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赏识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4-12闫美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2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美术教学重要性

闫美玲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而赏识性教育正是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其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就美术教育而言“赏识”是什么?“赏识”就是用宽容、爱、和善的心面对孩子,不要吝惜赞赏。因此,在不断探索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到,美术教学合理利用赏识教育对提高美术教育教学实效有异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教学,赏识教育,重要性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中进行教育。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对此,笔者在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开展“赏识教育”,参加工作至此,基于孩子们在赏识氛围中的种种表现,无不证实一句话:赏识促进成功。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至关重要。

一、赏识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一点赏识,能培养孩子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學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每每在上课时,偶尔会听到有些不自信的声音。比如,老师我不会画,我不知道从哪下笔,我该画什么呢……一次,在《洗澡》一课时,有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不会画,不太喜欢画画。”首先我并没有给他指点要画的主题,而是表扬了他,我跟他说:“孩子,你很勇敢,老师从你的眼睛和表情当中看出了你想要画,老师知道怎么帮助你啦。”他很惊讶的说:“老师你能教会我画画吗?”我很欣赏的笑笑了,在他的画纸上画了一个点和一条线,对他说:“孩子,你看看它们像什么,你可以随意画,老师相信你。”快下课时,这个孩子拿着画纸跑到了我身边,递给了我,这不就是刚才的一个点却变成了水珠,一根线变成了喷头。他说:“老师我想到洗澡时会有这些场景。”我拿着他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了,告诉他也是在告诉所有同学,不管做什么事情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只要努力坚持。在接下来的课堂了,这个孩子对美术课越来越感兴趣了。

(二)多一点赏识,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创新精神

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都需要用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美术学习。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更应该把"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在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做的: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特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疑问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没有回答上来的,我也从不训斥,而是让他先坐下来想一想,并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回答,不过你要认真听,待会我再叫你回答。”等其他同学回答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叫刚才这名同学补充,他一般情况下能够回答出来,这时,我带头给他鼓掌,不会让他带着任何遗憾坐下。通过赏识教育,使得学生消除对美术学习的恐惧感,而是在积极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找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途径。

(三)多一点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是有些父母和老师比较明智。他们相信孩子是好的、聪明的、需要被赏识的。譬如当孩子闯了祸时,老师会说:“你是好孩子,想想看是什么原因做了错事?”在这样明智宽容的老师面前,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减少攻击行为,并且会恰当地总结教训。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让其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不足,既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让其自己去发现不足及问题。所以在教育过程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一位著名的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作为教师要坚决摒弃“恨铁不成钢”的传统思想,要积极实践“赏识教育”,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画出一幅画,取得一次进步中获得满足感。我们要善于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赏识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特点,贯彻因材施教,褒贬结合等原则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其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而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利与弊的两面性,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不弄清赏识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加区分地采取同一模式,那么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还应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发动不同的教育要素,构建多种互动模式,如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赏识,学生之间的互动赏识,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赏识等,使教学发生多级连动,发挥最好的效能。

(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发现他们的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对待这些闪光点,让他们也能够认识到这些优点,知道他们也因为这些优点被老师和家长所赏识,被同学们所认可。这样会激励他们进一步发扬优点,并有利于他们改正身上的不良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教师的一句表扬,一次鼓励,都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不断上进的信心和活力,在这种成功的喜悦中,学生思维不受任何束缚,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之中,个性和品格得以充分的显露,产生一种强烈的争先恐后的喜欢欲望,教师此时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凡是学生能自己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归纳的,都放手让他们去做,采用小组学习、同桌交流、分层教学、相互评价等手段,使学生学得有效,学得充实。

(三)赏识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感受,学生间存在差异。儿童不是成人,无法要求他们和成人一样周全、缜密地去思考于表达见解。“要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面对学生丰富多彩多彩的答案,教师首先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予学生抒发童真、童趣的积极的情感支持和自由空间。其次,教师要“变成”孩子,只有教师具有孩子般的心灵,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才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还要善于从中补捕捉或筛选亮点,用亮点激发创造精彩。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美术教学多一点地合理利用赏识教育对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许晶.浅谈赏识教育之我见.233网络论文中心.2009.12.22

[2]崔学鸿.赏识教育初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美术教学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