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

2020-04-13李全贵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摘 要: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学,都是学生人生中不可忽略的阶段。初中的语文教学更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语文有了初步了解后所进行的承接与升华,也为之后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那么,作为语文教学中两大主力军的阅读与写作,也需要不断地升华与提高,找到更好的结合方式,使二者发挥出更大的功效,更要避免“注重阅读而忽视写作状况”的发生。本文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对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

“部编版”教材的出现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了新的进步,新教材的内容将写作教学具体化,更加详细地给出了指导,初中语文教师也应仔细研读教材,熟悉掌握读写结合的理念,将教材上的指导方法融会贯通进而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读写的能力,使得教学高效进行,取得较高的教学成效。

一、 教师应进行教材研读,确立教学目标和任务

(一)确立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中,主要的教学目标便是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写作素养。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主要是应做好读写并行的准备,将二者相结合,用阅读来理解和感受,用写作来表达和升华。不仅如此,还要将写作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自由发挥写作与课堂限时写作相结合。还可以带学生进行图书馆参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多彩多样的活动中收集写作素材,为写作打好基础。

(二)树立写作教学的全局意识

对于“部编版”教材的启用,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掌握,需要教师去仔细研读,掌握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初中的三个阶段都有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循序渐进,增强写作的能力。在初一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主要目的,紧接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改变学生在升初中之前“流水账”的写作方式,培养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紧接着在八年级和九年级可以将写作教学的重點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简单的文体写作,开发学生对消息、演讲稿等不同文体的写作,二是对学生进行改编式写作的培训,例如:改写、扩写,还可以进行仿写,这是对简单写作的一种升华。三便是整体的作文写作,了解作文题目的立意,对作文进行布局谋篇和巧妙地设计。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贯穿在整个初中阶段,教师应把握好写作教学内容的轻重。从小目标到大目标的学习,逐渐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 高效利用教材开展随文练笔,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部编版”教材的存在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其写作专题的教学设计更是完美的契合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部编版”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与其相呼应的阅读文章和写作板块。例如:在某单元中共有“春”“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这四篇文章,而教材中也给出了相应的写作板块“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种设计使得读写结合的特点十分明显。所以,教师应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掌握教材中各单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重视探究问题,强化读写训练

“部编版”语文教材将在内容和技法上具有相关性的阅读和写作分类到同一单元,将阅读板块的教学作为写作教学的准备过程。教师首先要根据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带领学生走入阅读中,而后根据课后练习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和熟悉,教授给学生阅读技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教师应将每篇文章所特有的写作思路和布局谋篇进行剖析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了解写作,并逐渐的培养写作的思维能力。而探究问题的存在便是教师能够将整篇文章解剖分析并展示到学生面前的机会。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为学生设立探究问题,像文章主要描述了哪些内容,写这些内容有何目的,文章是怎么表述的,这样表述的原因等问题,这不仅是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而得到更好的理解,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导了学生走向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所设立的探究问题可以说是写作教学的药引,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前两个问题与写作教学中的选材与立意有关,后两个问题与写作教学中的写法和布局谋篇相关。总之,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本身就是有联系的。教师还可以设立课后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问题,例如,对学生设问:如果让你表达一篇同样立意的文本,你可以采用何种方法和哪些内容来进行表述。

(二)分散渗透,加强写作方法指导

写作并不是简单的操作,也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掌握的东西,写作的整体设计、布局谋篇、采用的描述方法等等问题都是繁杂的,需要不断地收集、学习与积累。所以,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星星点点的进行渗透。例如:在春这篇文章后有一思考题,主要问题是让学生根据文中所给出的比喻进行发挥想象,进而去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这个问题便可以看作是一个读写指引,而读写结合点便是怎样写比喻句,这便是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提供的引导。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语文是极具趣味性的学科,是充分展示语言魅力的学科。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教师应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等贴近学生的教学工具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彩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教学水平并增加教学成效。例如:在讲解《猫》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主动的阐述文中的三只猫分别来自哪里以及猫和主人公的关系和最后的结局。教师应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分析讨论猫为何而死,进而呼吁学生要如何对待身边的动物。还可以给学生设立一个话题“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小动物”,并要求学生表达出自己对于关爱身边动物的观点,这种贴近学生的作文题目使得学生自身便具有很大的兴趣,从而高效地完成老师的写作任务。

从上文可知,读写结合方式的存在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而随文练笔更是语文教学中促进读写并行的一大手段,使得读写结合更加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部编版”教材更是作为读写结合方式教学的一大助力出现在教师面前,提供给教师更多的教学指导方法,从而使教师对学生展开更加高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任安安.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6-27.

[2]李德育.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4.

[3]郭秋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55+57.

[4]蔡文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李全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广福乡广福初中。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