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药敏分析
2020-04-13柴丽
柴丽
(通许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400)
脊柱外科手术多发于老年人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较大,若处理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严重干扰治疗效果[1-2]。给予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脊柱外科手术后并伤口感染的常用方法,但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易诱发伤口感染迁延不愈、多种耐药菌株产生,不利于病情转归。本研究选取263例患者,旨在分析术后切口脓液、分泌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切口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通许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切口感染的263例患者,其中男142例,女121例,年龄为43~68岁,平均(54.23±5.24)岁。
1.2 方法
1.2.1收集样本 收集前使用无菌等渗盐水对切口进行擦洗,勿使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处理切口,后经无菌拭子收集切口脓液、分泌物,并即刻送检,采集形成窦道患者样本则行手术切开或穿刺抽吸。
1.2.2细菌培养及鉴定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操作,将标本放置于安图血琼脂培养基中,培养箱温度维持在37 ℃,采用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细菌48 h,同时使用珠海迪尔自动细菌微生物鉴定仪、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
1.2.3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严格遵循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定试验结果,药敏试纸购于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定期使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检控。
1.2.4检测特殊菌群 采用双向纸片法对疑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者进行确认,并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阳性株行(K-B)纸片扩散法进行判定。
1.3 观察指标(1)细菌培养菌株结果。(2)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3)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菌株结果经细菌培养,263例患者中,阳性223例,占84.79%。223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342株病原菌,其中167株革兰阳性菌,占48.83%,150株革兰阴性菌,占43.86%,真菌感染25株,占7.31%。见表1。
2.2 常见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无药物耐药性。见表2。
2.3 常见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见表3。
表1 细菌培养菌株结果(n,%)
表2 常见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结果(n,%)
表3 常见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结果(n,%)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0.7%~12.0%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会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多因为脊柱外科手术病情危重、操作难度大、手术及术后卧床时间长,再加上患者机体免疫抵抗力较差,易导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4]。随着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术后,细菌菌种、抗菌药物敏感性也在不断改变,研究发现细菌耐药速度远快于研发抗菌药物速度,另外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等也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因此,对临床常见感染菌种的分布、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可有效提高临床指导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
相关研究发现,随着头孢3、4代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革兰阴性菌升高趋势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革兰阳性菌却逐渐呈上升趋势[5]。另外有研究表明,通过检测常见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可有效指导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因长期使用抗菌药而引发细菌耐药性,干扰疾病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分别高达93.55%、93.7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提示实施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鉴定病原菌,可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脊柱外科术后感染。
综上,对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切口感染脓液、分泌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全面了解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