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
2020-04-12刘红利段晓庆
刘红利 段晓庆
【摘 要】“互联网+”为升级创新多媒体教学应用提供了条件,当下流行的“微课”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桎梏,促进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强化,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做好课前预习指导、优化课件设计、把控教学过程、展示物理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及创新评价六个方面入手,探究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129-02
微课借助了网络资源中短视频的优势,浓缩了教学重点疑点,满足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新需求,能够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创新应用,将结构化数字资源呈现出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形式转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知识,进而打造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微课的运用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把控,而如何高质高效地运用微课辅助高中物理教学,是一线物理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借助微课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深刻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而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进行课前预习,或学科难度大,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前预习等情况,成为了部分教师不开展课前预习指导的借口。为充分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改善课前预习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制作微课视频,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指导[1]。
如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教学中,课前可将“需要测出哪些量才能够对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绘制?”“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对这些量进行测量?”等问题融入微课,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课前预习。这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联想,使学生明确灯泡电压可通过电压表测量等。在此基础上,课上可开展实验演示,将电阻连接电源,通过外接法实现电流及电压的测量,让学生读数后计算电阻值,对比已知电阻值,以实验结果为参照,进行总结。在微课的辅助下,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课前预习,在主动探究中强化问题意识,培养物理学科素养,为后续学习复杂的物理知识打好基础。
2 借助微课优化课件设计
为确保微课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教师需要优化课件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师还需要明确物理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以微课补充教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结构的构建。
如在“时间与位移”的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运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素材,优化设计微课课件,将列车时刻表融入微课课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之后将运动员在运动场绕圈跑步的情境通过微视频播放出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运动员的运动路程与位置变化。运用生动的案例开展物理教学,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物理课堂。
3 借助微课把控教学过程
高中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紧密衔接各个环节。单一化的知识讲解难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严格把控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从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促进物理问题的顺利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微课,保证微课形式与物理知識点的对应性,便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2]。
如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知识点,并合理选用微课形式,以个性化讲解为辅助,促进物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曲线运动”这一课程以“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条件的判定”和“物体做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的判定”为主要知识点,教师可播放微课视频,形象地展示不同的曲线运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理解,进一步判断运动条件。在反复练习后,学生能够归纳总结出判定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从而掌握第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应用表演类微课,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判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物理知识,并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运用练习类微课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以任务探究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以多元微课为辅助,可以优化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有助于推进物理教学顺利进行。
4 借助微课展示物理实验
高中教学阶段,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在于与实验存在密切联系,而实验教学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持,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将实验全面地呈现给学生。部分物理教师会直接将实验结果告知学生,但此种方式往往会令学生对相关知识感到模糊,无法真正理解物理原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微课的应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使物理教学免受条件限制,以微视频呈现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以生动、灵活的方式传递物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3]。
如在“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教学中,为明确实验对于环境的特殊要求,教师可将实验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得以观察真实的物理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再如在“光电效应”的教学中,物理实验中,通过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与锌板相连的情况下其会张开一定角度。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锌板上的电荷因干燥空气而得以中和,这会影响实验的进展。因此,很多教师会直接将实验结果告知学生,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本质的把握。而微课能够模拟物理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光电效应现象,深入理解光子概念,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5 借助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难度较大,若教学重难点得不到有效突破,则势必会影响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统一讲解重难点知识,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改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应用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层次化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学习层次,保证各层次重难点与学生的学情相符合,这有利于保证物理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以定律的推导、条件以及理解运用为教学重难点。教师可结合微课开展教学,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调整微课视频的速度与应用频率,确保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得到满足。面对物理基础牢固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正常或者快速播放视频;对于物理基础较差且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可放慢播放速度,适时回放,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此种方式能够保证学生物理学习的个性化,让学生明确自身在物理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巩固和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高,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6 借助微课创新开展课堂评价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传统评价方式大多以学生成绩为指标,教师在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更多时候会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给予严厉批评,实际上这种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往往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新时期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科学制定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和有效性。
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对摩擦力有了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积极讨论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在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录制成微视频,在课堂评价中播放,让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并鼓励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积极鼓励。此种评价更加合理,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并且在无形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使教学活动免受时空的限制,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能够有效突破难以实际操作或观看的物理实验对教学活动的束缚。正所谓教无定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侧重借助微课做好课前预习指导,严格把控教学过程,将物理实验有效地展示出来,并通过创新评价有效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我,逐步提升自我,进而保证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福生.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
2020(5).
[2]吴淑芬.高中物理微课设计与应用[J].教育观察,2019(8).
[3]趙顺法.高中物理学史微课的教学应用[J].物理通报,2019
(2).