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4-12张淑琴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淑琴

【摘 要】数学绘本将数学知识巧妙地用图画和故事表达出来,能使学生在欣赏精美图画和阅读趣味故事中快乐地学到数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进而爱上数学。将数学绘本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数学课堂学习素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数学课堂的魅力,让数学课堂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绘本

在很多学生眼中,数学学科是深奥的,数学学习是枯燥无味甚至“痛苦”的,若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那么许多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很多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題。在一次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笔者发现使用绘本故事教学的效果很好,这启发了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也运用数学绘本故事教学。运用绘本故事教学给学生的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了数学。本文主要研究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绘本故事教学的策略。

1   精选绘本故事,轻松预习新知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提保障,是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新知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预习不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和训练技能,更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习惯的限制,数学预习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数学绘本故事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表达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读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1]。所以,在数学预习时,教师可以精选数学绘本故事,让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预习数学知识,快乐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可能性”之前,为了让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数学名词,笔者先自己阅读了《神奇的数学王国》这本数学绘本,从中精选了适用于本课预习的数学故事《幸运糖豆和倒霉糖豆》,然后让学生在欣赏搞笑、有趣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一定”“不可能”“可能”的含义,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

2   巧改绘本故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生才会激发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数学绘本故事既有精美的图画,又有生动曲折、趣味横生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欣赏有趣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此外,精彩的故事情节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2]。

如在教学乘法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并应用乘法原理解决问题,笔者专门设计了一节乘法应用课。在这节课上,笔者缩编了《跳跳国的飞鸡》这一绘本故事,创设了学习情境:“0国王的乐园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宠物(出示宠物图),有咩咩叫的长毛羊,有嘎嘎叫的短腿鸡,有张牙舞爪的蓝螃蟹,0国王说谁能数清他的小宠物一共有多少条腿,谁的眼力就最棒。同学们,你们能数清这些小宠物有多少条腿吗?”为了检验自己的眼力,学生信心满满地投入到计算小宠物腿的学习活动中。结合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并利用乘法计算出了小宠物腿的条数,充分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3   活用绘本故事,激发发散思维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开放性练习对学生来说更富有挑战意味。相较于传统练习的枯燥乏味,开放性练习有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和自我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题。同时,为了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完成开放性练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数学绘本故事设计开放性练习题。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之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元、角、分的换算,笔者利用绘本故事《香喷喷烧饼店》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题:嘻嘻哈哈大街新开了一家香喷喷烧烤店,一个烧饼10元钱,0国王和他的朋友们去买烧饼,他们会怎样付钱呢?同学们如果你去买烤饼,会怎样付钱?”在学生交流之后,笔者再让学生阅读绘本故事《香喷喷烧饼店》,不仅使学生欣赏了绘本中0国王、蓬蓬、1将军、7博士和8厨师丰满的人物形象,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学会了10元钱的不同换算,激发了发散思维。

4   创作绘本故事,活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在生活都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服务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能用发现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3]。把这些数学问题用精美的绘画和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一定的数学知识主题,就会形成学生自创的数学绘本故事。数学绘本的创作对学生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数学逻辑推理、写作、绘画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选绘本故事,让学生轻松预习新知;巧改绘本故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活用绘本故事,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创作绘本故事,活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夏.巧用绘本活化课堂激趣创思[J].新课程·小学,2018(5).

[2]李珺.数学绘本让课堂更精彩[J].成才之路,2014(36).

[3]蔡红.浅谈绘本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7(28).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趣味绘本,玩转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绘本中数学信息的间接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