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教育应面向核心素养

2020-04-13邱兵华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核心素养

摘 要:十九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走上新的高度,我党开辟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全新境界,全面依法治国的终极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而初中是国家培育新一代栋梁的场所,更应当重视法治教育,着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经验,提出在学科中渗透法治精神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法治教育,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

如今很少有初中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个公民,理应积极参与社会公众事务,并具备政治敏锐性,树立法律意识,防止被网络不良风气浸染。频发的少年犯罪事件表明了如今法治教育的缺失,而初中生往往不具备成熟的遵纪守法精神,会不自觉地进行一些违规行为,甚至有初中生认为自己还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因此肆无忌惮。初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法治精神渗透,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 初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手机与互联网普及程度达到一定高度,许多初中生多遭受网络负面信息荼毒,产生了道德淡漠、價值观偏颇等问题。另外部分所谓青春文学甚嚣尘上,许多错误的观念被初中生广为传颂,例如伪女权主义、校园霸凌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糟粕文化的泛滥,还有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到位。近些年来,习近平主席对于教育的重视使得很多学校也逐渐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起重视,但它们的教育形式大多是开班会、开视频会,共同学习党的正面思想,了解我国基础法律常识,未能采用碎片式教学,循序渐进,充分利用,使学生逐渐转变思想,因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此外,有些教师习惯专门应用半节课、整节课的大段时间来为学生讲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初中生守则等,而学生没有参与其中,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代入感,认为教师仅仅是泛泛而谈,不会用心体味。

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思想的策略

(一)结合媒体新闻时事进行法治教育

在当今时代,初中生绝不能只读圣贤书、死读书,在教学进行到各个阶段时,教师都应当选取当下大热的事件为他们进行介绍和讲解,从而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学习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单元时,可以选取近期有关的网警对网上不正当言论发表者做出的处罚作为案例,让他们明白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哪怕是在网上也要小心谨慎,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不能怀有任何侥幸心理,发表不正当言论。例如前段时间的郑州空姐遇害案件,有些人在QQ群里恶意污蔑受害者,用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事件真相,并散播谣言,此事一经查证,当事人立即被拘留,并被处以罚款。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不能将其作为罪恶言论的倚仗,要提高自制力,约束自我行为。

(二)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教师,当以德化人,以仁育人。在初中阶段,教师的一次善举,可能会为他们留下足以与未来人生几十年的艰难困苦抗衡的阳光与希望,同样地,教师不经意的一次伤害,可能为他们留下伴随终身的阴影与恐惧,教师引导他们树立的三观,亦可能成为他们终身奉行的准则。想要求学生做到某件事,教师首先应当自己做好。

例如在学习社会规则的相关单元时,应当为他们讲解不同场合下的行为标准与禁忌,并且注意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遵守规则,不做受贿等事,都要将规则和法律时刻铭记于心。若是教师用自己饱满的工作学习热情去感染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良好形象,遇到问题积极设法解决,那么学生也会如此。

(三)规范学生的阅读、浏览范围,防止糟粕文化的侵染

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互联网浏览新闻时事,才能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了解最新的先进思想,但同时,互联网上鱼龙混杂,也容易误导学生。课本中恰好也有讲解网络行为准则的相关内容,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网络垃圾文化的危害性,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因某些电视剧、小说、电影的误导而认为社会人士、流氓地痞十分帅气,恣意洒脱,一定要纠正错误思想,告诫学生遵纪守法。另外还应当为学生推荐趣味性较强、能够吸引学生的书籍和影视作品,用优秀作品当中体现出的精神感动和指引他们,最好还能够同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划出红线,禁止他们观看某些不健康作品,从而杜绝糟粕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侵染,防止“未成年人杀人无罪”等错误言论鼓励他们违反规则。

(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公共素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作为一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要求公民积极主动、自发参加公共事务,承担每一个公民都具有的职责,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它是每个中国公民都必备的政治素养,同时也是进行法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本中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的内容,与此紧密相关。

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时,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带领学生参加某些公共事务,因此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情境教学法,它指的是使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逼近现实生活环境的教学氛围,最大的优点便是摈弃了以往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轻松活跃,并且可以给他们带来十分真实的参与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严肃认真对待面前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可在政治课上将学生分组,开展模拟法庭,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教师可选取当下大热的案件,让学生各自选取角色,模拟真实法庭的场景,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某一案件,加深他们对律法不可违、依法治国的理解。例如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玛莎拉蒂车主撞人案,在网上掀起热议,几乎所有非水军的网民都一致认为此案性质极其恶劣,应当判处车主谭明明死刑,但最后的判决结果是赔款和六年有期徒刑。此案存在情与理的冲突,按照我国规定,主动自首、赔偿受害者家属并取得谅解确实可以从轻处理,但在道德层面看,一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明知我国严禁酒驾,却仍然开车上路,是对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致使多人死亡,其罪当诛。在模拟法庭上,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理智处理问题,身为法官和律师等都不可被感性冲昏头脑,一言一行都必须合乎法律规范。

总之,树人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能够给予学生终身裨益的财富,能够让学生成为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未来的栋梁,初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法治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好法律意识渗透。

参考文献:

[1]徐鹤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信息化教学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5-7.

[2]顾菊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名师在线,2018(36):14-15.

作者简介:

邱兵华,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核心素养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