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4-12秦瑶
秦瑶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能力及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快速成长。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时期教学理念不符,对此,教师还需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及时调整。本文探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原则,针对性地提出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顺利开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文化品质,达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208-02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数学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在此阶段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传统教学理念带来的问题,阻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也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加上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这些问题都会对小学数学教学顺利开展造成影响。游戏教学法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教学模式,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合理应用。
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教学实践显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法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可分为三点,分别为适用性原则、生动形象原则及游戏比例适度原则[1]。
适用性原则是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课堂游戏活动参与度,综合提升游戏教学的效果。游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适用性原则的基本功能是立足班级整体视角,保证学生参与效果,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在游戏设计环节中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考虑各个环节的需求,满足学生对游戏的基本需求,避免班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生动形象原则是游戏教学法的另一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有利于让学生探究基本的数学知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相比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是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打造具有趣味性的数学知识实践平台,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因此,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当遵循生动形象原则,利用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
游戏比例适度原则为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应用游戏教学法的根本所在。教学中若过度依赖游戏,教学活动便会出现泛娱乐化的情况,教学任务也无法有效完成。而教学中若没有有效利用游戏,游戏的应用价值则无法彰显。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应保证游戏的适度,使教学任务与游戏有机整合,保证教学任务高效完成。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想改变教学现状,还需思考游戏教学法正确的使用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对游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为数学课堂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1 转变观念,合理制定游戏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数学课堂的组织者,也是游戏教学法的实施者,应当及时转变不正确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在游戏教学中获得知识、信息,有效发展思维,提升在课堂实践中的参与度,最大程度地提升学习效果。如教师在教学“字母表示数”这一节时,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学会表示数的方法,认识到表示数需要哪些条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利用小木棍摆正方形,并观察摆放的規律。教师在游戏中可提出问题:“摆出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木棒?”学生回答:“需要四根木棒”。教师提问:“两个正方形需要几根木棒?”学生回答:“需要7根木棒。”教师提问:“三个正方形需要几根木棒?”学生回答:“需要10根木棒。”依次类推,教师提问:“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木棒?”学生回答:“需要301根木棒。”最后让学生表达计算方法,学生回答:“摆出一个正方形需要四根木棒,两个正方形需要7根木棒,除第一个正方形需要四根木棒外,多摆一个正方形多加三根木棒即可,因此,排除第一个正方形,剩下的乘三便能得到答案。”在具体的游戏实践中,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游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2.2 确定游戏目标,设计游戏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应当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是课堂活动开展的基础。在目标的导向下,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游戏化教学引导。为有效开展游戏教学,数学教师应当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游戏形式,在课前精心准备材料,明确教学重点,将重点融合到游戏中,使学生在玩乐的同时掌握数学学习内
容[2]。教师还应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游戏活动。如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设置教学目标: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认识面、棱、顶点及其含义。学生初步接触正方体及长方体的知识时,会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对此,教师可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引导,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可采取“击鼓传花”游戏方法,让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敲击黑板,敲击停止时,教具在哪个学生手中,便由这个学生告诉其他同学教具的基本特点,学生回答:“我手中拿的是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有长宽高。”通过这种游戏的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回答的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找到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到问题的正解。在游戏教学中,也可制定小组游戏,如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让他们计算一道混合运算题,这种游戏能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针对计算正确的小组,教师可为该小组成员分发一块糖,而对于计算不正确的小组,教师也要鼓励,避免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在游戏教学法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可进一步提升,产生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2.3 构建游戏情境,强化师生互动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任何一个解题步骤出错,就会导致结果错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足够的注意力,但要求学生整节课均保持注意力并不现实,若想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还需营造学生喜爱的情境,设置趣味性游戏方案,强化学生在游戏中的互动。教师应先保证游戏方案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保证学生能在教学情境中提升学习效果,锻炼数学思维。游戏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认识到游戏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避免发生过于注重游戏环节的情况。如学习“克与千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教师可构建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演水果商人,另外几个学生扮演消费者,在消费者挑选水果后,商人需要称重,并计算水果价格。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
2.4 注重合作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在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上均存在差异,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交流互动,在拓展学生学习思路的同时,提升游戏教学效率,达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
標[3]。如学习“面积”时,教师应先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定义及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张中国地图,并将其中的湖南、新疆等省份放大,让学生对面积轮廓有初步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学校操场与篮球场相比哪个大?”学生回答:“操场的面积比篮球场大。”这也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在学习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对课桌的面积及黑板的面积进行计算,回答正确的小组教师予以奖励,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探索有足够的兴趣,综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技巧。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游戏方案开展融合设计,明确教学目标及游戏形式,注重小组合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俊杰.巧用数学游戏,精制数学课堂“大餐”——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设计模式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0(7).
[2]李忠旺,赵娇.玩游戏,学数学——基于教学实践的小学数学有效游戏设计原则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9).
[3]李景平.小学数学数趣游戏在体验学习空间中的实践与思考——以几个数学游戏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