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2020-04-13邱巧梅陈静蓉
邱巧梅,陈静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广东 深圳 51810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新生儿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相关诊断标准下,所有患儿均已经确诊,在患病期间,早产儿呼吸暂停时间超过20s,心率监测对应数值小于100次/分钟,观察患儿面部,略显青紫。所选患儿无严重贫血、休克等症状,无心脏病、颅内出血病症。在对照试验的开展要求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共15名男性、10名女性,平均胎龄为(32.35±0.63)周,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46±0.67)Kg,共17例胎儿为剖腹产,呼吸暂停首次出现时间为(3.2±1.3)d,对照组患儿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8例、7例,平均胎龄为(32.42±0.21)周,出生体质量平均值为(1.42±0.43)Kg,共18例为剖腹产,呼吸暂停首次出现时间为(3.12±0.34)d。比较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等基本信息,组间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待患儿入院后,给予其体温护理、营养支持、酸碱平衡的维持等相关性治疗措施,建立心电图,严密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发现患儿存在呼吸暂停症状,可采用足底刺激、氧疗等症状方式。对于呼吸暂停发作次数达到3次以上的患儿,应采取氨茶碱兴奋呼吸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首次使用时,应将负荷量设定为5mg/Kg,12时候,将负荷量持续维持在2mg/Kg规定数值下。对照组患儿以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方式为主,在实际治疗环节中,将设备相关参数提前设置完毕,与此同时,采取心电图进行监测,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气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以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为主。将乳胶材质的鼻塞接入气道,与氧气源相连接,将鼻塞固定完毕后,将呼气末正压(PEEP)调节4-6 cmH2O范围内,PIP调节至8-10cmH2O范围内,FiO2调节至0.30-0.40范围内,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若患儿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可将DuoPAP的压力值适当降低。对患儿的经皮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若对应数值已经超过90%-95%范围内,并且在X线胸片检查方式下,患儿肺通气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气分析24小时内正常,在确保患儿安全的前提下,可将DuoPAP撤除更改为鼻导管给氧。
1.3 观察指标 若患儿治疗后的第一天症状便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后三天无呼吸暂停症状出现,则表示为显效;若患儿治疗后三天,呼吸暂停症状发生频率降低,则表示为有效,若患儿治疗后病情未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则表示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整理所选用的工具为SPSS20.0软件,治疗效率为计数资料,单位为%,在χ2检验方式下,若组间差值符合P<0.05的要求,则表示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n,%)
3 讨论
新生儿是医院产科中重点护理对象,为了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医护人员需提高警惕,时刻进行监护。呼吸暂停是一种多发生于早产低出生质量儿身上的一种病症类型,在发病期间,患儿的呼吸停止时间在20秒以上,部分患儿还伴有发绀、心率异常等症状,若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便会直接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据相关研究表明,与正常时间出生的新生儿相比较,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几率较大,若治疗不彻底,症状反复发作,还有可能会损害到患儿的脑部神经,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为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改善患儿的病情,使其尽早恢复健康。近年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早产儿呼吸暂停疾病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较,使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2]。
在本次研究部当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84.00%)。由此可见,在对呼吸暂停早产儿临床治疗中,双水平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应用价值较高,事宜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