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II号方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2020-04-13杨姣林
杨姣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山西 太原 030001
异位妊娠为临床妇产科急腹症之一,且以输卵管妊娠发病率较高(~95%)。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B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等排查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排查效果作用显著,但难免存在漏检情况[1]。在本文中,笔者基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样本资料用于研究,设立对照,重点探讨宫外孕II号方合桂枝茯苓汤的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确诊为异位妊娠的60例患者临床样本资料用于本次研究,患者年龄范围为20-41岁,平均年龄(29.5±1.5)岁,停经时长37-60天,平均(46.5±2.5)天,共有50例患者伴随不同程度腹痛,42例伴随阴道流血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组1、组2,分别给予不同临床治疗方案,且患者均自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经检验,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临床症状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用于本次临床研究。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提供差异性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分别30例。
组1:宫外孕II号方合桂枝茯苓汤,其中桂枝茯苓汤配方为赤芍15g、丹参15g、茯苓15g、天花粉20g、紫草30g、桃仁10g、桂枝9g、莪术9g、三棱9g、牡丹皮12g、三七粉6g、蜈蚣2条,且期间随患者具体症状加减,煎服成300ml,1剂/日且分2次口服。同时,患者合并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2];其中甲氨蝶呤以50mg/m2行单次肌肉注射,1次/疗程,若患者经第1疗程治疗7天后β-HCG下降不满意,下降<50%,则继续给予第2疗程治疗;米非司酮,口服,25mg/次,2次/日。
组2:宫外孕I号方治疗,配方为赤芍15g、丹参15g、天花粉20g、紫草30g、桃仁10g、蜈蚣2条,煎服成300ml,1剂/日且分2次口服。此外,为患者提供同样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于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患者下腹疼痛、阴道流血情况开展记录。用药后对于患者异位妊娠包块情况进行监测[3]。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分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治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且连续两次β-HCG水平低于25mIU/mL,包块缩小一半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且连续两次β-HCG水平低于25mIU/mL,包块缩小或无明显增大;无效:病情无缓解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以Excel2003对于患者临床情况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于组1、组2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与组1相比,组2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长、β-HCG水平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长以及包块消失所需时长均显著缩短,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组1、组2患者临床疗效详细情况统计
此外,组1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24例),组2为60%(18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宫外孕Ⅱ号方有促进血液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家兔腹腔内血凝块分解和吸收的作用,能促使血浆纤溶活性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有利于血肿包块的分解和吸收[4]。
中医认为,异位妊娠与患者胞络不畅,后天脾气虚弱有关,故需要辅以活血化瘀、消痰利水且抑制胚胎的相关治疗。
在本文中,笔者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用于本次回顾性研究样本,基于资料方式差异分组为组1、组2,分别提供宫外孕II号方合桂枝茯苓汤联合米非司酮、甲氨喋呤药物,以及宫外孕I号联合米非司酮、氨甲喋呤药物治疗。结果显示,组1患者临床症状(阴道流血、腹痛)消失所需时长、β-HC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长均显著短于组2,同时临床治疗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80%>60%)。
综上所述,宫外孕II号方合桂枝茯苓汤用于异位妊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推进并发症缓解甚至消失进程,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极具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