方式有利于幼儿自主表达,便于幼儿回忆和讲述。为了帮助幼儿梳理自己一周中印象深刻及有意义的活动,我班为每位幼儿都准备了绘画本,名为“宝宝周记本”。到了周五,教师会与全班幼儿一起回顾本周发生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引导幼儿思考可以用哪些简单的符号和图像来表示,并给予幼儿自主记录的时间。周末,幼儿会将“宝宝周记本”带回家,并向父母介绍绘画的内容,接着父母以文字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录下绘画的内容及幼儿的感受和想法。如以“种植大蒜”作为“宝宝周记”记录的主题,教师先和幼儿集体回顾了自己种植和照料大蒜的情况,接着展示大蒜实物,引导幼儿用图像符号表示,最终幼儿将对大蒜的生长情况与种植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二)快捷真实的多媒体记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逐渐成为现代幼儿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本学期,我园每班都配置了平板电脑,为了引导幼儿采取新的方式进行记录,我利用平板电脑的摄像功能,让幼儿通过摄像的形式对参与的活动进行记录。这种记录方式客观真实、方便快捷,可以让教师、家长更加直观了解幼儿。如在建构活动中,幼儿可以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搭建出来的作品,经过与多媒体电视的连接,教师就可以将幼儿拍摄的作品呈现出来,进行集体欣赏、点评。

(三)直观形象地贴印记录

貼印记录是指幼儿将各种贴画、印章作为记录工具的记录方式。该记录方式不仅简单易操作,还能满足幼儿的粘贴兴趣,让幼儿更喜欢记录。如在“做蛋糕”过程中,幼儿尝试需要放多少勺面粉、多少个鸡蛋、多少水,就可以用对应数量的小勺子、鸡蛋、小量杯的图片进行粘贴记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非常容易被贴纸吸引注意力,而忘记记录的目的,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材料投放的时间至关重要。

记录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记录的目的不是为了留下痕迹或流于形式,而是要促使幼儿更细致地观察和更深刻地思考,使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教师要在一日生活和区域游戏中给幼儿充分提供记录的环境与机会,引导幼儿自主运用适合的记录方式,真正地达到记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曦.促进幼儿午睡环节自主性发展的行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2]陶晨.提升大班“被忽视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同伴交往能力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许兰,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